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孝明的确是因中毒而亡。
  李汝萤心中残存的一丝希望就此湮灭。
  但旋即却又升腾起前所未有的坚定。
  -
  自金至简及俞皇后先后政变失败后,皇帝对于身边之人更加猜忌。
  为防止在太子与皇后相继身死之后,储君之位再度引起余下皇子们及其背后势力的纷争。
  在俞皇后死讯昭告天下的同时,皇帝力排众议,册立了淑妃姜贤贞为后。
  姜贤贞是新罗婢出身,母国新罗更是因金至简的叛乱而被皇帝发兵征讨,如今岌岌可危,已不能再成为其依仗。
  且姜贤贞年仅十九,尚无子息,在这之后,皇帝亦不会允其身怀龙嗣,便没有为其子夺位的可能。
  皇后之位被其占据,后宫其余嫔妃心中因对后位觊觎所萌生的歹念也便会由皇帝转移到对姜贤贞的嫉妒之上。
  与此同时,皇帝又令太子之位则暂时空置,宣布日后凭几名皇子的才干择贤而取。
  几名皇子分别被皇帝下放至州县为官,令他们如同普通官吏一般参与考课,最后凭其个人辖地的政绩民声择选为储君。
  皇帝诸子皆被分派各地,只掌民政而无财政、军队之权,身边亦派有皇帝亲信予以监视。
  一时间,朔安城中除却几名闲散的叔伯王爷,天潢贵胄竟只余下几任皇帝的公主们。
  而李汝萤因两次救驾,且又刻意在皇帝面前装作父慈女孝,备得皇帝信赖。
  在朝中官员的谏议之下,皇帝更是出于考量,以申鹤余为神霖军护军中尉,企图制约薛家,防止薛家军功膨胀,受人蛊惑,意图背主。
  含象殿御案前,皇帝看着站在身侧研磨的李汝萤,半是玩笑。
  “阿满,你有胆识谋略,两次救朕于危难,且又是朕这些子女中除你阿兄以外,对朕最为孝诚的孩子。
  “若你不是个女子,朕倒也可退于别宫,安心去做个逍遥的太上皇了。便不必受这一国繁杂政事的劳累喽。”
  李汝萤原本按耐住的心绪因着他的那一声“阿兄”而波涛骤起。
  原来他也知道,阿兄待他最为孝诚。
  她将有些发颤的手按藏于衣袖之下,抬手为皇帝斟了杯茶。
  语气轻浅。
  “阿兄睿智明断、选贤任能,更有远征浮黎的魄力,您当初为何不肯禅位于阿兄呢?”
  皇帝的笑容在唇角僵了一瞬,眨了眨眼,目光似有躲闪。
  “祯儿自是朕最属意的储君,只是却英年早逝。朕每每思及祯儿,总是心中忧痛以致夜难安寢,肝肠寸断。”
  此时皇帝的脸色已经很是悲痛,俨然痛失爱子的慈父。
  李汝萤视若未见。
  “您究竟是为阿兄英年早逝而夜难安寢,还是为阿兄死不瞑目而难以安寢呢?”
  皇帝面色一变。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