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凶悍小夫郎 第140节(3 / 4)
岭北和尉石县都算穷县,冰食花样不如京都多,严少煊听付云岚说起京都的酥山,感觉比他穿越前的冰淇淋也不差多少了。
正好他会做的冰食也多,所以入夏后迫不及待拿出了筹谋已久的冰淇凌、冰沙、冰奶茶、双皮奶……
前几月进城卖野菜、野果的农户越发多了,他隔三岔五地去集市搜罗时鲜果子,做了各种果酱,还托振武镖局帮忙从外头运了些岭北没有的鲜果过,这会儿正好用上,鱼跃阁的食客们大饱口福。
酸酸可口的葡萄冰沙、口感清新的荔枝冰酿、入口即化的奶油冰淇凌……,各种口味的果子冰沙、冰淇凌糯米糍、鲜果冰酿、鲜果奶茶,每一样都各有风味,让吃腻了乳酪酥山的公子小姐们惊喜万分。
鱼跃阁些冰食一经推出,便备受追捧,就连先前跟在沈、乌、徐三家后头和严少煊他们作对的一些人,也偷偷摸摸地遣人来买。
鱼跃阁的生意更上一层楼,蜜饴斋和霜果阁却一落千丈,这两月生意是每况愈下,食客全被鱼跃阁抢滚了。
如今这两个点心铺门庭冷落,正像鱼跃阁刚开张那会儿,一整日都等不到几个食客,大堂里头空落落的。
任他们招揽多少点心师傅,怎么折价引诱,怎么仿造鱼跃阁的点心也无济于事。
经常来福云巷买点心的,多是不差钱的主儿,旁的点心铺仿制出来的西即便与鱼跃阁的再像,口味上也有区别,食客们宁肯多花些银子去鱼跃阁买,也不肯买蜜饴斋和霜果阁的冒牌货。
严少煊也不客气,特意做了几样便宜的点心出来,不为挣钱,就为挤兑蜜饴斋和霜果阁。
岭北的百姓本就颇为追捧他这位县令夫郎,原先买不起便不说了,如今咬咬牙便能买两样了,自然要来捧场。
鱼跃阁生意太好,带着晏小鱼新开的武馆也挣了一笔钱。
*
晏小鱼的武馆叫‘晏氏武馆’,是上月开张的。
她去年同严少煊学武时听严少煊说了一嘴,便起了开武馆的心思,后头练武一直很努力,就为有一日,能自个儿开武馆。
可惜岭北愿意送自家孩子去姑娘家开的武馆习武的少,晏小鱼怕武馆开起来接不到生意,一直不好意思同家里人说。
其实严少煊和晏小鱼都知道她的心思,也一直在为她想法子,上月鱼跃阁的食客抱怨家里的小厮不会办事,买去的冰糕都化了时,严少煊心里一动,陡然有了主意。
天气炎热,好些食客不愿出门,又馋那一口冰食,便会遣自家的小厮丫鬟或是外头跑腿的替他们买。
可仆役跑腿使得上驴车、马车的少,买去冰食化了的情况十分常见,食客们都希望鱼跃阁能帮忙送。严少煊一琢磨,武馆虽说主要是教人习武、替人护卫安全的,但帮着送些货也不是不能做。
鱼跃阁的食客多是女子、哥儿,请女子、哥儿来帮忙送点心,岂不正好?
点心易碎易化,女子、哥儿比汉子心细,又爱洁净,雇她们来送,想来上洒落融化的情况能改善许多,食客吃着也放心。
严少煊和晏小鱼一商量,都觉得这主意不错,晏小鱼也不嫌送点心的活计琐碎,欢欢喜喜地应了。
晏氏武馆就这样开了起来。
虽暂时只会有帮鱼跃阁送货的生意,但毕竟是武馆,往后还是要接些教人习武、护卫人身的活计的,只有一个会武的可不成。
晏小鱼托牙人帮忙寻几个会武的哥儿、姐儿,可惜一直没寻到。最后只得请关修德帮忙,同她去善堂挑了些力气大、根骨好的,准备自个儿教。
一共挑了十个人出来,哥儿、姐儿各五个。都是小小年纪就被爹娘抛弃,自小在善堂长大的。
些少年长到十二岁便开始为善堂干活儿,做的都是些粗使活计,黑干活儿还没银子。未曾想自己还有当上武师的一日,各个都喜不自胜,十分珍惜这机会。
武馆开张前跟着晏小鱼练了半月的武,临开张前几日,又送到鱼跃阁同付云岚学点心的保存法子、运输注意事项,还有给客人送点心的规矩,都用了十二分的努力,表现很是不错。
严少煊让她阿姐给武馆的人订两身衣裳,绣上晏氏武馆的名字,这样送货时还能宣传一下她们武行。
结果十分让人惊喜。 ↑返回顶部↑
正好他会做的冰食也多,所以入夏后迫不及待拿出了筹谋已久的冰淇凌、冰沙、冰奶茶、双皮奶……
前几月进城卖野菜、野果的农户越发多了,他隔三岔五地去集市搜罗时鲜果子,做了各种果酱,还托振武镖局帮忙从外头运了些岭北没有的鲜果过,这会儿正好用上,鱼跃阁的食客们大饱口福。
酸酸可口的葡萄冰沙、口感清新的荔枝冰酿、入口即化的奶油冰淇凌……,各种口味的果子冰沙、冰淇凌糯米糍、鲜果冰酿、鲜果奶茶,每一样都各有风味,让吃腻了乳酪酥山的公子小姐们惊喜万分。
鱼跃阁些冰食一经推出,便备受追捧,就连先前跟在沈、乌、徐三家后头和严少煊他们作对的一些人,也偷偷摸摸地遣人来买。
鱼跃阁的生意更上一层楼,蜜饴斋和霜果阁却一落千丈,这两月生意是每况愈下,食客全被鱼跃阁抢滚了。
如今这两个点心铺门庭冷落,正像鱼跃阁刚开张那会儿,一整日都等不到几个食客,大堂里头空落落的。
任他们招揽多少点心师傅,怎么折价引诱,怎么仿造鱼跃阁的点心也无济于事。
经常来福云巷买点心的,多是不差钱的主儿,旁的点心铺仿制出来的西即便与鱼跃阁的再像,口味上也有区别,食客们宁肯多花些银子去鱼跃阁买,也不肯买蜜饴斋和霜果阁的冒牌货。
严少煊也不客气,特意做了几样便宜的点心出来,不为挣钱,就为挤兑蜜饴斋和霜果阁。
岭北的百姓本就颇为追捧他这位县令夫郎,原先买不起便不说了,如今咬咬牙便能买两样了,自然要来捧场。
鱼跃阁生意太好,带着晏小鱼新开的武馆也挣了一笔钱。
*
晏小鱼的武馆叫‘晏氏武馆’,是上月开张的。
她去年同严少煊学武时听严少煊说了一嘴,便起了开武馆的心思,后头练武一直很努力,就为有一日,能自个儿开武馆。
可惜岭北愿意送自家孩子去姑娘家开的武馆习武的少,晏小鱼怕武馆开起来接不到生意,一直不好意思同家里人说。
其实严少煊和晏小鱼都知道她的心思,也一直在为她想法子,上月鱼跃阁的食客抱怨家里的小厮不会办事,买去的冰糕都化了时,严少煊心里一动,陡然有了主意。
天气炎热,好些食客不愿出门,又馋那一口冰食,便会遣自家的小厮丫鬟或是外头跑腿的替他们买。
可仆役跑腿使得上驴车、马车的少,买去冰食化了的情况十分常见,食客们都希望鱼跃阁能帮忙送。严少煊一琢磨,武馆虽说主要是教人习武、替人护卫安全的,但帮着送些货也不是不能做。
鱼跃阁的食客多是女子、哥儿,请女子、哥儿来帮忙送点心,岂不正好?
点心易碎易化,女子、哥儿比汉子心细,又爱洁净,雇她们来送,想来上洒落融化的情况能改善许多,食客吃着也放心。
严少煊和晏小鱼一商量,都觉得这主意不错,晏小鱼也不嫌送点心的活计琐碎,欢欢喜喜地应了。
晏氏武馆就这样开了起来。
虽暂时只会有帮鱼跃阁送货的生意,但毕竟是武馆,往后还是要接些教人习武、护卫人身的活计的,只有一个会武的可不成。
晏小鱼托牙人帮忙寻几个会武的哥儿、姐儿,可惜一直没寻到。最后只得请关修德帮忙,同她去善堂挑了些力气大、根骨好的,准备自个儿教。
一共挑了十个人出来,哥儿、姐儿各五个。都是小小年纪就被爹娘抛弃,自小在善堂长大的。
些少年长到十二岁便开始为善堂干活儿,做的都是些粗使活计,黑干活儿还没银子。未曾想自己还有当上武师的一日,各个都喜不自胜,十分珍惜这机会。
武馆开张前跟着晏小鱼练了半月的武,临开张前几日,又送到鱼跃阁同付云岚学点心的保存法子、运输注意事项,还有给客人送点心的规矩,都用了十二分的努力,表现很是不错。
严少煊让她阿姐给武馆的人订两身衣裳,绣上晏氏武馆的名字,这样送货时还能宣传一下她们武行。
结果十分让人惊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