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2 / 3)
薛珀诶了一声,捧出怀里的一沓粽券,继续道:“父亲,阿豪为了更好的售卖粽子,发明了粽券,您看,衙门里要不要订一些给官吏们?”
大半年来,北线的战事,寒冬暴雪救灾,春闱阅卷,大事小事挤在一堆,官员们轮轴转,过年的时候国库吃紧,现在还有一点剩余,是应该借着端午节犒劳犒劳手底下那些官员。
只是不好做得太过,他示意所有儿子道:“尽快把样品、粽子卷做出来,三天后去衙门投标!”
提前得到了消息,薛家名下的遇仙楼肯定都能中标,看着几个儿子急忙去准备,薛阁老欣慰的扶了扶胡须。
既收买了人心,又保全了自己的羽毛,让家里多了一笔收入,薛阁老心情大好,把剩下的半盏抹茶冰点也吃完了。
薛阁老六十八的人,平时保养得意,饮食注意,哪里受得住如此寒凉的冰点,加上连日的劳累,夜间便有些不自在。
他是个不服输的性子,忍着不适又忙碌了一整天处理政事,晚间回府便开始发起热来。
人参柴胡丹桂不要命的灌下去许多,薛阁老躺在榻上,一日不如一日,半个月后便一命归西。
当家做主的薛阁老一去世,众多兄弟纷纷指责薛珀,痛骂他害死了薛阁老。
薛珀很是委屈,当日人人吃了冰点,他回到屋以后,因大太阳下走出了一身的汗,热的不要不要的,连干了三盏冰点,都好好的。
明明是薛阁老年岁已大老去的,与冰点各何干?他不忿兄弟们平时欺负看不起六房,现在又借口他害死父亲,想霸占六房的家产,恼怒之余,提出分家。
七房人家挤在一个大院子中吵吵闹闹,平时有薛阁老压着,和睦相处,头上的镇山太岁去掉,薛家立马分崩离析,为家产分配吵得昏天暗地、不可开交。
在薛家忙着分家产的时候,放粽子券的政令已经发出去,各级衙门收到批文后,欢欢喜喜开始设标。
其他府不讲,南安府的卢雪樵得了批文,立马把府城里的各大酒楼点心铺子召集而来,简短的交代了一下。
其他酒楼还在懵逼中,通过口头叙述,唾沫横飞讲一下自家粽子的口味优势,排在最后的刘青青慢丝调理的掏出自家的粽子券,在大家眼前晃了晃,粽子模样生动直观、口味齐全、价位合理,对比大家口说无凭,人家已经将想法落实到画面上。
青华园不中标,其他掌柜都觉得不合理。
摘星楼、福满楼两个掌柜对视一眼,他们没准备,颁发政令的是薛阁老,遇仙楼竟然也缺席,这不应该啊。
将疑惑的目光投像刘青青,难道她做了什么手脚,让薛文豪绊住了?
刘青青也正不解呢,衙门统一购买粽券这事,是她怂恿薛文豪做的,没道理他不来赚这笔钱啊。
半个月后,薛阁老的讣告广发整个大赵,刘青青才知道原因。
因为薛阁老去世,张阁老独揽大权,将分散四地的弟子召回中枢,卢雪樵也是一个,从南平知府升任兵部侍郎。
打听清楚前因后果的卢雪樵,看着面前有些局促的刘青青,和握着刘青青手的郭守云,再次感叹,这确实是他的贵人。
谁又能想得到,备受皇上宠信的薛阁老,让他们主战派的远走他乡避其锋芒的薛阁老,竟然因为一杯小小的冰点,便一命呜呼。
当然,冰点是夏日难得的美味,他也吃了十多杯,半点没事。只能说,这是老天的安排。
既然老天安排薛阁老过世,自己的师尊张阁老掌权,那是不是意味着,明年金人犯边的时候,大赵就能个金人痛痛快快打一场,不再做躲在女人身后的孬种。
刘青青侧坐在椅子上,悄悄瞟一眼对面一墙面的书,这是卢雪樵的书房。
这个时代的士大夫,书房便是最看重的办公场所,她和郭守云被带进来的时候,小小惊讶了一下,继而便是紧张,不晓得师父有大事什么要交代?
沉默了半响,卢雪樵面色平缓道:“不日我将回京,你们两是跟我一起,还是继续留在南平府?”
对上刘青青不解的目光,他肃穆郑重的将朝廷的局势解释了一遍:“薛阁老原是皇上在东宫时的座师,一直深受陛下信任,因他过世,陛下伤痛不已,不能上朝。朝事压在师尊身上,我们得尽快回去,帮着跑下腿。”
简答的几句话,刘青青听明白其中的意思,精髓便是,主和派薛阁老去世,手底下的徒子徒孙给主战派的张阁老一系让队。 ↑返回顶部↑
大半年来,北线的战事,寒冬暴雪救灾,春闱阅卷,大事小事挤在一堆,官员们轮轴转,过年的时候国库吃紧,现在还有一点剩余,是应该借着端午节犒劳犒劳手底下那些官员。
只是不好做得太过,他示意所有儿子道:“尽快把样品、粽子卷做出来,三天后去衙门投标!”
提前得到了消息,薛家名下的遇仙楼肯定都能中标,看着几个儿子急忙去准备,薛阁老欣慰的扶了扶胡须。
既收买了人心,又保全了自己的羽毛,让家里多了一笔收入,薛阁老心情大好,把剩下的半盏抹茶冰点也吃完了。
薛阁老六十八的人,平时保养得意,饮食注意,哪里受得住如此寒凉的冰点,加上连日的劳累,夜间便有些不自在。
他是个不服输的性子,忍着不适又忙碌了一整天处理政事,晚间回府便开始发起热来。
人参柴胡丹桂不要命的灌下去许多,薛阁老躺在榻上,一日不如一日,半个月后便一命归西。
当家做主的薛阁老一去世,众多兄弟纷纷指责薛珀,痛骂他害死了薛阁老。
薛珀很是委屈,当日人人吃了冰点,他回到屋以后,因大太阳下走出了一身的汗,热的不要不要的,连干了三盏冰点,都好好的。
明明是薛阁老年岁已大老去的,与冰点各何干?他不忿兄弟们平时欺负看不起六房,现在又借口他害死父亲,想霸占六房的家产,恼怒之余,提出分家。
七房人家挤在一个大院子中吵吵闹闹,平时有薛阁老压着,和睦相处,头上的镇山太岁去掉,薛家立马分崩离析,为家产分配吵得昏天暗地、不可开交。
在薛家忙着分家产的时候,放粽子券的政令已经发出去,各级衙门收到批文后,欢欢喜喜开始设标。
其他府不讲,南安府的卢雪樵得了批文,立马把府城里的各大酒楼点心铺子召集而来,简短的交代了一下。
其他酒楼还在懵逼中,通过口头叙述,唾沫横飞讲一下自家粽子的口味优势,排在最后的刘青青慢丝调理的掏出自家的粽子券,在大家眼前晃了晃,粽子模样生动直观、口味齐全、价位合理,对比大家口说无凭,人家已经将想法落实到画面上。
青华园不中标,其他掌柜都觉得不合理。
摘星楼、福满楼两个掌柜对视一眼,他们没准备,颁发政令的是薛阁老,遇仙楼竟然也缺席,这不应该啊。
将疑惑的目光投像刘青青,难道她做了什么手脚,让薛文豪绊住了?
刘青青也正不解呢,衙门统一购买粽券这事,是她怂恿薛文豪做的,没道理他不来赚这笔钱啊。
半个月后,薛阁老的讣告广发整个大赵,刘青青才知道原因。
因为薛阁老去世,张阁老独揽大权,将分散四地的弟子召回中枢,卢雪樵也是一个,从南平知府升任兵部侍郎。
打听清楚前因后果的卢雪樵,看着面前有些局促的刘青青,和握着刘青青手的郭守云,再次感叹,这确实是他的贵人。
谁又能想得到,备受皇上宠信的薛阁老,让他们主战派的远走他乡避其锋芒的薛阁老,竟然因为一杯小小的冰点,便一命呜呼。
当然,冰点是夏日难得的美味,他也吃了十多杯,半点没事。只能说,这是老天的安排。
既然老天安排薛阁老过世,自己的师尊张阁老掌权,那是不是意味着,明年金人犯边的时候,大赵就能个金人痛痛快快打一场,不再做躲在女人身后的孬种。
刘青青侧坐在椅子上,悄悄瞟一眼对面一墙面的书,这是卢雪樵的书房。
这个时代的士大夫,书房便是最看重的办公场所,她和郭守云被带进来的时候,小小惊讶了一下,继而便是紧张,不晓得师父有大事什么要交代?
沉默了半响,卢雪樵面色平缓道:“不日我将回京,你们两是跟我一起,还是继续留在南平府?”
对上刘青青不解的目光,他肃穆郑重的将朝廷的局势解释了一遍:“薛阁老原是皇上在东宫时的座师,一直深受陛下信任,因他过世,陛下伤痛不已,不能上朝。朝事压在师尊身上,我们得尽快回去,帮着跑下腿。”
简答的几句话,刘青青听明白其中的意思,精髓便是,主和派薛阁老去世,手底下的徒子徒孙给主战派的张阁老一系让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