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1 / 3)
姜广军和顾砚臣走在前面,其他人在后面跟着,还有许多村民坠在后面。
“顾大哥,村里有多少果园?”
“三百亩,其中苹果树有两百多亩,剩下的枣树和梨树,咱们顾家凹地广,山地林地居多,不适合种粮食,只能栽果树。”
这还是记录在册的,北面还有很多山头撂荒没人动呢。
“那苹果亩产能有多少斤?”
“去年大约两千多斤,今年苹果产量高,我保守估计能达到三千斤。”顾砚臣笑了笑,带着他爬上山坡。
前面就是一大片果园,红彤彤的,枝头都挂满了又大又园的苹果,瞧着水灵灵的,像宝石似的晶莹剔透。
姜广军又走近些,一阵浓郁的果香瞬间扑鼻而来,他吸了口气,随手摘下一个,在衣襟上蹭了蹭,便用力咬上一口。
果皮很薄,果肉脆甜,汁水很足,吃着满嘴清香味,这还是只红了半边的,完全红透的口感估计会更好。
“这些都是从农科基地引进来的晚熟新品种,顶多再过半个月就全熟了。”
顾砚臣说着,叹了口气,到时候还是现在这个价,可要亏死了,本来山路坑坑洼洼的就不好走,运输困难,外地果商再不愿意来,不抓紧卖以后都得烂在地里。
姜广军没接话,回头看着顾砚宽,想听听他是怎么打算的。
顾砚宽站在树下,头顶就是因为挂满硕果而垂下来的苹果树枝,他手里正拿着个苹果“咔嚓、咔嚓”的啃着。
“堂哥,虽然咱们同根同族,但在商言商,收购站的价你也知道,比去年降了七成,我们不想压太狠,去年一样肯定不行。”
顾砚臣跟几个村干部用眼神沟通了一下后,说道:“这我们理解,你们大老远来的,运输费也不便宜,这样吧,每个等级比去年让两分钱如何?”
一斤两分,十斤两毛,一百斤就是两块钱,对于靠天吃饭的果农来说已经不少了。
姜广军是没什么意见,看眼顾砚宽,对方点点头,他才说道:“行,这价钱上我是没问题,不过咱们先小人后君子,得提前签个协议,后面收购站给的价钱如果涨上来,你们也不能毁约,出尔反尔,逼我加价。”
按照以往的市场规律,不管什么水果,都是越到天冷时越贵,尤其过年前很可能翻倍涨,村里这么多苹果他们一趟肯定运不走,至少得分两次,不能一次一个价。
“姜老板,这个你放心,咱们感激你们还来不及,怎么会反悔?”顾砚臣说着,扫视周围的众人。
很多果农闻讯都跟上山来,从始至终一直听着,这会儿纷纷点头。
“不反悔,说话不算话,那还是人吗?”
“姜老板不压价,仍正常价收我们的果子,咱们感激还来不及。”
村里有些人沉不住气,再等几天绝对会妥协,将苹果贱卖,幸好姜老板肯过来。
“那如果价钱涨不起来,你们后面也不会拒收吧?”这位显然问到点子上了。
“吴叔,只要签了协议肯定不能反悔,这是约束双方的,并不只是针对咱们果农。”
顾砚宽认识他,是村里少有的几个杂姓之一,吴家的话事人,这人有些小精明。
吴叔听到自己想要的保证,十分满意的笑了笑,“那还等什么,签字去。
他文化不高,但还是有些脑子的,这里的弯弯绕绕稍微一琢磨就想通透了。
签协议不过是走个形式,再看现在的情况,以后苹果价钱涨不到哪儿去,那样还是他们果农占便宜。
听广播里讲,今年不止q县的苹果大丰收,很多省份的水果都丰收了。 ↑返回顶部↑
“顾大哥,村里有多少果园?”
“三百亩,其中苹果树有两百多亩,剩下的枣树和梨树,咱们顾家凹地广,山地林地居多,不适合种粮食,只能栽果树。”
这还是记录在册的,北面还有很多山头撂荒没人动呢。
“那苹果亩产能有多少斤?”
“去年大约两千多斤,今年苹果产量高,我保守估计能达到三千斤。”顾砚臣笑了笑,带着他爬上山坡。
前面就是一大片果园,红彤彤的,枝头都挂满了又大又园的苹果,瞧着水灵灵的,像宝石似的晶莹剔透。
姜广军又走近些,一阵浓郁的果香瞬间扑鼻而来,他吸了口气,随手摘下一个,在衣襟上蹭了蹭,便用力咬上一口。
果皮很薄,果肉脆甜,汁水很足,吃着满嘴清香味,这还是只红了半边的,完全红透的口感估计会更好。
“这些都是从农科基地引进来的晚熟新品种,顶多再过半个月就全熟了。”
顾砚臣说着,叹了口气,到时候还是现在这个价,可要亏死了,本来山路坑坑洼洼的就不好走,运输困难,外地果商再不愿意来,不抓紧卖以后都得烂在地里。
姜广军没接话,回头看着顾砚宽,想听听他是怎么打算的。
顾砚宽站在树下,头顶就是因为挂满硕果而垂下来的苹果树枝,他手里正拿着个苹果“咔嚓、咔嚓”的啃着。
“堂哥,虽然咱们同根同族,但在商言商,收购站的价你也知道,比去年降了七成,我们不想压太狠,去年一样肯定不行。”
顾砚臣跟几个村干部用眼神沟通了一下后,说道:“这我们理解,你们大老远来的,运输费也不便宜,这样吧,每个等级比去年让两分钱如何?”
一斤两分,十斤两毛,一百斤就是两块钱,对于靠天吃饭的果农来说已经不少了。
姜广军是没什么意见,看眼顾砚宽,对方点点头,他才说道:“行,这价钱上我是没问题,不过咱们先小人后君子,得提前签个协议,后面收购站给的价钱如果涨上来,你们也不能毁约,出尔反尔,逼我加价。”
按照以往的市场规律,不管什么水果,都是越到天冷时越贵,尤其过年前很可能翻倍涨,村里这么多苹果他们一趟肯定运不走,至少得分两次,不能一次一个价。
“姜老板,这个你放心,咱们感激你们还来不及,怎么会反悔?”顾砚臣说着,扫视周围的众人。
很多果农闻讯都跟上山来,从始至终一直听着,这会儿纷纷点头。
“不反悔,说话不算话,那还是人吗?”
“姜老板不压价,仍正常价收我们的果子,咱们感激还来不及。”
村里有些人沉不住气,再等几天绝对会妥协,将苹果贱卖,幸好姜老板肯过来。
“那如果价钱涨不起来,你们后面也不会拒收吧?”这位显然问到点子上了。
“吴叔,只要签了协议肯定不能反悔,这是约束双方的,并不只是针对咱们果农。”
顾砚宽认识他,是村里少有的几个杂姓之一,吴家的话事人,这人有些小精明。
吴叔听到自己想要的保证,十分满意的笑了笑,“那还等什么,签字去。
他文化不高,但还是有些脑子的,这里的弯弯绕绕稍微一琢磨就想通透了。
签协议不过是走个形式,再看现在的情况,以后苹果价钱涨不到哪儿去,那样还是他们果农占便宜。
听广播里讲,今年不止q县的苹果大丰收,很多省份的水果都丰收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