第58章(2 / 2)
崔氏虽为士族大家,但在家族中的势力错综复杂,旁支子弟想要出人头地并非易事。崔明远苦思冥想多日,终于想到了以工代赈的治水策。
他深知,若采用传统的治水方法,不仅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还可能因为各方利益的纠葛而难以顺利实施。而以工代赈则不同,它可以发动受灾的百姓参与治水工程,百姓为了生计会积极投入,朝廷只需提供少量的粮食和物资作为报酬,既能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又能调动大量的人力进行治水,可谓一举两得。
崔明远将自己的治水策整理成详细的奏章,呈递给了莲花,莲花本就对民间疾苦颇为关注,看到崔明远的以工代赈治水策后,眼前一亮。她深知此策若能实施,不仅对治水有益,还能缓解朝廷的财政压力,更能赢得百姓的拥护。
于是,她让房洐在李澄面前极力举荐崔明远。房洐向李澄详细阐述了以工代赈治水策的优点和可行性,还提及崔明远在治水方面的才华和决心。李澄听后,觉得此策确实可行,便下令让崔明远负责治水之事,并让他入工部任职。
崔明远成功入仕后,成为了士族倒戈第一人。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一方面要尽力实施治水策,为百姓谋福祉;另一方面也要在士族与朝廷之间寻找平衡,为自己和家族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他的这一举动,也在朝廷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各方势力开始重新审视局势,一场新的权力博弈悄然拉开帷幕。
莲花见离间世族和庶族之计初见成效,心中大喜。为进一步巩固青鹄在朝堂与民间的地位,她决定展开一系列精心策划的行动。
在宫中,莲花以感念先祖这一庄重且又无法拒绝的理由,设立了青鹄祠。
她深知,祠堂在中原大地是极为神圣且具有象征意义的场所,通过设立青鹄祠,能为青鹄营造出一种与先祖紧密相连的神圣氛围。
莲花命画师精心绘制安平公主与太祖戎马图并列悬挂。那画师技艺精湛,将太祖的英武豪迈与公主的飒爽英姿展现得淋漓尽致。画面中,太祖身披战甲,手持长枪,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仿佛在指挥着千军万马;公主则骑在战马上,英姿飒爽,眼神中透露出无畏与果敢,与太祖并肩而立,毫不逊色。这一幅幅戎马图,不仅是对先祖功绩的纪念,更是将青鹄团长安平公主置于与太祖同等重要的地位,向世人暗示青鹄团领袖的尊贵与不可替代。
此外,莲花还特意请了国学大师撰写《青鹄赋》。这位国学大师学识渊博,文笔斐然,在赋中,他将青鹄领袖与大夏开国众功臣相提并论。
莲花明白,仅在宫中为青鹄造势还不够,民间的舆论同样至关重要。于是,她暗中收买说书人,将青鹄的故事编成《青鹄英雄传》在茶楼传唱。
这些说书人都是民间口才极佳、深谙传播之道的人物。他们将青鹄的故事演绎得绘声绘色,茶楼里,听众们围坐在一起,听得如痴如醉,对青鹄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一时间,民间对青鹄的敬仰之情如潮水般涌来。无论是街头巷尾的百姓,还是远在乡村的农夫,都在谈论着青鹄的传奇故事。而此时,士族诋毁青鹄谋逆的折子刚递上朝堂,民间便已流传青鹄乃太祖托梦选定的谣言。
这谣言看似荒诞不经,但在大夏迷信盛行的社会背景下,却有着极大的影响力。百姓们纷纷相信,青鹄是太祖在天之灵选定的守护者,是上天派来拯救大夏的英雄。 ↑返回顶部↑
他深知,若采用传统的治水方法,不仅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还可能因为各方利益的纠葛而难以顺利实施。而以工代赈则不同,它可以发动受灾的百姓参与治水工程,百姓为了生计会积极投入,朝廷只需提供少量的粮食和物资作为报酬,既能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又能调动大量的人力进行治水,可谓一举两得。
崔明远将自己的治水策整理成详细的奏章,呈递给了莲花,莲花本就对民间疾苦颇为关注,看到崔明远的以工代赈治水策后,眼前一亮。她深知此策若能实施,不仅对治水有益,还能缓解朝廷的财政压力,更能赢得百姓的拥护。
于是,她让房洐在李澄面前极力举荐崔明远。房洐向李澄详细阐述了以工代赈治水策的优点和可行性,还提及崔明远在治水方面的才华和决心。李澄听后,觉得此策确实可行,便下令让崔明远负责治水之事,并让他入工部任职。
崔明远成功入仕后,成为了士族倒戈第一人。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一方面要尽力实施治水策,为百姓谋福祉;另一方面也要在士族与朝廷之间寻找平衡,为自己和家族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他的这一举动,也在朝廷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各方势力开始重新审视局势,一场新的权力博弈悄然拉开帷幕。
莲花见离间世族和庶族之计初见成效,心中大喜。为进一步巩固青鹄在朝堂与民间的地位,她决定展开一系列精心策划的行动。
在宫中,莲花以感念先祖这一庄重且又无法拒绝的理由,设立了青鹄祠。
她深知,祠堂在中原大地是极为神圣且具有象征意义的场所,通过设立青鹄祠,能为青鹄营造出一种与先祖紧密相连的神圣氛围。
莲花命画师精心绘制安平公主与太祖戎马图并列悬挂。那画师技艺精湛,将太祖的英武豪迈与公主的飒爽英姿展现得淋漓尽致。画面中,太祖身披战甲,手持长枪,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仿佛在指挥着千军万马;公主则骑在战马上,英姿飒爽,眼神中透露出无畏与果敢,与太祖并肩而立,毫不逊色。这一幅幅戎马图,不仅是对先祖功绩的纪念,更是将青鹄团长安平公主置于与太祖同等重要的地位,向世人暗示青鹄团领袖的尊贵与不可替代。
此外,莲花还特意请了国学大师撰写《青鹄赋》。这位国学大师学识渊博,文笔斐然,在赋中,他将青鹄领袖与大夏开国众功臣相提并论。
莲花明白,仅在宫中为青鹄造势还不够,民间的舆论同样至关重要。于是,她暗中收买说书人,将青鹄的故事编成《青鹄英雄传》在茶楼传唱。
这些说书人都是民间口才极佳、深谙传播之道的人物。他们将青鹄的故事演绎得绘声绘色,茶楼里,听众们围坐在一起,听得如痴如醉,对青鹄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一时间,民间对青鹄的敬仰之情如潮水般涌来。无论是街头巷尾的百姓,还是远在乡村的农夫,都在谈论着青鹄的传奇故事。而此时,士族诋毁青鹄谋逆的折子刚递上朝堂,民间便已流传青鹄乃太祖托梦选定的谣言。
这谣言看似荒诞不经,但在大夏迷信盛行的社会背景下,却有着极大的影响力。百姓们纷纷相信,青鹄是太祖在天之灵选定的守护者,是上天派来拯救大夏的英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