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会议室不大,李思颖大概看了下,总共十一个位子,十六个人往里面一站,显得有点拥挤,大家谁也没好意思落座,面面相觑着一时半会儿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不一会,hr跟着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进来,那男人光头,面目很精神,大夏天的西装革履,穿得一丝不苟。那衬衫的最上面的扣子扣得他皮肤都褶皱了,让李思颖都觉得喉头一紧。
  那男人看大伙都很拘谨,就露出和善的笑容,让hr再搬了几张凳子进来,招呼大家都落座。然后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原来他就是这家公司的老板。
  这一次的面试,与李思颖想象得太不一样了,老板一个问题都没有问,反倒是说了很多关于公司的情况,介绍这家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五金网平台……
  李思颖认真地听着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她总觉得公司看着还算不错,但这百十方大小,四五十人的阵容,若真要是国内最大的五金网平台,那这个行业未免也太寒碜了点。
  李洪金说了很多,可大多数都是展望未来,李思颖一行人似乎从中看到了一张漂亮的的蓝图。直到很多年后,李思颖才明白,这是路数领导们的惯用伎俩,俗称——画大饼。
  出乎李思颖的意料,老板慷慨激昂地演讲完后,在没有任何面试的前提下,所有人直接入职。会给他们进行为期三天的培训,关于公司的运作和今后具体的工作内容。
  不过三天后,出乎李思颖意料的是,十六个人只剩下了八个人。因为培训期间,很多人终于弄明白了,原来他们的工作内容就是电话销售。
  五金店主想要入驻五金网,是免费的,但是各店主想要在五金网的网站里,占据一席好的位置,却需要对自己的店铺网站进行所谓的优化。而这优化工作,自然是由李思颖他们来做,只要店主缴纳年费,李思颖他们就可以通过优化技术,把店主的店铺排到网站靠前的位置,而且同时,更重要的是,提高这些店铺在各大搜索引擎中的自然排名,可以让更多的人,一眼就看到他们的店铺。
  说白了就是花钱,让更多的意向用户能够看到他们的店铺网站。
  李思颖虽然也是对销售这个工作比较反感,但是老板所说的这个自然排名的优化技术,却吸引到了她。她一直想往互联网方面发展,这个工作也显然符合她的预期。
  李思颖没有住公司安排的宿舍,下了班后她会去徐汀兰那,跟家里说的是,公司离家里有一段距离,所以平时工作日直接住公司,周末再回家。父母倒也没说什么,他们文化水平不高,在求学和工作的道路上,已经没法给她更多的建议和指导了,只是让她一个人在外注意安全。
  只不过又过了一周后,八个人,只剩下了三个人,还都是女生,很多人受不了高强度的电话销售压力。
  客户在五金网注册店铺后,就会留下联系方式等信息。这些客源资料,技术部门会统一下发到李思颖他们的销售部,拿到联系方式后,就挨个打电话。
  所以李思颖他们的工作内容,就是每天不停地打电话,推销自己的优化技术能力,以优化店铺排名,让店主考虑缴费。
  公司的规定是,每个人一天的外拨电话量,不得少于10个,还必须是有效电话量。何谓有效电话量,就是通话时间不少于一分钟。
  而两个星期下来,李思颖也总算是摸透了,所谓的优化技术,听着挺玄乎,通过优化网站的框架以及关键词,来提高被网站抓取的概率,从而得到更好的排名。但实际上,没什么太大的技术含量,或者说,公司的重点并不是真的要帮这些店主来优化排名。
  总而言之一句话,有点空手套白狼的意思。
  但是电话打着打着,李思颖却觉得自己克服了一些以前比较惧怕的东西。刚开始,拿到这些联系电话的时候,她内心是十分抗拒和胆怯的,因为这些电话的背后,大大小小也都是老板,而且有些五金店的规模还不小。
  李思颖知道自己的斤两,初出茅庐的学生,连大学都还没毕业,直接电话跟这些老板联系,心里是没底的,一开始别说10个有效电话,一连打10个电话,说不到两句,磕磕绊绊地就会被挂电话,留下“嘟嘟嘟”的一串忙音,让李思颖面红耳赤。
  但是两个星期下来,她私下里观察公司里其他同事打电话的技巧,暗自记下话术,渐渐的,一天10个有效电话,完全没有问题,甚至还存下了几个有意向的客户名单。再拿起电话的时候,既不会畏惧,也不会结巴了
  一开始的时候,李思颖的开场白就是:“您好,我这边是全球五金网的客服人员,您在我们五金网注册了一个店铺,现在只要缴纳年费3000元,我们可以帮您优化您的店铺在百度上的自然排名……”
  这个话术用了一段时间,李思颖就觉得太官方、太冗长,一两句话还说不到重点,开口就让人家掏钱,肯定没好脸色。
  之后就改成了这样的版本:“王老板,您之前不是有个五金网的店铺吗,在百度的排名现在是第三页,我能够让你的店铺更往前排,您有兴趣吗?”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商业模式之间,人与人的信任逐渐降低,电话销售每天都会接到,很多人已经潜意识了产生了抗拒和厌烦的心态。说到底,老板也是个人,投其所好先用一两句话说明能给对方的好处,先让他接受自己这通电话,然后再慢慢对公司做个介绍,详细说下对方得到这个好处所要付出的条件,这样的顺序,就比较能够水到渠成。
  李思颖以前就觉得说话是门艺术,自己性格太内向,所以每天沉浸在电话话术的提高和演练上,也因为接触这个行业,渐渐知道了一些专业知识的皮毛,这些课本上是没有的。
  半个多月后,只剩下李思颖一个人在孤军奋战了。对于一个销售来说,没有出单,是最大的压力。李思颖也没有出过单,但是她不着急,她原也没打算做个销售,只是通过这样的一个机会来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
  能一天天看到自己在沟通上能有所克服和进步,她就很开心,出不出单,倒是其次了。一开始,对面的老员工宁姐,不怎么和李思颖说话的。宁姐倒也不老,大概也就比李思颖年长了几岁,只是就职时间上比李思颖久,李思颖就客客气气地叫她一声姐。
  李思颖有问题问她,她也是惜字如金地回答,冷漠疏离,脸上仿佛写着“我很忙,别烦我”。
  直到大半个月过去,只剩下李思颖一支独苗的时候,宁姐的态度有了转变。成人的世界就是这么现实,不会浪费时间在匆匆的过客身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