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2 / 5)
今天丑事败露,一切都将成为镜花水月,他岂能甘心。
所以他无论如何都要杀死魏国公等人。
可惜,天不遂人愿。
就在门窗眼看着烧起来的时候,小王爷梁锦暄和田尚书两人带着大队人马冲进来。
一个时辰前。
久未发出声响的登闻鼓忽然响起来。
且鼓声极为密集。
大周朝子民如果遭到特别严重的冤屈可以敲响登闻鼓直达天听。
不过这登闻鼓可不是随便敲的,如果事后调查清楚,有人报假案,至少要打一百鞭子,还要充军发配。
是以,那些明明受到冤屈可又拿不出实证的受害人,也不敢轻易敲鼓。
今天登闻鼓忽然响起,皇上立刻命负责人前去审理。
不到一炷香的时间,负责人便回复皇上,案件所涉人员太过尊贵,只能由皇上亲自审理。
报案之人是一位告老还乡的七品知县。
他要告的人正是当今皇上的第四二个儿子。
四王爷。
原来他的孙子长得极为俊美,被四王爷招为幕僚。
可是三个月前跟四王爷去了四王府就再也没出来。
一家人找了三个月。
今天早晨才听到消息,已经被四王爷害死了。
且有人证物证。
他先告到大理寺,话都没说就被人赶出来了。
实在无法,才想起登闻鼓。
不光老知县难以相信,皇上更加难以相信。
可是人证物证摆在面前,他又不得不相信。
到底是自己亲儿子,就算犯了错,还是想护一护的。
尤其害死人命这种事,传出去可不光儿子一个人丢脸,他这个父皇也跟着丢脸。
可是老知县受不住失去孙子的痛苦,忽然撞向殿里的柱子,人当场晕死过去。
皇上没办法,咬牙命田尚书去四王府调查。
梁锦暄是瞒着皇上赶过来的。
他并没有圣命。 ↑返回顶部↑
所以他无论如何都要杀死魏国公等人。
可惜,天不遂人愿。
就在门窗眼看着烧起来的时候,小王爷梁锦暄和田尚书两人带着大队人马冲进来。
一个时辰前。
久未发出声响的登闻鼓忽然响起来。
且鼓声极为密集。
大周朝子民如果遭到特别严重的冤屈可以敲响登闻鼓直达天听。
不过这登闻鼓可不是随便敲的,如果事后调查清楚,有人报假案,至少要打一百鞭子,还要充军发配。
是以,那些明明受到冤屈可又拿不出实证的受害人,也不敢轻易敲鼓。
今天登闻鼓忽然响起,皇上立刻命负责人前去审理。
不到一炷香的时间,负责人便回复皇上,案件所涉人员太过尊贵,只能由皇上亲自审理。
报案之人是一位告老还乡的七品知县。
他要告的人正是当今皇上的第四二个儿子。
四王爷。
原来他的孙子长得极为俊美,被四王爷招为幕僚。
可是三个月前跟四王爷去了四王府就再也没出来。
一家人找了三个月。
今天早晨才听到消息,已经被四王爷害死了。
且有人证物证。
他先告到大理寺,话都没说就被人赶出来了。
实在无法,才想起登闻鼓。
不光老知县难以相信,皇上更加难以相信。
可是人证物证摆在面前,他又不得不相信。
到底是自己亲儿子,就算犯了错,还是想护一护的。
尤其害死人命这种事,传出去可不光儿子一个人丢脸,他这个父皇也跟着丢脸。
可是老知县受不住失去孙子的痛苦,忽然撞向殿里的柱子,人当场晕死过去。
皇上没办法,咬牙命田尚书去四王府调查。
梁锦暄是瞒着皇上赶过来的。
他并没有圣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