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2 / 3)
你们两个倒闹得不可开交了。”
平日里旁人也在谢字卿面前调侃过这事,谢字卿往往不多作解释,宋疏遥怎么着他管不着,只要别把他往里扯就行。
可今日谢字卿的神色却冷如夜风,把谢平往后一拉,嘴角带上丝冷笑:“少把我和宋娘子往一处攀扯,东都城里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谁跟谁没点瓜葛,各人走各人的路,别把捕风捉影的事传得绘声绘色,让人家闺阁娘子为难,这种话以后别让我再听见。”
张怀远面上一热,气得发狂,但他又害怕谢字卿,觉得这人深不见底的让人捉摸不透,平日里就会对他礼让三分,今日让他说到脸上,更是觉得后背发凉,嘟囔道:“你不爱听我不说就是了。”
宋疏遥的马车果然在承继寺前停下了。
礼王瞥了眼众人,息事宁人道:“一会宋娘子过来,谁也不许多嘴,否则就是不给本王面子,看本王以后怎么收拾你们。”
这群人平时跟李朔玩得都好,闻言应声:“那是那是。”
张怀远嘴上服了,可依旧梗着脖子等着看宋疏遥笑话,马车停了片刻,却不见有人下来。
直到春风掀开帷幔,透过纱罗,众人这才见宋疏遥的马车上还有两个男人,几人有说有笑,其乐融融,全然不见传闻中的“爱而不得,生无可恋”,相反可以用春风得意来形容。
有人倒吸一口凉气:“呦,这宋娘子,真不简单……”
另一人道:“这不是来找字卿的吗,怎么还带着人?”
“想必是那宋娘子移情别恋了吧……”
谢字卿眸光一敛,可很快便恢复如常,宋疏遥是什么样的性情,他一清二楚不是吗,朝秦暮楚,见异思迁,嘴上说着喜欢他,却能同旁的男子谈天说地,一直以来都是如此。
那边苏忱下了马车,又抬手接了一下宋疏遥,她虽只攥了下苏忱的衣袖,可两人离得是那般近。
近得可以看清她眼底软绵绵的笑意。
谢字卿的拇指暗暗在食指上摩挲一下,唇角轻扬,眉目却极寒,旁人见他是浅笑,可鼻息间却哼出一声极轻的冷嗤来。
几个人说说笑笑走过来,她一身粉裙飘飘,发髻上缠了一条淡粉的软烟罗,用嵌了珍珠的金钗束着,别出心裁又温婉可人。
脸上的胭脂是极浅的淡红,面颊又如玉般莹白,无端让他想起两人相识后南平书坊前的那个雪夜,热闹也好,寂寥也罢,都是她的颜色。
见她笑靥如花的样子,怎么也不像对谢字卿情根深种的,张怀远难以置信,开始怀疑传闻真实与否。
一群人各有各的吃惊,唯有李婉微微一笑。
宋疏遥边走边想稍后在许愿的红绸上写些什么,哪知抬眼就看见一群人,门神一样立在承继寺门口,锦衣华服,衣冠楚楚,仔细一看,还都是老熟人。
真是冤家路窄,她今日出门没看黄历。
更何况她是带着两位男子来求姻缘,被这群人一传,不知道要传出什么花来。
与此同时,两群人已经开始互相问候了,拜完礼王和李婉,宋疏遥转向谢字卿,没有看他,只是恭敬一拜,道了一声:“谢大人。”
谢字卿顿了一下,应道:“宋娘子。”
李婉今日没有瞪她,反而给了她一点好脸色,似笑非笑问道:“疏遥来承继寺求姻缘?”
宋疏遥垂着头,毕恭毕敬道:“回殿下,信女崇尚佛法,遇寺烧香,图个心安,不求什么姻缘。”
“你倒是不用求姻缘了,”李婉笑了,睨了一眼苏忱,又对宋疏遥道,“我看你是好事将近。”
宋疏遥哪敢反驳她,笑道:“殿下说笑。”
谢平早就知道这位中书舍人苏大人,今日一见果然气度非凡,和宋疏遥站在一处,才子佳人,很是相配,于是他难得地顺着李婉说话:“苏大人是难得的君子,疏遥若是好事将近,还要请我们喝杯喜酒才是。” ↑返回顶部↑
平日里旁人也在谢字卿面前调侃过这事,谢字卿往往不多作解释,宋疏遥怎么着他管不着,只要别把他往里扯就行。
可今日谢字卿的神色却冷如夜风,把谢平往后一拉,嘴角带上丝冷笑:“少把我和宋娘子往一处攀扯,东都城里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谁跟谁没点瓜葛,各人走各人的路,别把捕风捉影的事传得绘声绘色,让人家闺阁娘子为难,这种话以后别让我再听见。”
张怀远面上一热,气得发狂,但他又害怕谢字卿,觉得这人深不见底的让人捉摸不透,平日里就会对他礼让三分,今日让他说到脸上,更是觉得后背发凉,嘟囔道:“你不爱听我不说就是了。”
宋疏遥的马车果然在承继寺前停下了。
礼王瞥了眼众人,息事宁人道:“一会宋娘子过来,谁也不许多嘴,否则就是不给本王面子,看本王以后怎么收拾你们。”
这群人平时跟李朔玩得都好,闻言应声:“那是那是。”
张怀远嘴上服了,可依旧梗着脖子等着看宋疏遥笑话,马车停了片刻,却不见有人下来。
直到春风掀开帷幔,透过纱罗,众人这才见宋疏遥的马车上还有两个男人,几人有说有笑,其乐融融,全然不见传闻中的“爱而不得,生无可恋”,相反可以用春风得意来形容。
有人倒吸一口凉气:“呦,这宋娘子,真不简单……”
另一人道:“这不是来找字卿的吗,怎么还带着人?”
“想必是那宋娘子移情别恋了吧……”
谢字卿眸光一敛,可很快便恢复如常,宋疏遥是什么样的性情,他一清二楚不是吗,朝秦暮楚,见异思迁,嘴上说着喜欢他,却能同旁的男子谈天说地,一直以来都是如此。
那边苏忱下了马车,又抬手接了一下宋疏遥,她虽只攥了下苏忱的衣袖,可两人离得是那般近。
近得可以看清她眼底软绵绵的笑意。
谢字卿的拇指暗暗在食指上摩挲一下,唇角轻扬,眉目却极寒,旁人见他是浅笑,可鼻息间却哼出一声极轻的冷嗤来。
几个人说说笑笑走过来,她一身粉裙飘飘,发髻上缠了一条淡粉的软烟罗,用嵌了珍珠的金钗束着,别出心裁又温婉可人。
脸上的胭脂是极浅的淡红,面颊又如玉般莹白,无端让他想起两人相识后南平书坊前的那个雪夜,热闹也好,寂寥也罢,都是她的颜色。
见她笑靥如花的样子,怎么也不像对谢字卿情根深种的,张怀远难以置信,开始怀疑传闻真实与否。
一群人各有各的吃惊,唯有李婉微微一笑。
宋疏遥边走边想稍后在许愿的红绸上写些什么,哪知抬眼就看见一群人,门神一样立在承继寺门口,锦衣华服,衣冠楚楚,仔细一看,还都是老熟人。
真是冤家路窄,她今日出门没看黄历。
更何况她是带着两位男子来求姻缘,被这群人一传,不知道要传出什么花来。
与此同时,两群人已经开始互相问候了,拜完礼王和李婉,宋疏遥转向谢字卿,没有看他,只是恭敬一拜,道了一声:“谢大人。”
谢字卿顿了一下,应道:“宋娘子。”
李婉今日没有瞪她,反而给了她一点好脸色,似笑非笑问道:“疏遥来承继寺求姻缘?”
宋疏遥垂着头,毕恭毕敬道:“回殿下,信女崇尚佛法,遇寺烧香,图个心安,不求什么姻缘。”
“你倒是不用求姻缘了,”李婉笑了,睨了一眼苏忱,又对宋疏遥道,“我看你是好事将近。”
宋疏遥哪敢反驳她,笑道:“殿下说笑。”
谢平早就知道这位中书舍人苏大人,今日一见果然气度非凡,和宋疏遥站在一处,才子佳人,很是相配,于是他难得地顺着李婉说话:“苏大人是难得的君子,疏遥若是好事将近,还要请我们喝杯喜酒才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