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2 / 3)
第104章
行宫门周围, 枯萎的山木树石未从混乱的惊恐中回过神,湿气与血腥味杂糅,清扫的下人埋头做活不敢讲话, 带刀侍卫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听闻门板推开,立马抱拳作揖。
太子殿内卫羽林军轮班值守, 闲杂人等不得靠近, 其余残党已交由大理寺审问, 夏衍不用太过操心。远远见云炎默默朝他使眼色,看了眼四周,遂跟人来到隐蔽处。
“出事了吗?”
“衍哥, 您忘了?少卿大人嘱咐我们每日向您禀明情况,免得您两头跑费事。”
“有劳了, 随行太医不多,切记, 别暴露他的身份。”
“您放心,那孩子虽骨折严重,但神志尚在, 太医今日诊过, 说多休养方无大碍。”
“能活着就行……”夏衍神色没有一点放松,草草应付了句转身要走。云炎心有虑但不好说,心一狠, 拦人去路。
“少将军,请您, 节哀顺变。”
节哀?夏衍脚下错顿,剑柄捏得咔吱作响,未有任何回答, 头也不回离开。
叛乱被镇压,主谋伏法,逆党皆缴械投降,可羽林军同样折损不小,归期早过,他们应准备起驾回京。夏衍两日没合眼,头顶太阳格外刺眼,抬手遮蔽,牵扯每寸皮肤发痛,如剜了块肉一般。
战场无常,他失去过很多人,披甲携剑,硝烟弥漫中,他送走过父帅、雁军众人,如今,他又要送走陪伴多年的至亲。
一通胡思乱想,来到不起眼的小屋前。行宫无人在意的偏院,没有侍从,没有守卫,他闭了闭眼,深吸一口气,好容易把情绪稳定下来。
刚抬手,门板吱吖拉开,白发苍苍的老太医抖动眉毛,见了人,连忙弓老腰向他行礼。
“他怎么样?”
“无皮外伤,只是吸入毒香过多,肢体脱力又逢心神不宁,气血瘀结,加之副史大人本就身体虚弱,致使旧疾发作,老夫先抓几味药试试,若不起效,还请宋太医诊脉为好。”
老太医话未说完,小心翼翼探了夏衍的表情。
“有话就说。”夏衍没心情和人兜圈子。
“这个……将军,”老太医紧皱眉头,“老夫在朝行医多年,深知行书院里各位大人在陛下心中的分量,平日甚好接触,您瞧老夫已入土的年纪,实在不愿无故卷入事端。”
“知道了,今日就当你没来过,下去吧。”
行书院名声在外,夏衍对此早有预料,内卫于皇帝而言是杀人的利器,于大臣而言是宣泄不满的活靶子,人人避之不及,若不看宋子期面子上,这位大夫未必肯来,自己犯不着为难太医署的人。
三言两语打发,推门入室,屋内窗帘紧闭漆黑一片,床上人还是老样子,裹了被子,不理他也不作声,潭水一样的眼底瞥了一眼后移向旁处。
刺鼻的苦味充斥房屋,炉上坐的壶呲呲冒热气,若常安在,小孩子一定开始念叨自己和师傅学的新药,现在闷不吭气的两人只听见药汁翻滚顶开壶盖。
夏衍知道邱茗早醒了,估摸时辰差不多,于是坐床边,给人扶起来。
“王太医和宋子期是旧相识,老大夫啰嗦了点,但听上去会讲话,你不用担心,”说着拎过药壶倒了半碗,“来,药好了,吃点吧。”
汤勺吹凉递出,一点点灌下,邱茗象征性咽了两口,没注意,一下呛到嗓子眼,含着苦药捂嘴连咳好几声,夏衍忙给他顺背。
闷气郁结,气喘复发,疼得他自己都分不清,心上如钉了钢针,没呼吸一次痛感更胜一筹,无形的手抓挠内脏,要生生活剖了他。
咳声听得揪心,夏衍一遍遍安慰,掌心下尽是细碎的颤栗。
“月落,没事的,一会就好了,一会就好……”
“常安呢……” ↑返回顶部↑
行宫门周围, 枯萎的山木树石未从混乱的惊恐中回过神,湿气与血腥味杂糅,清扫的下人埋头做活不敢讲话, 带刀侍卫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听闻门板推开,立马抱拳作揖。
太子殿内卫羽林军轮班值守, 闲杂人等不得靠近, 其余残党已交由大理寺审问, 夏衍不用太过操心。远远见云炎默默朝他使眼色,看了眼四周,遂跟人来到隐蔽处。
“出事了吗?”
“衍哥, 您忘了?少卿大人嘱咐我们每日向您禀明情况,免得您两头跑费事。”
“有劳了, 随行太医不多,切记, 别暴露他的身份。”
“您放心,那孩子虽骨折严重,但神志尚在, 太医今日诊过, 说多休养方无大碍。”
“能活着就行……”夏衍神色没有一点放松,草草应付了句转身要走。云炎心有虑但不好说,心一狠, 拦人去路。
“少将军,请您, 节哀顺变。”
节哀?夏衍脚下错顿,剑柄捏得咔吱作响,未有任何回答, 头也不回离开。
叛乱被镇压,主谋伏法,逆党皆缴械投降,可羽林军同样折损不小,归期早过,他们应准备起驾回京。夏衍两日没合眼,头顶太阳格外刺眼,抬手遮蔽,牵扯每寸皮肤发痛,如剜了块肉一般。
战场无常,他失去过很多人,披甲携剑,硝烟弥漫中,他送走过父帅、雁军众人,如今,他又要送走陪伴多年的至亲。
一通胡思乱想,来到不起眼的小屋前。行宫无人在意的偏院,没有侍从,没有守卫,他闭了闭眼,深吸一口气,好容易把情绪稳定下来。
刚抬手,门板吱吖拉开,白发苍苍的老太医抖动眉毛,见了人,连忙弓老腰向他行礼。
“他怎么样?”
“无皮外伤,只是吸入毒香过多,肢体脱力又逢心神不宁,气血瘀结,加之副史大人本就身体虚弱,致使旧疾发作,老夫先抓几味药试试,若不起效,还请宋太医诊脉为好。”
老太医话未说完,小心翼翼探了夏衍的表情。
“有话就说。”夏衍没心情和人兜圈子。
“这个……将军,”老太医紧皱眉头,“老夫在朝行医多年,深知行书院里各位大人在陛下心中的分量,平日甚好接触,您瞧老夫已入土的年纪,实在不愿无故卷入事端。”
“知道了,今日就当你没来过,下去吧。”
行书院名声在外,夏衍对此早有预料,内卫于皇帝而言是杀人的利器,于大臣而言是宣泄不满的活靶子,人人避之不及,若不看宋子期面子上,这位大夫未必肯来,自己犯不着为难太医署的人。
三言两语打发,推门入室,屋内窗帘紧闭漆黑一片,床上人还是老样子,裹了被子,不理他也不作声,潭水一样的眼底瞥了一眼后移向旁处。
刺鼻的苦味充斥房屋,炉上坐的壶呲呲冒热气,若常安在,小孩子一定开始念叨自己和师傅学的新药,现在闷不吭气的两人只听见药汁翻滚顶开壶盖。
夏衍知道邱茗早醒了,估摸时辰差不多,于是坐床边,给人扶起来。
“王太医和宋子期是旧相识,老大夫啰嗦了点,但听上去会讲话,你不用担心,”说着拎过药壶倒了半碗,“来,药好了,吃点吧。”
汤勺吹凉递出,一点点灌下,邱茗象征性咽了两口,没注意,一下呛到嗓子眼,含着苦药捂嘴连咳好几声,夏衍忙给他顺背。
闷气郁结,气喘复发,疼得他自己都分不清,心上如钉了钢针,没呼吸一次痛感更胜一筹,无形的手抓挠内脏,要生生活剖了他。
咳声听得揪心,夏衍一遍遍安慰,掌心下尽是细碎的颤栗。
“月落,没事的,一会就好了,一会就好……”
“常安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