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2 / 3)
葛氏绝望至极,借口金镯大小不合适,哄着冯保山带着两个孩子出门去置换,反锁屋子,一把火将冯家上下烧了个干净。
冯谋冯勇内心很复杂,可以说,冯保山既是他们的养父,又是害他们爹娘悲惨命运的间接凶手,再加上冯保山经常呵斥两人随意捉捕奴隶妇人,强制将冯金宝抓在手里教养,冯谋冯勇对他更多不满。
当收到信件的那一刻,两人根本不认为,真的有人敢抓冯金宝,只为了交换十天内抓回来的所有奴隶。
县城二叔的宅子可谓固若金汤,而常安县的百姓更是被他们沙风寨调教得服服帖帖,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那是不想活了!
两人不约而同认为,这是二叔借着金宝,吓唬吓唬他们,顺便给他们一个下马威,好叫他们知道,冯家还是冯保山说得算。
冯谋脸黑如锅,阴沉沉的。
冯勇继续骂道:“大哥,沙风寨要人有人,要钱有钱,二叔文人一个,胆小怕死,我们可不怕,也不愿跟着他继续窝窝囊囊受气,只要你一声令下,我们立刻跟着你进城,救回金宝,以后,你就是我们的老大!”
第153章 痛快
三日后,刘青青骑着大妞跟在郭守云的身后,前面是面庞稚嫩的郭守云和一脸络腮胡府衙通判魏超,两人有商有量讨论行军路线、扎营地点,身后尘土飞扬、兵强马壮的一千府兵,刘青青不由得恍惚愣神。
什么时候,郭守云竟这般厉害了——无师自通了带兵的本事。
波光粼粼的小河近在眼前,在阳光下闪烁着点点银光,正是那日他们修整的地方。
郭守云凑到魏通判耳语了几句,魏超对身后的传令兵挥挥手,传令兵挥舞手中的旗帜,后面疾步行走的五个方块,立马如提了缰绳的木偶,原地停了下来,真正做到了令行静止。
魏超感受着犹如臂使的下属方块,心
情首次这样的舒畅,他痛快之余惋惜的看着郭守云:“守云,你真的不考虑参军么,这样的天赋入军,定然大有作为。”
原本的行进队伍是骑兵在前,步兵在中,辎重在后,长长的队伍延伸出二三里。
传个令需令兵骑马来回飞奔,因人数众多,甚是费时费力。郭守云将兵士们编排成四个方阵,每一个方阵里配备了两个旗手,两个唢呐,只要挥舞旗子,配合唢呐,通过旗语和各种唢呐号,能将命令简单快速的传遍每一个方阵,比传令兵来回飞奔效果好得多。
他一开始看不上这两个毛头小子,因一大把年纪和刘青青这个黄毛丫头共事,对温如初颇有怨怼,因此事对于二人能力甚为改观。
这趟出兵甚不合规矩,差了知府大人的亲笔调令印信。
魏超擅自调兵遣将,事后追究起来甚是难缠,一不小心便戴个弄权的枷锁。偏偏知府大人深陷泥潭,等着他们去救援,若按兵不动,知府大人有个万一,他护卫不力,这官算是到头了。左右为难之际,郭守云晾出了一分调兵文书,上面是温大人的笔迹和印信。让他名正言顺的调兵。
他询问文书的由来,郭守云一脸严肃解释说是深陷泥潭的温如初托棉花黑炭带出来的。
魏超忍不住挑眉,对于文书的真假,他心生怀疑。
两头狼狗他见过,较为聪明伶俐,但也没那么厉害,能入强人的老巢如无人之境。
他将视线放在鲜红的大印上,发现印章完整无缺,可是他与温如初共事许久,知晓他的印鉴摔了一个小缺口,因衙门账上没钱,一直没有更换。
魏超心中疑虑,令心腹深入打探。
原来郭守云和刘青青从厨房里要了一个萝卜,两人躲在书房折腾了一下午,便捧出这么一份新鲜出炉的文书来。
事实摆在眼前,这份文书是两人私造的。
魏超一方面感叹两人胆大包天之际,又钦佩羡慕两人的初生牛犊不怕虎,敢想敢做。
有了这么一份文书兜底,他毫不犹豫的点将出兵。
至于将来东窗事发,那有什么关系,他也没发现啊!毕竟,他一个只会带兵打仗的大老粗,哪里会发现文书的真假呢。
两人不仅将隐患帮他解决了,还顺手解决了军需问题。 ↑返回顶部↑
冯谋冯勇内心很复杂,可以说,冯保山既是他们的养父,又是害他们爹娘悲惨命运的间接凶手,再加上冯保山经常呵斥两人随意捉捕奴隶妇人,强制将冯金宝抓在手里教养,冯谋冯勇对他更多不满。
当收到信件的那一刻,两人根本不认为,真的有人敢抓冯金宝,只为了交换十天内抓回来的所有奴隶。
县城二叔的宅子可谓固若金汤,而常安县的百姓更是被他们沙风寨调教得服服帖帖,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那是不想活了!
两人不约而同认为,这是二叔借着金宝,吓唬吓唬他们,顺便给他们一个下马威,好叫他们知道,冯家还是冯保山说得算。
冯谋脸黑如锅,阴沉沉的。
冯勇继续骂道:“大哥,沙风寨要人有人,要钱有钱,二叔文人一个,胆小怕死,我们可不怕,也不愿跟着他继续窝窝囊囊受气,只要你一声令下,我们立刻跟着你进城,救回金宝,以后,你就是我们的老大!”
第153章 痛快
三日后,刘青青骑着大妞跟在郭守云的身后,前面是面庞稚嫩的郭守云和一脸络腮胡府衙通判魏超,两人有商有量讨论行军路线、扎营地点,身后尘土飞扬、兵强马壮的一千府兵,刘青青不由得恍惚愣神。
什么时候,郭守云竟这般厉害了——无师自通了带兵的本事。
波光粼粼的小河近在眼前,在阳光下闪烁着点点银光,正是那日他们修整的地方。
郭守云凑到魏通判耳语了几句,魏超对身后的传令兵挥挥手,传令兵挥舞手中的旗帜,后面疾步行走的五个方块,立马如提了缰绳的木偶,原地停了下来,真正做到了令行静止。
魏超感受着犹如臂使的下属方块,心
情首次这样的舒畅,他痛快之余惋惜的看着郭守云:“守云,你真的不考虑参军么,这样的天赋入军,定然大有作为。”
原本的行进队伍是骑兵在前,步兵在中,辎重在后,长长的队伍延伸出二三里。
传个令需令兵骑马来回飞奔,因人数众多,甚是费时费力。郭守云将兵士们编排成四个方阵,每一个方阵里配备了两个旗手,两个唢呐,只要挥舞旗子,配合唢呐,通过旗语和各种唢呐号,能将命令简单快速的传遍每一个方阵,比传令兵来回飞奔效果好得多。
他一开始看不上这两个毛头小子,因一大把年纪和刘青青这个黄毛丫头共事,对温如初颇有怨怼,因此事对于二人能力甚为改观。
这趟出兵甚不合规矩,差了知府大人的亲笔调令印信。
魏超擅自调兵遣将,事后追究起来甚是难缠,一不小心便戴个弄权的枷锁。偏偏知府大人深陷泥潭,等着他们去救援,若按兵不动,知府大人有个万一,他护卫不力,这官算是到头了。左右为难之际,郭守云晾出了一分调兵文书,上面是温大人的笔迹和印信。让他名正言顺的调兵。
他询问文书的由来,郭守云一脸严肃解释说是深陷泥潭的温如初托棉花黑炭带出来的。
魏超忍不住挑眉,对于文书的真假,他心生怀疑。
两头狼狗他见过,较为聪明伶俐,但也没那么厉害,能入强人的老巢如无人之境。
他将视线放在鲜红的大印上,发现印章完整无缺,可是他与温如初共事许久,知晓他的印鉴摔了一个小缺口,因衙门账上没钱,一直没有更换。
魏超心中疑虑,令心腹深入打探。
原来郭守云和刘青青从厨房里要了一个萝卜,两人躲在书房折腾了一下午,便捧出这么一份新鲜出炉的文书来。
事实摆在眼前,这份文书是两人私造的。
魏超一方面感叹两人胆大包天之际,又钦佩羡慕两人的初生牛犊不怕虎,敢想敢做。
有了这么一份文书兜底,他毫不犹豫的点将出兵。
至于将来东窗事发,那有什么关系,他也没发现啊!毕竟,他一个只会带兵打仗的大老粗,哪里会发现文书的真假呢。
两人不仅将隐患帮他解决了,还顺手解决了军需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