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氛围紧张得快要窒息,清霜不适地挠了挠后脑勺,正对上李繁漪的眼神。
  一瞬间,她懂了什么,想起昨日李繁漪的叮嘱,张口尿遁:“殿下,我内急,出去一趟……”
  李繁漪面色黑了黑,无言地扶了扶脑袋,摆手放她离去。
  片刻后,李商誉那边也来了一人,在他耳边耳语了一番,才见他松弛下来,换了个姿势做好。
  看来桑盼已经交接完毕,李繁漪正了正身子,轻咳了一声。
  林胥侧眸看了她一眼,也坐直了身子。
  像是一声讯号,众人整襟,方才有些窒息的氛围总算消减了不少。
  白崇山终于开口,念起了朝廷昨日刚下的旨意。
  当他陈述到朝廷“恩准”的议和初步条件,李商誉那双深不见底的黑眸里,连一丝涟漪都没有,只有冰冷的漠然,仿佛在听一个与己无关、且极其乏味的故事。
  “归还西京”、“共御吐蕃”等字眼出现时,李商誉的嘴角,那抹永恒的讥诮弧度,似乎又向上弯折了微不可察的一分。他甚至连眼皮都懒得抬一下。
  李繁漪面色也稍沉重了几分。
  这个态度并不美妙,她一些不太好的猜想又浮上心头。
  这时,侍立在李商誉身侧阴影中的一人动了。此人一身青灰色文士袍,面容清瘦,眼神却锐利如鹰隼,正是他的心腹谋士,自西南而出的柳先生。
  “白大人,”柳先生开口,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带着一种刻意模仿的、属于京城官场的文雅腔调,“贵使所言,恐未尽实情,亦未明大势。”
  他目光扫过脸色惨白的朝廷官员们,如同在审视一群待价而沽的货物:
  “吐蕃之患,确为燃眉之急。”柳先生话锋一转,脸上竟浮起一丝悲天悯人的虚假神色,“我家主君虽起于西南,然血脉之中,流着的终究也是李家血脉,眼见异族铁蹄践踏祖宗基业,荼毒子民,主君夙夜忧叹,痛彻心扉,实不忍见这锦绣山河,沦于豺狼之手!”
  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配合着他那阴沉的语调,却只让人感到一种彻骨的虚伪和嘲讽。
  与吐蕃合谋逼到东京边上究竟是谁的杰作,众人皆知,而今一招颠倒黑白,着实让人恶心。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如同淬毒的针尖:
  “然西南贫瘠,养兵不易。欲使将军挥师西向,为国驱虏,保境安民,朝廷需显诚意,以安将士之心,以补西南之匮。”
  他目光落在木桌的舆图之上,继而,抓来一支朱笔,用刺目的朱砂在永西路的虢州之地,划上了一个巨大的、狰狞的圈!
  帐内死寂。
  “竖子小儿!你图谋虢州安的是什么心,当我们看不出来吗!”枢密院内一个脾气急躁的官员一拍桌,怒喝道。
  “诸君,而今态势,只是割一个虢州,已经是我们主君仁慈了,还请诸位不要得寸进尺。”
  “我去你——”
  “胡峥,还不住口!”李繁漪怒斥一声,登时喝止住了此人。
  这场实力并不相当的和谈之下,必定有一方掣肘,李繁漪早料到会这样,但唯今之计,似乎割让虢州,使叛军退居永西路,已经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了。
  僵持之下,朝廷官员面如死灰,就连林胥也据理力争,但在对方强硬的态度之下,这些声音就没有一点作用。
  白崇山面如死灰,颤巍巍摸出印信。
  李繁漪的注意力却并不在此,整场和谈,除却喝止胡峥她都一言不发,静静听着外面的动静。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