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接旨后,越修示意青松递给传旨太监一个荷包,“中贵人坐会儿,喝口茶?”
  “齐国公太客气了,只是小的还要去韦家传旨,不敢耽搁,还望公爷见谅。”
  越修也没再客套,让青松送其出了门。
  回到后院,凤清才开口问道:“兵部尚书我记得并未空缺啊?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越修沉默了片刻,只说了一句,“陈尚书是义父的心腹。”
  凤清略一思索,有点明白了,“陛下这是想要离间你和义父的关系?”
  越修不置可否,反问她,“你知道子琰要去寿春吗?”
  凤清还真不知道,她诧异地问道:“他不回京口吗?怎么会去寿春?”
  “子琰自己请缨的,岳父原本提议让他接替公维做禁军统领,被陛下婉拒了,陛下欲提拔丹凤门守卫常守为禁军统领。”
  “常守?就那个南渡时曾背着陛下上船的那个侍卫?”
  “嗯,陛下登基后,他被一路拔擢至丹凤门守卫,负责整个南宫的戍卫
  ,如今更是要连升三级成为禁军统领。”
  “三省长官没有人质疑吗?就任由陛下这样胡来?”
  “有啊,昨日甚至闹得有点不愉快,故而现在搁置了,子琰不想卷入这些权力争斗,所以自请去寿春。如今寿春百废待兴,陛下从建康的神策军又调了三万人马过去驻守,这也确实需要一个位高的将领去镇着,子琰的确是个好人选。”
  “那看来陛下是允准了,难怪要去韦家传旨,不知阿耶知道这个结果心里是何滋味儿?”
  听出凤清语气里的嘲讽,越修笑了,“怎么,你还在生岳父的气啊?”
  “能不生气吗,那么危急的时刻,他还要权衡利弊,我若是前线的将士,我得有多寒心啊!我一直以为他纵然沉迷于争权夺利,但还是会顾全大局的,看来我还是把他想得太好了。”
  越修揽过凤清,让她靠在自己腿上,伸手轻抚着她的青丝,柔声说道:“这个结果也不算差,子琰将来带着冯大娘子去往寿春,远离建康的波诡云谲,于他也是件好事。至于朝堂,陛下毕竟刚刚亲政,年轻气盛,想要培养自己的人手也情有可原,待他成熟些,行事想来会迂回许多。”
  “那你呢?如今他将你抬到这样高的位置,你和义父真的不会有影响吗?”
  越修低声地笑了,“是不是你们都以为义父是想要效仿魏武啊?”
  凤清一噎,这是能到明面上说的吗?
  只听越修继续道:“义父并非贪恋权势之人,他只是想在他的手上完成与世家分权的谋划,让寒门之子能有出头之日,毕竟,指望世家子上战场出生入死,那大梁早完了。我与他之间,他不会担忧我倒向陛下,他最担忧地其实是你!”
  凤清不由地微微起身,惊讶地指了指自己,“我?”
  越修点头,“他更担忧你会过多的影响我,让我倒向世家,义父明里暗里提醒过我几次了。”
  凤清喃喃道:“竟是如此,但义父从未在我面前表露过半分。义父真是好胸襟,的确令我意外。”
  用过午膳,两人去了韦家,凤藻和凤声也回来了,都在为韦圭的升迁欣喜。韦圭被封为征西大将军,关内侯,这可是韦家本朝以来第一个被封侯的,合府上下皆喜气洋洋。
  凤清和姐妹们一路到了正院,见着柳夫人,杨夫人和杜氏也在,正在说话。看见她们进来,柳夫人忙招手让她们坐下,又吩咐婢女上冰饮子,这会儿正热,消消暑气。
  凤清一边喝着冰饮子,一边问柳夫人,“阿娘,如今战事结束,二哥也回来了,他和阿舞的婚事是不是该办了啊?”
  原本韦圭和冯翾的婚礼定在五月下旬,因着当时战事吃紧,便将婚礼延后了。
  “我是想着还是下个月吧,七月流火,凉爽一些,现下暑气正盛,新妇的礼服又厚重,怕是要中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