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们不是有一句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吗?为什么要同归于尽,这种价值观的传递会不会对孩子有影响?】
  【来了,来了,我就知道有人看到结局后会这样子想,你觉得好死不如赖活着,可他们明明在自己的世界生活的好好的,虽然有各方面的烦恼,但是不会每日面临生死挑战,没有停歇,一睁眼就会进入新的游戏场景,跟新的npc重新斗智斗勇,争取活命的机会。
  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说,游戏的策划者就相当于人贩子,他把大家拐卖到他的世界里,让大家配合他的游戏规则,跟他一起玩耍,供他逗乐,这跟人贩子把人拐卖到大山,卖给那些人当媳妇,给人家生孩子,当牛做马有什么区别?
  他们和策划者同归于尽,那也跟那些被拐卖的人一样,也是在想方设法逃离那个世界,假如不能活着回去,那么他们也不想再被人擎肘,成为策划者手中的玩物。
  最后的立意是告诉我们要勇于去反抗所有的不公,而且最后一幕,所有人在教室里面相视一笑的那一幕,你难道没有看到吗?这是个开放性的结局,我觉得他们并没有死,只是获得了重生的机会,回到了学生时期去弥补自己的遗憾。】
  随着对结局讨论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觉得自己没看明白,又返回去重新看了一遍,这就导致这部剧的热度在播出后,一直居高不下。
  一般剧播完以后,新剧一上大家的注意力就会被转移。
  像这样剧播完以后,热度跟剧播的时候差不多的情况其实很少见,各大媒体想要采访苏子,想的心肝都在颤。
  但因为上一部剧带来的影响还在,他们也不敢使手段,只能老老实实的采访邀约。
  他们老实不搞事了,苏子也愿意配合。
  独家专访是别想了,但是让所有邀约者都聚集在一起来个联合采访还是可以的。
  还以为没戏的那些记者接到通知后高兴不已。
  连忙准备了很多问题。
  “苏导,我看网上都传您是因为自己弟弟参加高考的时候才有灵感写下的这部剧的剧本,这件事情属实吗?”
  “确实如此,在场的诸位也都经历过高考,知道在高考前各方面给学生的压力,学校,家里学生本身都会给自己制定规则,有些规则的背后是血与泪,而有些规则只是为了折磨人。”
  “现在学校特别卷,很多学校压缩学生的休息时间,吃饭时间,弄得很多孩子年纪轻轻就有了胃病,低血糖,贫血等毛病。”
  “他们的家长就算知道这样是不对的,可看到这样压榨出来的成绩摆在眼前,他们也会默认这样的规则,所谓的心疼只是奠定在这个孩子有用或者高分数的基础上。”
  “我其实还挺希望老师,学校,家长,社会能把属于孩子的童年还给他们。”
  在场很多记者都对苏子的话感同身受,他们也参加过高考,在高考之前也经历过一段非常折磨的时光。
  其中有一部分人已经为人父,为人母。
  不过他们虽然嘴上不承认,但他们也是属于那一部分看重孩子成绩的家长。
  现在不卷,出了社会就卷不动了。
  第456章 教育改革
  采访结束以后,这段采访也引起了很多人的讨论。
  大家分为正反两方,一部分人赞同将属于孩子的童年还给他们,脱离电子产品去接近大自然,去学习生活技能,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让成绩稳步提升。
  他们认为成绩好并不代表会做人。
  而另外一部分则是强烈反对这种说法,现在各种高学历的人才遍地走,就业竞争大。
  如果不更努力,成绩不够优秀,那么就会被别人挤下去,不卷,好的工作就不会轮到自己。
  寓教于乐等于玩物丧志。
  只有将所有的注意力和心神都放在学习上去,提高成绩,去提高自己学习的技能,未来才能在社会上站得更稳,学到更多的东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