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1 / 3)
吕行点点头:“我看你围读的时候一直在记录,都记了些什么?”
算不上好奇,就是找话聊的样子。
尹颂时微笑说:“就是把各位老师讨论的要点记一下。其实我也没有经验,只能尽量多记,到时候再做整理。余哥自己也记了很多,我这边最多当作是补充,用处不大。”
“剧本你看过吗?”吕行问他。
尹颂时:“没有,余哥剧本不离手,我总不能从他手里抢剧本吧。”
吕行乐了。剧本对外肯定是保密的,但对演员近身的工作人员来说还真不算。有些演员甚至会让工作人员帮着一起看剧本,整理人物小传或者进行商讨,为得是更好地演绎角色。
尹颂时又说:“不过我看过原著,所以剧本内容还是能听得明白的。”
吕行溜达着走过来:“能给我看看你记的东西吗?”
他不是闲得实在没事干,而是很久没见过哪家的助理干活这么专心了。就像他喜欢给新人机会一样,一个年轻的助理工作认真,他也会看在眼里,即便是别人的助理。
尹颂时没有多想地打开电脑给他看。
果然,尹颂时记得很多,很乱。但重要的部分都是红字标的,真要整理起来也没有那么麻烦。
“你说你看过原著,感觉怎么样?”吕行随意地问。
如果说一个大导演非要给一个演员身边的小助理挖坑,属实是没有必要,别说两个人没有利益冲突了,就连演员助理叫什么名可能都没有必要记住,能混个脸熟就不错了。所以吕行这么问,就是真的想听听他的评价。
尹颂时说:“整体结构、戏剧冲突和人设都挺好的。但可能因为当时是连载,会有更新压力,所以有些文字上会显得啰嗦。不过和其他网文比起来,《君策》的质量已经很高了。”
吕行笑起来,对编剧道:“你听到了?这可是读者的中肯评价。”
一直没什么情绪表达的编剧笑了一下:“的确,如果能有时间大修一次,阅读起来应该更顺畅。”
尹颂时意外地看向编剧,听吕行的意思……
还没等尹颂时想完,就听吕行道:“他就是原作者,我原本请的其他编剧,结果把剧本给我改得我还以为自己拍的不是权谋,而是爱情。后来才请的他自己改。”
吕行向大家介绍编剧的时候并没提这么多,只说这是宋编剧。在别的剧组,编剧的话语权是很低的,但在吕行这儿,编剧甚至可以排在导演前面,尤其编剧还是原著作者。
宋编剧很年轻,看着和尹颂时年纪差不多,高高帅帅的,看不出一点读书气,也和大家印象中的作者不大一样。
“您应该早说,我就不在原作者面前卖弄了。”尹颂时笑说。他并没有觉得不好意思,他说的是实话,显然作者自己也清楚。作者都没有表现出不满,他也不用过于谨慎。
宋编剧道:“你能指出这个问题,说明你真的认真看了《君策》。作为作者,并不喜欢读者指点剧情,但作为一个想要进步的作者,是需要读者指出节奏上的不足的。”
“写作还是宋编剧比较专业,我只是一些浅薄的想法,宋编剧不介意就好。”换成别的助理,可能会怕自己说错话,得罪了哪一方。但尹颂时并没有这个顾虑,这可能和成长环境有关。他只要不影响到余商的人缘就可以了。
“你指出的问题的确存在,我肯定不介意,还要应该感谢你有细心地阅读。”宋编剧把自己吃完的盒饭打包好,表情是难得的轻松。
吕行帮尹颂时把电脑合上,说:“如果你从余商那儿辞职了,可以考虑到我这儿来,我的团队非常需要心细又敢说话的人。”
“吕导,没有当着我面挖墙角的吧?”余商开口道。
吕行大笑说:“人才都是要抢的。”
余商从容道:“我没苛待员工,给的工资条件也很好,应该不至于被您挖走。”
“我不着急,我可以等啊。”吕行可不是开玩笑,还递了张名片给尹颂时,让他想跳槽了随时联系他。
在座的别说是助理了,就连演员们都不禁露出羡慕的眼神。早知道他们也拿着笔记本使劲儿敲了,管他好坏,能让吕行注意到,以后真要跳槽,也是条路。再说,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拿到吕导的名片的。 ↑返回顶部↑
算不上好奇,就是找话聊的样子。
尹颂时微笑说:“就是把各位老师讨论的要点记一下。其实我也没有经验,只能尽量多记,到时候再做整理。余哥自己也记了很多,我这边最多当作是补充,用处不大。”
“剧本你看过吗?”吕行问他。
尹颂时:“没有,余哥剧本不离手,我总不能从他手里抢剧本吧。”
吕行乐了。剧本对外肯定是保密的,但对演员近身的工作人员来说还真不算。有些演员甚至会让工作人员帮着一起看剧本,整理人物小传或者进行商讨,为得是更好地演绎角色。
尹颂时又说:“不过我看过原著,所以剧本内容还是能听得明白的。”
吕行溜达着走过来:“能给我看看你记的东西吗?”
他不是闲得实在没事干,而是很久没见过哪家的助理干活这么专心了。就像他喜欢给新人机会一样,一个年轻的助理工作认真,他也会看在眼里,即便是别人的助理。
尹颂时没有多想地打开电脑给他看。
果然,尹颂时记得很多,很乱。但重要的部分都是红字标的,真要整理起来也没有那么麻烦。
“你说你看过原著,感觉怎么样?”吕行随意地问。
如果说一个大导演非要给一个演员身边的小助理挖坑,属实是没有必要,别说两个人没有利益冲突了,就连演员助理叫什么名可能都没有必要记住,能混个脸熟就不错了。所以吕行这么问,就是真的想听听他的评价。
尹颂时说:“整体结构、戏剧冲突和人设都挺好的。但可能因为当时是连载,会有更新压力,所以有些文字上会显得啰嗦。不过和其他网文比起来,《君策》的质量已经很高了。”
吕行笑起来,对编剧道:“你听到了?这可是读者的中肯评价。”
一直没什么情绪表达的编剧笑了一下:“的确,如果能有时间大修一次,阅读起来应该更顺畅。”
尹颂时意外地看向编剧,听吕行的意思……
还没等尹颂时想完,就听吕行道:“他就是原作者,我原本请的其他编剧,结果把剧本给我改得我还以为自己拍的不是权谋,而是爱情。后来才请的他自己改。”
吕行向大家介绍编剧的时候并没提这么多,只说这是宋编剧。在别的剧组,编剧的话语权是很低的,但在吕行这儿,编剧甚至可以排在导演前面,尤其编剧还是原著作者。
宋编剧很年轻,看着和尹颂时年纪差不多,高高帅帅的,看不出一点读书气,也和大家印象中的作者不大一样。
“您应该早说,我就不在原作者面前卖弄了。”尹颂时笑说。他并没有觉得不好意思,他说的是实话,显然作者自己也清楚。作者都没有表现出不满,他也不用过于谨慎。
宋编剧道:“你能指出这个问题,说明你真的认真看了《君策》。作为作者,并不喜欢读者指点剧情,但作为一个想要进步的作者,是需要读者指出节奏上的不足的。”
“写作还是宋编剧比较专业,我只是一些浅薄的想法,宋编剧不介意就好。”换成别的助理,可能会怕自己说错话,得罪了哪一方。但尹颂时并没有这个顾虑,这可能和成长环境有关。他只要不影响到余商的人缘就可以了。
“你指出的问题的确存在,我肯定不介意,还要应该感谢你有细心地阅读。”宋编剧把自己吃完的盒饭打包好,表情是难得的轻松。
吕行帮尹颂时把电脑合上,说:“如果你从余商那儿辞职了,可以考虑到我这儿来,我的团队非常需要心细又敢说话的人。”
“吕导,没有当着我面挖墙角的吧?”余商开口道。
吕行大笑说:“人才都是要抢的。”
余商从容道:“我没苛待员工,给的工资条件也很好,应该不至于被您挖走。”
“我不着急,我可以等啊。”吕行可不是开玩笑,还递了张名片给尹颂时,让他想跳槽了随时联系他。
在座的别说是助理了,就连演员们都不禁露出羡慕的眼神。早知道他们也拿着笔记本使劲儿敲了,管他好坏,能让吕行注意到,以后真要跳槽,也是条路。再说,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拿到吕导的名片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