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写小说养家 第164节(3 / 4)
“带着哩!这怎么能忘, 能省下一百五十文哩!你打算用这优惠券买什么呀?”
“嘿嘿.....我听说御街的王氏染红胭脂铺子也是合作店铺,可以用优惠券抵扣的, 不如,咱们用这优惠券去买他家新出的白茉莉菡萏香粉吧!”
“好啊!”
“同去!同去!”
“嘿嘿,我也去。”
......
是的, 你没听错, 这就是端午期间的汴京城。
到处都是和书友优惠券有关的话题,家家户户都在考虑怎么使用手中的优惠券。
为了回馈忠实读者,杨蔓娘提前二十天便在朱雀门小报发布了举办书友大会的消息。
并且,在五月初三这一日, 在外城附近的同乐园举办了端午书友大会, 杨蔓娘联合朱雀门小报以及汴京的二十一家各色铺子,发布了签到抽书友优惠券活动。
把现代网站的每日签到活动引入了书友大会。
这个活动一经发布,便吸引了不少人。整个汴京的端午都变得不一样了, 往年端午汴京人的注意力都赛龙舟上,如今倒好,不光买了话本儿的小娘子小郎君们来书友大会签到,畅谈看话本儿的感受,交友,领取优惠券。
而且,这样文雅且能体面省钱的活动,还吸引了许多官宦人家的妇人们,就连那些端午期间休沐的年轻六部朝官们,也纷纷放下了架子,兴致勃勃的加入了签到。
甚至,还有许多外地书友,也为此慕名赶来。
可以说,杨蔓娘这个书友大会,以一己之力,把汴京的端午都带跑偏了。
不说那些抽到优惠券的妇人,回去如何的跟周围人炫耀,惹的邻里众人羡慕。也不提书友大会上,同好的书友们畅所欲言,大家广交朋友。
单单是在鲜花盛开的同乐园里,召开这规模盛大且别开生面的书友聚会,就是大宋开天辟地头一遭,为以后的无数次书友聚会开了先河。让无数来汴京的外地书友都终生难忘,即使后来回到家乡也反复跟人提及。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此刻的汴京人,还都沉浸在购物的喜悦里。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从五月初三书友会结束之后,短短三天的时间,大半个汴京城的男女老少都喜气洋洋,争先恐后的拿着优惠券去指定合作的铺子里买东西。
这不,保康门街上,江氏秘制粽子店外便热火朝天。
人头攒动,来买粽子的客人就排了十几丈长,喜的铺子掌柜田六儿见牙不见眼。
不远处的巷子口儿,两个十三四岁,模样儿相仿,且都穿着碧绿彩衣,打着柳条伞,手腕上带着五毒丝线的小娘子。
手拉手一路小跑儿,停在粽子店旁。
年纪略小一些的圆圆脸小娘子,攥着手中的一张绿色的优惠券,望着排队的人群,语气踟蹰的跟旁边的年长些的小娘子低语:
“阿姊......是这一家吧!”
“应该就是这家。”
年长一些的小娘子显然识字,抬头看了看招牌,一脸笃定:
“前儿个书友大会上,朱会长说了,如今汴京城一共有二十一家合作店铺可以用书有优惠券的。你看!他家门口拉了红绸子,上面写了朱雀门小报合作店铺的牌子哩!” ↑返回顶部↑
“嘿嘿.....我听说御街的王氏染红胭脂铺子也是合作店铺,可以用优惠券抵扣的, 不如,咱们用这优惠券去买他家新出的白茉莉菡萏香粉吧!”
“好啊!”
“同去!同去!”
“嘿嘿,我也去。”
......
是的, 你没听错, 这就是端午期间的汴京城。
到处都是和书友优惠券有关的话题,家家户户都在考虑怎么使用手中的优惠券。
为了回馈忠实读者,杨蔓娘提前二十天便在朱雀门小报发布了举办书友大会的消息。
并且,在五月初三这一日, 在外城附近的同乐园举办了端午书友大会, 杨蔓娘联合朱雀门小报以及汴京的二十一家各色铺子,发布了签到抽书友优惠券活动。
把现代网站的每日签到活动引入了书友大会。
这个活动一经发布,便吸引了不少人。整个汴京的端午都变得不一样了, 往年端午汴京人的注意力都赛龙舟上,如今倒好,不光买了话本儿的小娘子小郎君们来书友大会签到,畅谈看话本儿的感受,交友,领取优惠券。
而且,这样文雅且能体面省钱的活动,还吸引了许多官宦人家的妇人们,就连那些端午期间休沐的年轻六部朝官们,也纷纷放下了架子,兴致勃勃的加入了签到。
甚至,还有许多外地书友,也为此慕名赶来。
可以说,杨蔓娘这个书友大会,以一己之力,把汴京的端午都带跑偏了。
不说那些抽到优惠券的妇人,回去如何的跟周围人炫耀,惹的邻里众人羡慕。也不提书友大会上,同好的书友们畅所欲言,大家广交朋友。
单单是在鲜花盛开的同乐园里,召开这规模盛大且别开生面的书友聚会,就是大宋开天辟地头一遭,为以后的无数次书友聚会开了先河。让无数来汴京的外地书友都终生难忘,即使后来回到家乡也反复跟人提及。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此刻的汴京人,还都沉浸在购物的喜悦里。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从五月初三书友会结束之后,短短三天的时间,大半个汴京城的男女老少都喜气洋洋,争先恐后的拿着优惠券去指定合作的铺子里买东西。
这不,保康门街上,江氏秘制粽子店外便热火朝天。
人头攒动,来买粽子的客人就排了十几丈长,喜的铺子掌柜田六儿见牙不见眼。
不远处的巷子口儿,两个十三四岁,模样儿相仿,且都穿着碧绿彩衣,打着柳条伞,手腕上带着五毒丝线的小娘子。
手拉手一路小跑儿,停在粽子店旁。
年纪略小一些的圆圆脸小娘子,攥着手中的一张绿色的优惠券,望着排队的人群,语气踟蹰的跟旁边的年长些的小娘子低语:
“阿姊......是这一家吧!”
“应该就是这家。”
年长一些的小娘子显然识字,抬头看了看招牌,一脸笃定:
“前儿个书友大会上,朱会长说了,如今汴京城一共有二十一家合作店铺可以用书有优惠券的。你看!他家门口拉了红绸子,上面写了朱雀门小报合作店铺的牌子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