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连忙去迎接问好,杨雪眉亲切拉着她笑道:“好久不见,你又长高了些!
  来府城好几个月,最近几日才把行礼归拢好,今日大人休沐,正好一起来闹你。”
  温一鸣兄妹两小大人般一板一眼行礼:“青姐姐好!”
  温如初领着史居正在一旁笑而不语。
  对于温家的有意亲近,刘青青乐见其好,任其自然。
  温一鸣和温一和初次来青华园,对什么都好奇,眼底全是跃跃欲试,刘青青抿嘴笑了下,喊来表哥刘瑞和表妹宝珠儿,领着她们去游玩。
  待她们走远,几人便坐在湖边的凉亭里,一面煮茶,一面商量着对南平府的规划。
  妻儿不在身边,温如初露出一身的疲惫:“我只道常平县百姓日子艰难,想不到,其他县更甚之!”
  史居正捂着胡须叹道:“青姑娘你不晓得,我们大人这段日子悄悄将治下各个县城走了一遍,除了我们常平县百姓能吃饱外,其他县区的百姓,大部分衣不裹身,食不裹腹,甚至还有一家子只穿一条裤子的,吃的更是米糠拌野菜。
  现在是夏天,天气炎热,若是到了冬日,草木枯黄,无野菜下锅,无冬衣暖身,得冻死多少人啊!”
  温如初愁眉不展,升职的欢喜被肩上的重担压得喘不过气。
  刘青青沉默了,她有心安慰两句,但这个话题实在太沉重,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干脆闭口不言。
  温如初揉了揉发疼的眉间,挤出一丝笑道:“幸好在你的推动下,常平县都种了棉花,产量足够至少能让南平府大部份百姓,穿上厚实的冬衣!”
  刘青青张了张嘴,还是忍不住泼了盆冷水:“大人,到时候难道直接征用常平县的棉花吗?这样不太妥当罢。”
  百姓冒着风险,将一半的稻田改种不熟悉的棉花,一方面是信任刘有山的推广,另外一方面棉花价格高昂,希望通过种植棉花大赚一笔,多攒一点压箱钱。
  若到时候府衙出面征用,或者低价收购棉花,常平县的百姓,还有什么盼头,到了后面,谁还相信官府的话。
  温如初在常平县多年爱民的名声,便毁于一旦。
  史居正叹气:“这有什么办法,难道眼睁睁看着其他县区的百姓冻死么?”
  刘青青掷地有声:“您这是自毁信誉。其他县区的百姓是您的子民,常平县难道不是么?”
  “其他县区的百姓困苦,我们应该帮着他们寻找生钱的办法,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
  温如初苦笑着。
  史居正解释:“你说的,大人何尝不知。”
  “我们走访了其他九个县区,不像我们常平县这样,好歹有条清水河,灌溉作物,至少饿不死。通过雇佣人力修渠,拉动经济,其他县,只剩下一条泥泞的官道通向府城,老百姓日日守在田埂上,祈求老天爷保护。若雨水少了,或者多了,粮食减产,肚子都吃不饱,”
  “像那个常山县,住在高山上,作物全靠人力从山脚的小溪担水浇灌,日子过得苦哇!”
  “也有几个县份,大山里生长和我们常平县一样味美的菌子,只能脚力背着送到府城,因路上耗时太多,菌子坏了,含泪扔掉。”
  刘青青喃喃道:“要致富,先修路,古话城不骗人!”
  听到她的嘀咕,温如初苦笑:“谈何容易,还有常索县,来府城必须穿过一个深深的峡谷,若不然,便要绕上百里的山路。县城的百姓,吊在一根索道上,穿过峡谷划过来,这样的地方,如何铺路啊!”’
  他也有幸感受了一回高空索桥,和青华园的不一样。
  青华园高空索桥下面有防护网,常索县那个只有一根链条连接峡谷两侧,过往的行人自带一个滑轮,滑轮下绑一个包袱皮,行人坐在包袱皮上,将滑轮扣在链条上,靠着双手慢慢抓住链条划过去。
  因为危险,大部分的百姓,一辈子没出过常索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