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再加上,欧洲人仍以小麦、黑麦、大麦为主食,玉米被视为“穷人的食物”或牲畜饲料。
  市场需求有限,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就不高。
  最关键的是。
  自打玉米被引入欧洲后,就遭受了本地病虫害(如玉米螟)的侵袭,美洲原生的抗病特性在欧洲环境中却失去了作用。
  病虫害是导致玉米减产的罪魁祸首。
  后来,马铃薯在欧洲广泛传播。
  其耐寒、高产且适应贫瘠土地的优点,生生挤压了玉米的种植空间。
  但,从甘明兰这个后世人的角度来看。
  玉米的用途,不要太广了!
  当粮食。
  它晒干后在通风干燥的粮仓中放两三年都没问题,比容易发芽的土豆更耐储存。
  玉米未成熟的时候,就可以吃新鲜的玉米棒子,吃辣椒炒玉米粒。
  成熟的玉米晒干。
  磨成玉米粉就是粮。
  粗粮也是粮!
  不仅人可以吃,还可以喂养家禽和牲畜。
  只要工业技术能跟上,玉米还可以榨油做玉米糖浆。
  就连看似最没用的玉米杆子,青的都能用当牲畜饲料,干的还能当柴烧。
  玉米,浑身上下都是宝。
  在国内大部分百姓能吃饱肚子的前提下,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种个三两亩。
  鸡鸭鹅猪,一年下来,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关于西红柿。
  传到关西这地界儿来,算它倒霉。
  因为关西不仅风沙大,果树还相当多!
  每年的防沙带造林计划中,种下去的果树就占了大半。
  其中,又以苹果树为最。
  这里的苹果个头不大,皮略厚,削皮后果肉的口感又甜又脆,果味儿十分浓郁。
  秋日下树,放地窖里可以存上小半年。
  其耐储性成了水果贩子们来关西采买的首选。
  关西不仅是苹果香甜,几乎所有的水果味道都不差。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