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1 / 3)
“那更不行,我去练兵还带个随从,怎么服众?”萧喜喜心情不好,不想多说,摆摆手就走了。
莫惊雷有些失望,但也没有气馁,之后又想了许多法子想要讨萧喜喜欢心。
可萧喜喜却把心思全放在了练兵上,整日在山林间穿梭,忙得不着家。
莫惊雷:“……”
想娶个媳妇怎么这么难啊呜呜呜!
**
如此又过了些时日,郑王大军终于兵临江陵城外。
谢逢和谢朝率众出城,向郑王献上降表。
本以为要费一番功夫才能打下江陵的郑王非常高兴,不仅答应会善待城中百姓,还对谢逢大为赞赏,说他容貌出众又才智过人,想招他为女婿。
谢逢:“……”
谢逢上一次接近郑王时,也险些被他招为女婿——这人收了许多义子义女用来拉拢人心,不过那次谢逢做了乔装用的也是假名,所以郑王并没有认出他。
“多谢王爷好意,只是在下已经娶妻,也曾答应过拙荆,此生只她一个,不会另纳二色,是以,只能辜负王爷美意了。”
谢逢的婉拒令郑王惋惜,随即就打趣似的问:“不知是哪家的闺秀,能令你如此钟情?”
知道他是要探自己的底,谢逢垂目拱手:“拙荆并非名门闺秀,只是个普通民女,在下娶她为妻,是因为她曾在我重伤时救我性命。”
“原来如此,遇之当真是个知恩图报的君子。”
一介民女,郑王就没什么兴趣再问了。谢逢也没有马上跟他提东征的事,而是顶着他那张神仙似的脸,一边神色淡然地对他说着恭维的话,一边“不经意”地展露出自己的才能。
自诩爱才的郑王格外受用,对谢逢越发亲近。
谢朝也利用跟郑王手下的大将军罗春平是旧友这层关系,暗中活动了起来。
两日后,谢逢终于找到机会,一举劝服了郑王先往东打,不要继续南下。
东边那片地盘临海多山,不太好打,也没那么富庶,郑王原本想留到最后再打,但谢逢说:“越是难打的地方,越该趁它还是一盘散沙时将其拿下,若是任其发展,日后怕是会成大患。反倒是南边,如今已有多方成熟的势力,若是我军直接南下,未必能讨到好处,不如先坐山观虎斗,再伺机坐收渔利。”
郑王一想,有道理啊,加上身边心腹中也有不少人同意,他就把这事定下来了。
谢逢所言确实有理,并不是在坑郑王,所以郑王身边的谋士们纵然有怀疑犹豫的,也都没有坚决反对。
杏花寨,准确地来说是千重岭,又度过了一次危机。
但这中间还是出了点意外,那就是城中世家里有本就在打千重岭主意的人,为了讨好郑王,对郑王建议说,他们东征之前应该先把千重岭打下来,因为千重岭是一道重要的防线,若不先掌握在自己人手里,很可能会被南边的反王捷足先登。
郑王觉得这话也很有道理,召来麾下谋士们商讨一番后,决定东征之前,先派出两万兵马扫平千重岭。
谢逢:“……”
谢逢不好出言阻止,免得暴露自己与千重岭的关系,便只能暗中派人给萧定送信,让他做好应战的准备。
萧定收到信时,一家人正在吃晚饭,萧喜喜也在。
见前来送信的人是已经消失数日的天九,萧喜喜低头扒拉着米饭,心里没有很意外,只是好不容易恢复平静的心里,又钻出了一丝一丝的酸涩来。
“公子说他会尽力劝阻,但他刚到郑王身边,还不得郑王深信,所做未必有用,所以这一战,只怕是避免不了了,还请二当家提前做好准备。” ↑返回顶部↑
莫惊雷有些失望,但也没有气馁,之后又想了许多法子想要讨萧喜喜欢心。
可萧喜喜却把心思全放在了练兵上,整日在山林间穿梭,忙得不着家。
莫惊雷:“……”
想娶个媳妇怎么这么难啊呜呜呜!
**
如此又过了些时日,郑王大军终于兵临江陵城外。
谢逢和谢朝率众出城,向郑王献上降表。
本以为要费一番功夫才能打下江陵的郑王非常高兴,不仅答应会善待城中百姓,还对谢逢大为赞赏,说他容貌出众又才智过人,想招他为女婿。
谢逢:“……”
谢逢上一次接近郑王时,也险些被他招为女婿——这人收了许多义子义女用来拉拢人心,不过那次谢逢做了乔装用的也是假名,所以郑王并没有认出他。
“多谢王爷好意,只是在下已经娶妻,也曾答应过拙荆,此生只她一个,不会另纳二色,是以,只能辜负王爷美意了。”
谢逢的婉拒令郑王惋惜,随即就打趣似的问:“不知是哪家的闺秀,能令你如此钟情?”
知道他是要探自己的底,谢逢垂目拱手:“拙荆并非名门闺秀,只是个普通民女,在下娶她为妻,是因为她曾在我重伤时救我性命。”
“原来如此,遇之当真是个知恩图报的君子。”
一介民女,郑王就没什么兴趣再问了。谢逢也没有马上跟他提东征的事,而是顶着他那张神仙似的脸,一边神色淡然地对他说着恭维的话,一边“不经意”地展露出自己的才能。
自诩爱才的郑王格外受用,对谢逢越发亲近。
谢朝也利用跟郑王手下的大将军罗春平是旧友这层关系,暗中活动了起来。
两日后,谢逢终于找到机会,一举劝服了郑王先往东打,不要继续南下。
东边那片地盘临海多山,不太好打,也没那么富庶,郑王原本想留到最后再打,但谢逢说:“越是难打的地方,越该趁它还是一盘散沙时将其拿下,若是任其发展,日后怕是会成大患。反倒是南边,如今已有多方成熟的势力,若是我军直接南下,未必能讨到好处,不如先坐山观虎斗,再伺机坐收渔利。”
郑王一想,有道理啊,加上身边心腹中也有不少人同意,他就把这事定下来了。
谢逢所言确实有理,并不是在坑郑王,所以郑王身边的谋士们纵然有怀疑犹豫的,也都没有坚决反对。
杏花寨,准确地来说是千重岭,又度过了一次危机。
但这中间还是出了点意外,那就是城中世家里有本就在打千重岭主意的人,为了讨好郑王,对郑王建议说,他们东征之前应该先把千重岭打下来,因为千重岭是一道重要的防线,若不先掌握在自己人手里,很可能会被南边的反王捷足先登。
郑王觉得这话也很有道理,召来麾下谋士们商讨一番后,决定东征之前,先派出两万兵马扫平千重岭。
谢逢:“……”
谢逢不好出言阻止,免得暴露自己与千重岭的关系,便只能暗中派人给萧定送信,让他做好应战的准备。
萧定收到信时,一家人正在吃晚饭,萧喜喜也在。
见前来送信的人是已经消失数日的天九,萧喜喜低头扒拉着米饭,心里没有很意外,只是好不容易恢复平静的心里,又钻出了一丝一丝的酸涩来。
“公子说他会尽力劝阻,但他刚到郑王身边,还不得郑王深信,所做未必有用,所以这一战,只怕是避免不了了,还请二当家提前做好准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