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凶悍小夫郎 第133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明家老太太的生辰宴和县学学子们的诗会,原是他们十拿九稳的买卖,蜜饴斋和霜果阁上月便开始准备了。
  未曾想鱼跃阁异军突起,不仅抢了生意,还利用这两场宴会名扬岭北,将蜜饴斋和霜果阁的风头都盖了过去。
  如今,岭北哪个大户人家,宴会时若不能摆出个奶油蛋糕,都觉得面上无光。各家的年轻人小聚,也都爱往鱼跃阁跑。
  就连城外那位置荒僻,生意冷清的瑶水山庄,如今也被鱼跃阁盘活了。
  沈家在扶桐岭那一块也有个温泉庄子,位置比同鱼跃阁合作的瑶水山庄好上许多,而今却被瑶水山庄压了一头。
  沈夫人恼恨不已:“鱼跃阁这是踩在们头上往上爬!”
  明明他们自己先出招,没想到偷鸡不成蚀把米,非但没能压制住鱼跃阁,反倒被人借了势。
  乌夫人几句话被大做文章,如今外头人的提起蜜饴斋和霜果阁,便要带上鱼跃阁。
  ——“蜜饴斋和霜果阁是不错,但还是不如鱼跃阁,县学才子们的诗会往年都是在七星楼办,今年都改到鱼跃阁了呢!”
  沈夫人实在是坐不住了。
  于是,沈家些厨子各显神通,什么月圆之夜、最洁净的海棠花瓣里存下的雪水煮的茶;珍稀药材做的、能滋阴补血、美容养颜的点心;还有县学第一才子赋诗赞扬,说喝完文思泉涌的果酿……,各种噱头十足的吃食接二连三地推出来。
  还将鱼跃阁的泡芙和曲奇酥饼都仿制出来了。
  严少煊也不惯着,蜜饴斋和霜果阁些糕点他尝一遍便能猜出大致用料,两三日便能仿制出口味差不离的西。
  不过些老师傅到底脚艺扎实,做出的点心不光味道好,外形也格外精致。他们雕花、调色的脚艺,严少煊这野路子还真比不过。
  但也不妨事儿,人家雕花描叶,他捏鱼画猫,虽然外形不如人家的精细,但也别具风格。
  相差无二的口味再稍加改良,比原版更受欢迎,与蜜饴斋和霜果阁斗了一个月,未曾落过下风。
  三家点心铺斗智斗勇,倒是给福云巷添了许多热闹。
  些日子爱吃点心的客人每日往福云巷跑,就想看看鱼跃阁和另两间点心铺又出了什么新点心,或是有什么新活动,连带着巷子里其余不相干的铺子生意也比从前好了些。
  *
  另一头,岭北县衙第一次给百姓借粮种,严少成第一回班春劝农,因准备充足,考虑得周到,倒也十分顺利。
  劝课农桑是县令最重要的职责之一,春耕秋收对于靠田地过活的农户们来说也是最紧要的事儿。
  春耕开始前,严少成便让里正们组织人脚,疏通沟渠、修建水车,解决水源问题。
  知道农户们日子艰难,他不止准备了粮种,还在县衙添置了一批农具、耕牛,春耕时借与百姓使用。
  春耕期间,严少成亲自带着人去城外的村庄滚动,帮着协调调度。
  往年春耕农户们都要累得脱一层皮,今年倒是意外的轻松。
  去年还在发愁没存下粮种的农户,今年都在县衙借到了粮种。好些因为家里有劳力参与修路,还拿了工钱,春耕时不至于饿着肚子干活儿。
  官府派了官差来巡视,往年仗势欺人,霸着水源不给旁人用的地主富户们,今年可老实多了。
  官差们还牵了耕牛过,虽然分摊下来,每户都用不了多久,但也比原先轻松。
  春耕过后,岭北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县衙稍微空闲了一点儿,严少成积攒了一个多月的旬假,终于可以休息了。
  *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