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一首是早年先帝万寿宴上她夺魁的那首,第二首则是元妃省亲那日,她替贾宝玉做的那首《杏帘在望》。
  这是何意?林黛玉心中不解,又隐约有所觉察,她把信折好收起,只等着见面那日解惑。
  萧慎听说弟弟要设宴,来参宴的还有林家的姑娘,大笔一挥便给他批了好几日的假,还让内务府的人帮忙看着,不能让宴席出半点差错。
  宫里的人自然办得尽心尽力,京郊的燕回山上顺水摆了曲水流觞宴,搭建起了供女眷们休息的绣楼和男子们的马球场,场面盛大,热闹非凡。
  开宴前,林黛玉一身水红裙装,乌发簪金簪,明艳的打扮越发显得人清冷出尘,从绣楼前走过的时候,惹来无数姑娘们或是羡慕,或是欣赏喜爱的目光。
  王府的嬷嬷贴心地抬了小轿,一只到半山的亭子里,林黛玉看见一个面色有些苍白,眉目端正的青年坐在亭子里,远远地朝她一笑。
  “妾身拜见王爷。”
  她低垂下视线恭敬行礼,膝还没弯下去,萧祥就急急忙忙地让嬷嬷给她扶起来了。
  这位年轻的王爷竟然有些不好意思,只请她喝茶。林黛玉看他一眼,大胆地开口问,“敢问王爷,那两首诗是?”
  “你还不知道呢,”萧祥有些缅怀地笑了笑,“当年父皇万寿宴,我沐恩得以参加,见有人在斗诗,便一时兴起加了进去。”
  他常年被困在别庄里,抬眼只能看见巴掌大的天空,纵然有四哥暗中照看,日子也并不十分好过。
  最难挨的时候,萧祥只好一夜一夜地把自己沉浸在别庄那堆积如山的诗书里,企图片刻地逃离现实。
  文之一道,别的皇子都有大儒相教,只有他全凭自己摸索着。诗书看得多了,也就更迷惘起自己的处境来。
  万寿宴那次,是他第一次在外人面前作诗,到了只剩他们两人的时候,萧祥全力以待,绞尽脑汁地想着如何才能写好夺魁,对面却交了首带有宽慰意味的诗歌上来。
  萧祥看见竹梢上挂起的那首诗时,心底顿时五味杂陈。
  有人看出了连他自己都没意识到的,藏在诗词里的那些沉郁,以诗唱和宽慰。
  当时萧祥就明白自己输了,光从境界上来说,对面人胜他无数倍。
  万寿宴结束,萧祥短暂的自由也结束了,他再一次被关进了别庄了,前来押送的太监与他生母有旧怨,慢悠悠地在别庄里转悠了一圈后,命人搬走了那些书。
  连最后解闷的东西都不给他留下。
  萧祥明白,读书明智,这是有人在怕呢。看着空荡荡的屋里,他慢慢地提笔,把那首诗又写了一遍,一字一句间,仿佛有个看不清模样的人,正远远地安慰他。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这是他唯一的念想。
  可日子还是太难熬了。
  太子将废,宛若困兽之斗,一时间京里人人自危,他那好二哥无差异地厌恶每一个兄弟,包括在别院里关着的他。
  夜色里,有人翻进了别院,将萧祥那双本就没得到好好医治,一直藏着暗伤的腿再次打伤。剧痛让他晕了过去,等再次醒来的时候,已经不知道过了多少时日。
  萧慎偷偷派来的大夫告诉他,两次受创,便是日后好好医治,也回不到最初了。
  萧慎痛极,他进不来别院,只让人传信叫萧祥再忍忍,马上就结束了。
  可萧祥却觉得自己忍不下去了。
  一日里他有大半时间都在不自觉地流泪,那大夫忧心忡忡,只好想着法子地给转移他注意力。
  那首《杏帘在望》也是这时候到了萧祥的耳朵里,大夫絮絮叨叨地讲元妃省亲那日是何等的显赫威仪,各家的诗词是如何被官家收录,传遍京城。
  和那首诗一块出现的林黛玉名字进到了萧祥的耳朵里,萧祥想到当年那诗词里遗憾的安慰之意,再次泪流满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