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那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水波荡漾:“秦医生,不如就你呗!”
  一眼万年,目光连成线。
  秦风垂首清了清嗓子,看似以手背遮挡出严肃、嘴边的笑却既无奈又宠溺。
  想一口咬在大宝贝的耳朵上,让他尖叫。
  但更想把他揉进骨血,再不分离。
  说了假分手,又怎会真分手呢。
  会议室内,窃窃私语永不停止:
  “你猜周强去哪了?”
  “嘘,现在还敢提这名字?”
  第128章
  一个月前, 京城,正是初夏。
  刚回到国内的秦风,向面前几位慈祥长者侃侃而谈:
  “……必不可少的就是来自于产业生态协同。比如’生物科研-医养’联动:可就地开展老龄化与疾病预防研究、健康监测设备、算法的验证;以及it-智能康养, 可为社区开发的健康管理app、环境控制系统、智能家居、远程协作平台, 本身就是可对外输出的产品和技术方案。
  但这些资源目前都集中在东部, 比如已建设好的滨洋市湖滨休闲智能社区、还有……等。”
  “既然东部已有先行的模式,若依赖虚拟网络和实体交通, 在西部并非无法实现。”
  “第一步, 通过地产行业,构建非地域依赖企业飞地、与候鸟式养老社区;所构建好的社区即是一个点,多点组成一小时医疗圈的整体网络……”
  “……第一阶段建设, 将以‘税收共享式东西双城联动、东带西上’收尾。”
  其中有位长者提出疑问:“从本行业立足点出发, 五大行业协同共进, 最终改善西部整体环境。小秦,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秦风又说:
  “我曾有幸在那片广袤土地上亲身体会过。一些看起来不太理智的选择, 并非仅仅由于迷信的落后,例如那位12岁山区男孩, 因母亲的死亡、父亲的远门,未能得到有效引导而自暴自弃……归根结底还是资源的稀缺。”
  “更早之前, 当我看到那名17岁的残障少年时, 我考虑的是以资本、技术给予帮助, 却不曾平视苦难中的真正需求……”
  “医学是一门统计科学。我从小习惯了这种思维定势,也曾以俯视之姿, 思索和解决问题。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还有多少非典型例子?”
  ——没有这些人和苦难,让他去“看见”,就不会有“为民立命”的想法。
  秦风继续说:“改革的本质, 是阶层的相互看见。我的目标是让资源追随人,而非让人跟着资源走。系统应该做得到这样去动态调配。”
  “但在这发展初期,零和博弈是无法真正调配资源,特别是在阶级固化阶段……”
  又一位老人举手打断:“据我所知,小秦,你也是既得利益者中的一员?”
  “我承认这一点。若我是那名12岁山区孩童,我考虑的也只会是活着。我从资源丰富之处出身,更体会到要动资本蛋糕有多难。”
  有位老人笑眯眯:“小秦,你想要什么?”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
  秦风垂目,诚恳言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