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1 / 4)
照她的意思,如果从安西通往关西的沥青路全衔接上,横跨整个西域的行程最少能节约一半时间。
一半时间,是啥概念?
对那些洋商来说,时间就是金钱。
再加之各卫所驻军沿路把守,安全感拉满。
不比那茫茫大海海贸强得多?
镇国大将军各种规划,各种分析,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安西建设,刻不容缓!
不但要建,还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
可整个西域算上驻军和所有移民,人口还不到三百万,靠他们完成这个大工程不知要猴年马月去了。
她提议,安西都护府与各布政司合作。
怎么个合作法呢?
就是各布政司每派出一位,年龄在十六到三十岁的劳力(男女不限),安西都护府除了给这些劳动力正常的工钱外,每年还给该布政司八两银的派遣费。
白给的。
只要这些劳动力留在安西,年年都有得拿!
这是雍泰朝的古人们,知晓古今都从未听过的一种合作模式。
朝廷上,还为此争论了好几天。
他们争论的内容,很快就传遍了商都的大街小巷。
商都的百姓,震惊。
大大的震惊!
“朝廷吵了这么多天,到底能不能同意?”
“咱也不懂这个劳务派遣是啥意思,快来个懂行的兄弟给咱解释解释。”
“这个我听我那姨母家在宫里当差的表兄说,派遣的意思就是把人派去安西的干活,但去的人户籍还在家里,不迁户,不移民!”
“这么说咱就明白了,但咱们这些大老爷们去搬砖也就罢了,妇人去了能做甚?男女不限,是我知道的那个意思吧?”
“织布,人家安西计划要在三年内建三十个,棉布、羊毛线、丝绸织坊。
我们现在穿的这些棉布衣,十匹棉布里就有八匹是关西织坊里织的。
据我所知,那些织坊里的女工挣的一点不比男人少。”
“那感情好啊!夫唱妇随,男的去工地搬砖,媳妇子的进织坊织布,孩子们留在祖父们跟前尽孝,你们算算这个收入可观不可观?”
“还别说,这么一算是真不少!在关西搬砖一天能挣两百文!织布要也能挣这么多,夫妻一天就是四百文,一个月十二两,干满一年就是......就是一百四十四两!”
“想啥美事呢,不是你这么算的,西域那地界儿一年有四五个月的冰天雪地,室外能做工的时间也就大半年吧。不知道织坊里是个啥情况!”
“那也不少了,夫妻两人大半年挣上一百两!就咱这些人,没点祖传下来的手艺,在哪里能挣来这些?趁着年轻,出去干个三五年,啥啥都够了!”
“唉哟,还别说,只要朝廷同意,我第一个报名去安西!我还年轻,我什么脏活累活儿能都干,我要去安西挣大钱回来娶媳妇儿......” ↑返回顶部↑
一半时间,是啥概念?
对那些洋商来说,时间就是金钱。
再加之各卫所驻军沿路把守,安全感拉满。
不比那茫茫大海海贸强得多?
镇国大将军各种规划,各种分析,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安西建设,刻不容缓!
不但要建,还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
可整个西域算上驻军和所有移民,人口还不到三百万,靠他们完成这个大工程不知要猴年马月去了。
她提议,安西都护府与各布政司合作。
怎么个合作法呢?
就是各布政司每派出一位,年龄在十六到三十岁的劳力(男女不限),安西都护府除了给这些劳动力正常的工钱外,每年还给该布政司八两银的派遣费。
白给的。
只要这些劳动力留在安西,年年都有得拿!
这是雍泰朝的古人们,知晓古今都从未听过的一种合作模式。
朝廷上,还为此争论了好几天。
他们争论的内容,很快就传遍了商都的大街小巷。
商都的百姓,震惊。
大大的震惊!
“朝廷吵了这么多天,到底能不能同意?”
“咱也不懂这个劳务派遣是啥意思,快来个懂行的兄弟给咱解释解释。”
“这个我听我那姨母家在宫里当差的表兄说,派遣的意思就是把人派去安西的干活,但去的人户籍还在家里,不迁户,不移民!”
“这么说咱就明白了,但咱们这些大老爷们去搬砖也就罢了,妇人去了能做甚?男女不限,是我知道的那个意思吧?”
“织布,人家安西计划要在三年内建三十个,棉布、羊毛线、丝绸织坊。
我们现在穿的这些棉布衣,十匹棉布里就有八匹是关西织坊里织的。
据我所知,那些织坊里的女工挣的一点不比男人少。”
“那感情好啊!夫唱妇随,男的去工地搬砖,媳妇子的进织坊织布,孩子们留在祖父们跟前尽孝,你们算算这个收入可观不可观?”
“还别说,这么一算是真不少!在关西搬砖一天能挣两百文!织布要也能挣这么多,夫妻一天就是四百文,一个月十二两,干满一年就是......就是一百四十四两!”
“想啥美事呢,不是你这么算的,西域那地界儿一年有四五个月的冰天雪地,室外能做工的时间也就大半年吧。不知道织坊里是个啥情况!”
“那也不少了,夫妻两人大半年挣上一百两!就咱这些人,没点祖传下来的手艺,在哪里能挣来这些?趁着年轻,出去干个三五年,啥啥都够了!”
“唉哟,还别说,只要朝廷同意,我第一个报名去安西!我还年轻,我什么脏活累活儿能都干,我要去安西挣大钱回来娶媳妇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