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说不定是刺客提前探查得知陛下重视温太傅,又看温太傅文弱,所有伺机先挟持了温太傅,想要借此逼迫陛下答应什么居心不良的条件,甚至有可能是要陛下自裁这类容不得事后反口的事,所以温太傅别无他法,只能趁机与刺客同归于尽……
  悬崖底下是湍急河流,崖壁上又多有杂乱枝丛,一路落下去,待人绕道找到崖底,哪还能找到人呢!
  唉!天妒英才啊!
  ……
  卫樾这次没再昏迷几天,只半天后他便醒了。
  得知朝臣们的猜测,他不认可也不反驳,半点反应不给,一声不吭地枯坐着。
  秦贺小心翼翼来禀,说在崖下也没能寻到温太傅的半点踪迹。
  卫樾也还是没反应。
  直到何所有一边往他脑袋上扎针,一边说:“老夫突然想起来,前几天温大人托付了个信匣子给老夫。他说,陛下打算封他做诸侯王,去了封地,等闲就不便回雁安了,届时送信又怕算不准路程,他便索性提前写好了一些信件,托老夫在往后每年陛下生辰时代为递上……”
  卫樾终于有了反应,他不顾头顶的针,骤然侧身去看何所有:“那些信呢?”
  病人不配合扎针,何所有也就暂且收回手,揣着袖子道:“老夫这次是来治病的,自然没带着,都在雁安城里呢。不过,陛下这是想要提前全都要走?”
  卫樾盯着他,没回答,只问:“他还托付你什么了?”
  何所有摇摇头:“也没旁的了,就是信匣子。不过温大人说,若是陛下还惦记他,老夫就把信给陛下,若是陛下已经不怎么提起了,那那年往后就不要给了。”
  “他好像是备了往后十年的信吧,虽说只有十封信,但一备就备到陛下而立之年,老夫此前就觉得这征兆不好,太着急了些。温大人若是担心往后每年新写信、送回雁安不能正巧是陛下生辰日,那到时再提前送到老夫手里让代为转交,也不是不行啊,何必提前这么多……唉,他倒也不怕老夫活不到十年后。”
  卫樾自己伸手把头顶的针拔了,起身道:“回雁安,把信匣子给朕。”
  何所有皱着脸:“温大人说,每年给一封……”
  “那你可以去跟他告状。”卫樾道。
  何所有:“……”
  ……
  与雁安相距百日路程的江水以南,望江郡知荷县——
  城北有家关了多年的私塾堂,几日前那家的独子回来了,说是亲长都已辞世,他孤身在外闯荡,落了个“两袖清风”,便只好回家乡来继承祖业,打算重开私塾挣点束脩糊口。
  听起来颇有几分不着调,偏偏这年轻人长得一副正经好相貌,噙着笑看人时,让人说不出他不靠谱的话来。
  清晨,私塾堂外一街上热闹起来,多是卖早点的摊子。
  私塾堂开了门,那年轻主人走出来。
  虽然只有短短几日,但外面那些摊主都已经认得他了。
  “崔先生起了,今日来我家吃馄饨呗?”
  “崔先生,我家烧饼好吃!我给你烙个大的,不多收你钱!来不?”
  “去去去,人崔先生一个斯斯文文的读书人,能吃你家那油饼吗,弄满脸油,多难看?崔先生,我家豆花嫩得很,今早现做的,来一碗?”
  “嘿,你抢生意就算了,还要贬我家油饼,你有本事待会儿别买!”
  “哈哈哈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