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五年,我登基了 第122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过出了这档子事后,长安城的守军倒是被激起了几分血性,守城的本事都比从前高出一截来。普通士兵不明真相,真以为齐霆本来要议和却被幽州军给害了,他们虽然不能为皇上报仇,但是死守长安城却还是做得到的。
  只是城中的官员们却没想着要守多久。在给西北那边下达调令后,张戚便已经在为将来打算来。
  朝廷官员愿意跟着他们的,张戚都带走;若是想要留下来投诚的,张戚也不逼他们。人各有志,他们既然愿意信任裴杼,那就由着他们去吧。
  不过张戚将丑话说在前头:“裴杼可不是那么好相与的,看他从前整治贪官的手段便知道了,你等今日自愿留下,来日即便后悔梁国也不会再管你们两。”
  甘愿留下来的人难为情地表示没关系,他们知道裴杼的手段,但既然敢留下来,就不怕被景国人查。只要不出什么大问题,想来也不会被追责。
  张戚见他们下定决心,也不再劝了。能在裴杼身边留下一批梁国官员也是好的,能叫他们心中有愧地留下,更是有利。来日若真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这些人或许还能劝着裴杼放他们一条生路。尽管希望渺茫,但谁知道会不会真有那一日呢。
  不少人背地里骂了张戚大半辈子,到头来却承了他的情得以留下,心中当真是五味杂陈。他们还以为,张戚跟大皇子等人知道他们有了贰心,会直接弄死他们。
  长安城又守了半个多月,等到了后面,裴杼渐渐发现守军越来越少,也不复一开始的英勇,似乎有些得过且过的意思。直到他让江舟一鼓作气地破了城后才发现,张戚那狗东西竟然带着一批人跑了!
  他们五天前便已收拾好一切,离开长安,迁都蜀中。
  朝中所剩官员并不多,且都还是些小官,守城的兵力也所剩无几,更麻烦的是,驻守西北的兵力也被张戚给抽调去蜀中,那边如今只剩下两三万人还在跟突厥人等苦战。
  裴杼得知此事,直接将张戚骂得狗血淋头。他也顾不得高兴占领长安城,先一步让张茂行带几万人马去西北那边收拾烂摊子去。
  这都是什么事儿啊?
  第156章 接人
  赵弘间那狗东西走便走了, 还将军需带走了大半。
  本来这些突厥人、回鹘人就已经被激怒,赵弘间一走,他们更反扑得厉害。但赵弘间不在意, 他似乎也料定了西北一带的百姓不会眼睁睁看着外族人入侵,跑得那叫一个干脆, 甚至还冠冕堂皇地打着“勤王保驾”的名头,好似自己有多忠心一般。
  为了给他收拾烂摊子,西北剩下的守军日夜无休, 全力抵抗突厥人。后来连西北当地的百姓也应招入伍,开始学着上阵杀敌, 粮草所剩无几, 兵器也充裕,委实过得艰难。若不是有燕州兵跟西骨族等部落的帮衬,必定要出大乱子。
  这段时间,西北自上而下都在骂赵弘间。若是吐沫星子可以淹死人, 赵弘间早就死千万次了。
  可惜这家伙早已经跑得无影无踪,骂得再凶他也听不见。就在西北已经快要撑不住的时候, 张茂行带着数万精兵及时赶至,干脆利落地将这批突厥人给赶出了国境。
  西北驻军头一次见到装备如此精良的军队。朝廷每年给西北这边的援助也挺多的, 但真没办法让每个人都配备盔甲和战马。原来这才是幽州军的战斗力,那朝廷输得也不冤枉。
  虽然敌人被驱逐出去了, 但部分西北军不免对幽州军心存警惕。其实西北军如今的处境尴尬得很,朝廷迁都了,长安城被占了, 他们也不知道何去何从。
  跟幽州对上显然不是上策,但他们好歹还顶着梁国军的名头,就这样倒戈也太没骨气。
  但好在那群幽州军压根没工夫在意他们是何想法, 将突厥人赶出去后乘胜追击,准备一鼓作气攻进对方老巢。
  张茂行等从长安一路赶至西北,许多攻城打仗的大物件都没能带上,只能用西北军营里现成的。
  东西刚到手便察觉到了差距,这玩意儿跟幽州新制的攻城器具相比,实在是不能看!
  西北军小将们也察觉到了张茂行跟贺辽的嫌弃,他们压下了窘迫,强行将锅甩给赵弘间:“都怪赵弘间,那家伙临走前带走了不少东西,只剩下这些年久失修的老物件,如今一时找不到更好的,还请诸位凑合着用吧。”
  似乎这样解释一番,就能化解眼前的窘境。
  张茂行他们也没再说话,只是有什么就用什么。
  突厥人本来以为自己主动撤离后,这件事就到此为止了,不想那群中原人竟然得寸进尺,还追着打到他们部落里。若是寻常的汉人也就罢了,大不了来个瓮中捉鳖,还怕打不赢他们?可这次不一样,这群汉人训练有素,配备精良,动作还十分敏捷,杀起人来手起刀落,简直不讲道理。
  他们何曾吃过这样的亏?不仅挨了一顿揍,抢回来的东西重新吐了出去,甚至,连自家的东西都被夺走不少。
  被打回去的突厥人叫嚣着要给梁国还有那个新皇帝好看,但也仅限于口头上的宣泄,根本不敢有进一步的动作,生怕踏过边境后还要挨更多的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