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2 / 3)
“当年确实是在下的过失,”邱茗眼不眨一下,再次直面狱中的惨状,他毫不退缩,“我没有借口,明殿是陛下登基荣耀的象征,季老,只是被人利用了。”
“副史大人,你知道朝上这么多年风风雨雨,都在争什么吗?”
卢溪贤缓缓站起身,背脊已略显佝偻,先帝的遗命、天后的忌惮,所有的一切压得人喘不过气,万般不堪下,历经风霜的脸嘴角淡然,忽然眼神钉在某处。
“是活下去,你该明白,想活下去,得有多难……”
伴君如虎,没人不懂这个道理,可惜,势力盘杂交错,高楼起到高楼塌,世间瞬息万变,无人能猜到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手握兵权的俊阳侯不会料到,皇帝抹除了雁军后矛头会调向他,久困东宫的太子也不会料到,母亲有回心转意立他为储君的那一日。
邱茗重重叹了口气,杯中茶水荡起波纹。
“阁老一向不谙世事,明明一年后便能回乡隐居,那为何私联戎狄,卷入兖州战事。”
尖锐的目光交锋,卢溪贤老态龙钟的脸上慕然骤变,眼里有一团火,不似少年心气的炙热,反而是压抑已久、千帆过尽后平静的爆发。
邱茗一字一句讲道。
“朝中同小可汗联系的人,就是你。”
时间仿佛静止,夜里冰凉的空气凝结,早秋的味道渐逝,居然弥漫着冬日的凄冷感。
许久无人说话,卢溪贤笑了声。
“老夫从未出京,又无亲族在边境,副史大人如何知晓,兖州战事与我有关?”
“阁老未经战场,怎从兵部口中得知,抓逃兵推测有人调兵神都的人。”
“是夏衍。”
卢溪贤愣住,他的消息从来不会出错,瞪大双眼盯着他。
两朝元老,季常林的恩人,萍水相逢不过几面之交,他不想下手,无奈不得不下手。
诚然,从逃兵假扮宋人潜入,到他从狱中传出情报给夏衍,外人看来,的确应是夏衍调兵及时。但所有人忽略了一个关键点。
这是邱茗传出的情报。
因夏衍雁军遗子的身份,兖州平定外加京城救驾,日后回朝难保功高震主。邱茗是内卫,见过太多一朝登天的臣子被拉下马,他太了解皇帝的心思,兵权在谁手上都不安全,如果真如卢溪贤所说,夏衍功劳如此之大,那么,拿在手上的兵权,再想交出去就难了。
邱茗不想看夏衍重走夏帅的老路,所以,北地狱中,他布条上写下的不仅是“神都救急”,还有更重要的两字。
——君安。
之前他和夏衍书信时常用,愿君平安,颤抖的血字,夏衍不会不懂其中意思。
力保国土之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安危。
因此,战事当头,兵部获悉,兖州传出消息的人。
不是夏衍,而是左将军李靖杰。
百密一疏,无意的攀谈竟成为怀疑的证据,行书院的查证一直和大理寺不分上下,不同的是,大理寺处置违法乱纪之徒,而行书院,则让那些动摇皇帝权利的人闭嘴。
“不愧是继任行书院长史的人,这点出入都能怀疑到我身上,我时常想,无论是李将军带的队还是支援的羽林军,当中真有明察秋毫之人坏我们的计划?”
残破的身影窗画一样印在夜里,卢溪贤以往的温和一扫而空,毫无波动的语调下,见过太多生死的老臣,不卑不亢,坐回椅子,捡过壶给自己倒满一杯,笑得释然。 ↑返回顶部↑
“副史大人,你知道朝上这么多年风风雨雨,都在争什么吗?”
卢溪贤缓缓站起身,背脊已略显佝偻,先帝的遗命、天后的忌惮,所有的一切压得人喘不过气,万般不堪下,历经风霜的脸嘴角淡然,忽然眼神钉在某处。
“是活下去,你该明白,想活下去,得有多难……”
伴君如虎,没人不懂这个道理,可惜,势力盘杂交错,高楼起到高楼塌,世间瞬息万变,无人能猜到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手握兵权的俊阳侯不会料到,皇帝抹除了雁军后矛头会调向他,久困东宫的太子也不会料到,母亲有回心转意立他为储君的那一日。
邱茗重重叹了口气,杯中茶水荡起波纹。
“阁老一向不谙世事,明明一年后便能回乡隐居,那为何私联戎狄,卷入兖州战事。”
尖锐的目光交锋,卢溪贤老态龙钟的脸上慕然骤变,眼里有一团火,不似少年心气的炙热,反而是压抑已久、千帆过尽后平静的爆发。
邱茗一字一句讲道。
“朝中同小可汗联系的人,就是你。”
时间仿佛静止,夜里冰凉的空气凝结,早秋的味道渐逝,居然弥漫着冬日的凄冷感。
许久无人说话,卢溪贤笑了声。
“老夫从未出京,又无亲族在边境,副史大人如何知晓,兖州战事与我有关?”
“阁老未经战场,怎从兵部口中得知,抓逃兵推测有人调兵神都的人。”
“是夏衍。”
卢溪贤愣住,他的消息从来不会出错,瞪大双眼盯着他。
两朝元老,季常林的恩人,萍水相逢不过几面之交,他不想下手,无奈不得不下手。
诚然,从逃兵假扮宋人潜入,到他从狱中传出情报给夏衍,外人看来,的确应是夏衍调兵及时。但所有人忽略了一个关键点。
这是邱茗传出的情报。
因夏衍雁军遗子的身份,兖州平定外加京城救驾,日后回朝难保功高震主。邱茗是内卫,见过太多一朝登天的臣子被拉下马,他太了解皇帝的心思,兵权在谁手上都不安全,如果真如卢溪贤所说,夏衍功劳如此之大,那么,拿在手上的兵权,再想交出去就难了。
邱茗不想看夏衍重走夏帅的老路,所以,北地狱中,他布条上写下的不仅是“神都救急”,还有更重要的两字。
——君安。
之前他和夏衍书信时常用,愿君平安,颤抖的血字,夏衍不会不懂其中意思。
力保国土之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安危。
因此,战事当头,兵部获悉,兖州传出消息的人。
不是夏衍,而是左将军李靖杰。
百密一疏,无意的攀谈竟成为怀疑的证据,行书院的查证一直和大理寺不分上下,不同的是,大理寺处置违法乱纪之徒,而行书院,则让那些动摇皇帝权利的人闭嘴。
“不愧是继任行书院长史的人,这点出入都能怀疑到我身上,我时常想,无论是李将军带的队还是支援的羽林军,当中真有明察秋毫之人坏我们的计划?”
残破的身影窗画一样印在夜里,卢溪贤以往的温和一扫而空,毫无波动的语调下,见过太多生死的老臣,不卑不亢,坐回椅子,捡过壶给自己倒满一杯,笑得释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