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1 / 2)
她喜欢这种漫无目的的走走停停。
这一年的深秋,她顺着河流来到了江南的一处河谷之中,山上红橙黄绿各色林叶在秋风中颤颤,凉风将这一派生动的绚烂送至粼粼的水面,清澈的河水欣喜地迎接着这份斑斓,连同映照着的湛蓝天色,大手一挥,在河面上绘出一幅绚丽夺目的山河秋景图。
荒野由纪沉浸在眼前这一幅绝美的画作之中,却没曾想到,竟有声乐为其锦上添花,她恍惚之间好似听到一首山歌,驻足细听,寻找着方向,急切地想要寻找到高歌之人。
她那么着急,由快走变作了奔跑,她快过了潺潺的流水,快过了瑟瑟的秋风,因为这首歌她好像在很多很多年前听到母亲唱过。
她来到中原那么久,已然清楚地知晓,中原和东瀛两地的音乐风格存在差异,但是,她偶然间听到一首与母亲所唱的存在两三分相似的歌曲,会情不自禁地跑过去!
河滩上卵石凌乱,她跑过了河滩;土路上沙尘飞扬,她跑过了土路;田埂上软泥沾鞋,她跑过了田埂。
河谷内的村落之外,涓涓溪流边上,有一个年老的女子在浣衣。她很苍老,穿的衣服很破旧,但她洗衣很用力,充满了干劲,她唱着山间的小调,曲调悠扬,尽是快意。
她没有发现不远处的荒野由纪,荒野由纪就这么一直看着她,目光闪烁。老人仍在认真细致地洗衣,直到她收起棒槌,将衣服拧干,装入框中,慢悠悠地用棒槌撑起身子,背起竹筐,准备离去。
这时候,荒野由纪才看到老人的腿脚并不好,像是受过什么伤,她走起来一瘸一拐,拖着慢慢吞吞的步子,她没有用拐杖,小心翼翼地在溪边走着。
荒野由纪突然做了一个决定,她走上前去,扶着老人,问她:“您唱的是什么歌?”
老人见年轻的陌生女子如此有善心,她笑眯眯地摆摆手:“不是什么有名有姓的曲儿,我随口哼的。唉,不用不用,我自己能走。姑娘面生,不是本地人吧?啊?你的脸怎么了?要不要找行医的看看?”
看到荒野由纪脸上那一块曾经被视为不详的胎记后,心善的老人眼中没有厌恶和恐惧,只是流露出突然的担心,荒野由纪摇摇头不解释,只是说:“我送您回家吧。”
老人听她口音,只觉得奇怪,但是自己见识浅,听不不出对方到底来自何处,她心中存了防备,三番四次推拒,荒野由纪默然放开老人的手,不远不近地护送在她身后。
老人无奈,还是回头叫上了她,二人一同向老人的小宅走去,终于到了地方。映入荒野由纪眼帘的是个矮小的土坯房子,深黄的泥土砖上碎石四散,房顶的瓦片部分整齐,部分错乱,像是被风掀了被雨打了却无人修缮,侧面的厨房墙壁都已经被柴火烧黑,后方的鸡笼狗舍更是破败不堪,两只母鸡咯咯叫着,黄狗见有生人前来,昂起头朝着荒野由纪吠叫。
“为什么不住村里,要住半山腰,走了那么久,您也劳累,更何况,村里的房子更好些。”荒野由纪一路陪老人走来,见到了村里的光景,村里人虽说不上大富大贵,但也算自给自足,温饱不愁。
老人避而不答,她见姑娘已经把自己送到,又不知对方的来历,正犹豫着要不要将人请到家中坐一坐,而荒野由纪抬头盯着屋檐上的破瓦,将地上摆放在墙边的两个陈旧的四角凳子叠起,踩踏登高,顺势爬上了矮小的房子,收拾了破败的瓦片。
瓦片被她拾在手中,上面生了一层薄薄的青苔,她想,这位老人家中应当没有青壮年,否则也不至于在水汽充沛的山间,等到砖瓦上都生了青苔都无人打理了。
老人将她的行为看在眼里,心中升了感激,也许是自己想太多,不该防备她,今天必然只是运气好,遇上善人了,她将荒野由纪喊进了屋内,家中无餐饭,但总要奉上一杯热水表达谢意。
采光一般的屋内,昏暗中,老人与荒野由纪隔着古旧的矮几对坐着,荒野由纪喝完了这一杯水,这是老人从半山腰上下去村里,从村中的井里打的,拿到这些水不容易,荒野由纪喝完,将杯子放回桌面。
她起身,走到了老人对面,双膝并拢跪坐到地上,身体前倾,她充满敬意而诚恳地道:“如果可以,请让我成为您的女儿。”
因为那一首歌,因为她心中无法放下的亡母,因为过去的自己从未扮演好女儿的角色,现在的她不想再做游荡者,她无比渴望以“女儿”的身份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母亲既然给予了她新生,她必须珍视和善待。
与她而言,尽管远去的母亲已然无法收到现世的任何消息,但这是她能予以的、对亡母的最大补偿,更是对内心唯一的安抚。
“我听到了您在溪水边唱的歌,那是我已经亡故的母亲曾经唱过的,一听到,我就会想起她,她给予了我两次生命……”
听起来是个很荒唐的理由,但同样失去了母亲的老人却在瞬间卸下心防,彻底地共情起来,只是她这个破破烂烂的家,不是什么好来处啊,她开口:“姑娘,可是我这里不能给你过上好日子啊。”
老人说完直叹气,都是苦命人啊,她又怎么能拒绝呢?
荒野由纪摇头,她只想做女儿,却不对母亲这个身份有什么要求,她自己没有了枷锁,也不会给别人加上。在她心里,这一首歌带来的缘分以及老人身上这一份善良、乐观和勤劳,就已经足够了。
“母亲,您可以唤我‘阿雪’。”
第一次用中原话喊出她心中最神圣的词汇,お母さん(母亲),您听到了吗?我会以女儿的身份好好活下去的。
——
几个月后的清晨,修一新的房屋外传来锯木的声响,荒野由纪正在打造一张新桌,原先的小桌又矮又窄,使用起来十分不便,她学了些木匠手艺,现在正在实操。 ↑返回顶部↑
这一年的深秋,她顺着河流来到了江南的一处河谷之中,山上红橙黄绿各色林叶在秋风中颤颤,凉风将这一派生动的绚烂送至粼粼的水面,清澈的河水欣喜地迎接着这份斑斓,连同映照着的湛蓝天色,大手一挥,在河面上绘出一幅绚丽夺目的山河秋景图。
荒野由纪沉浸在眼前这一幅绝美的画作之中,却没曾想到,竟有声乐为其锦上添花,她恍惚之间好似听到一首山歌,驻足细听,寻找着方向,急切地想要寻找到高歌之人。
她那么着急,由快走变作了奔跑,她快过了潺潺的流水,快过了瑟瑟的秋风,因为这首歌她好像在很多很多年前听到母亲唱过。
她来到中原那么久,已然清楚地知晓,中原和东瀛两地的音乐风格存在差异,但是,她偶然间听到一首与母亲所唱的存在两三分相似的歌曲,会情不自禁地跑过去!
河滩上卵石凌乱,她跑过了河滩;土路上沙尘飞扬,她跑过了土路;田埂上软泥沾鞋,她跑过了田埂。
河谷内的村落之外,涓涓溪流边上,有一个年老的女子在浣衣。她很苍老,穿的衣服很破旧,但她洗衣很用力,充满了干劲,她唱着山间的小调,曲调悠扬,尽是快意。
她没有发现不远处的荒野由纪,荒野由纪就这么一直看着她,目光闪烁。老人仍在认真细致地洗衣,直到她收起棒槌,将衣服拧干,装入框中,慢悠悠地用棒槌撑起身子,背起竹筐,准备离去。
这时候,荒野由纪才看到老人的腿脚并不好,像是受过什么伤,她走起来一瘸一拐,拖着慢慢吞吞的步子,她没有用拐杖,小心翼翼地在溪边走着。
荒野由纪突然做了一个决定,她走上前去,扶着老人,问她:“您唱的是什么歌?”
老人见年轻的陌生女子如此有善心,她笑眯眯地摆摆手:“不是什么有名有姓的曲儿,我随口哼的。唉,不用不用,我自己能走。姑娘面生,不是本地人吧?啊?你的脸怎么了?要不要找行医的看看?”
看到荒野由纪脸上那一块曾经被视为不详的胎记后,心善的老人眼中没有厌恶和恐惧,只是流露出突然的担心,荒野由纪摇摇头不解释,只是说:“我送您回家吧。”
老人听她口音,只觉得奇怪,但是自己见识浅,听不不出对方到底来自何处,她心中存了防备,三番四次推拒,荒野由纪默然放开老人的手,不远不近地护送在她身后。
老人无奈,还是回头叫上了她,二人一同向老人的小宅走去,终于到了地方。映入荒野由纪眼帘的是个矮小的土坯房子,深黄的泥土砖上碎石四散,房顶的瓦片部分整齐,部分错乱,像是被风掀了被雨打了却无人修缮,侧面的厨房墙壁都已经被柴火烧黑,后方的鸡笼狗舍更是破败不堪,两只母鸡咯咯叫着,黄狗见有生人前来,昂起头朝着荒野由纪吠叫。
“为什么不住村里,要住半山腰,走了那么久,您也劳累,更何况,村里的房子更好些。”荒野由纪一路陪老人走来,见到了村里的光景,村里人虽说不上大富大贵,但也算自给自足,温饱不愁。
老人避而不答,她见姑娘已经把自己送到,又不知对方的来历,正犹豫着要不要将人请到家中坐一坐,而荒野由纪抬头盯着屋檐上的破瓦,将地上摆放在墙边的两个陈旧的四角凳子叠起,踩踏登高,顺势爬上了矮小的房子,收拾了破败的瓦片。
瓦片被她拾在手中,上面生了一层薄薄的青苔,她想,这位老人家中应当没有青壮年,否则也不至于在水汽充沛的山间,等到砖瓦上都生了青苔都无人打理了。
老人将她的行为看在眼里,心中升了感激,也许是自己想太多,不该防备她,今天必然只是运气好,遇上善人了,她将荒野由纪喊进了屋内,家中无餐饭,但总要奉上一杯热水表达谢意。
采光一般的屋内,昏暗中,老人与荒野由纪隔着古旧的矮几对坐着,荒野由纪喝完了这一杯水,这是老人从半山腰上下去村里,从村中的井里打的,拿到这些水不容易,荒野由纪喝完,将杯子放回桌面。
她起身,走到了老人对面,双膝并拢跪坐到地上,身体前倾,她充满敬意而诚恳地道:“如果可以,请让我成为您的女儿。”
因为那一首歌,因为她心中无法放下的亡母,因为过去的自己从未扮演好女儿的角色,现在的她不想再做游荡者,她无比渴望以“女儿”的身份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母亲既然给予了她新生,她必须珍视和善待。
与她而言,尽管远去的母亲已然无法收到现世的任何消息,但这是她能予以的、对亡母的最大补偿,更是对内心唯一的安抚。
“我听到了您在溪水边唱的歌,那是我已经亡故的母亲曾经唱过的,一听到,我就会想起她,她给予了我两次生命……”
听起来是个很荒唐的理由,但同样失去了母亲的老人却在瞬间卸下心防,彻底地共情起来,只是她这个破破烂烂的家,不是什么好来处啊,她开口:“姑娘,可是我这里不能给你过上好日子啊。”
老人说完直叹气,都是苦命人啊,她又怎么能拒绝呢?
荒野由纪摇头,她只想做女儿,却不对母亲这个身份有什么要求,她自己没有了枷锁,也不会给别人加上。在她心里,这一首歌带来的缘分以及老人身上这一份善良、乐观和勤劳,就已经足够了。
“母亲,您可以唤我‘阿雪’。”
第一次用中原话喊出她心中最神圣的词汇,お母さん(母亲),您听到了吗?我会以女儿的身份好好活下去的。
——
几个月后的清晨,修一新的房屋外传来锯木的声响,荒野由纪正在打造一张新桌,原先的小桌又矮又窄,使用起来十分不便,她学了些木匠手艺,现在正在实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