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这回姬安和上官钧没有动用东北边军出关,而是派出二十万中央军。挂帅的是年俞五旬的孟满老将军,副帅是刘叔圭。
  此行主要是去治疫,实际上是以刘叔圭为主。但也可能需要打上几场,上官钧就想着寻个老成持重、又得兵士拥护的主帅配合刘叔圭。
  挑来挑去,觉得孟满最合适,可又担心他年纪大了,派去疫区会让他心生不满。毕竟,说是种了牛痘就不怕天花,可总归没有真正试过。
  当时上官钧深思熟虑了一番,最后干脆向姬安提出自己挂帅——他亲自去军心最稳。
  姬安自然也知道上官钧说的有道理,但出于私心,他还是不希望上官钧去,反正上官钧又不需要立军功。即使没多少危险性,只要一想到两人要分开那么长时间,他就忍不住难受。
  正在姬安犹豫之间,孟满主动来请命——给近半数的中央军种痘,这么大阵仗却没有禁军的份,明显是有动兵的意图。
  孟满对两人诚恳地道:“臣虽不知陛下与大司马有何打算,但既然特意给兵士们种痘,想来会有凶险。臣愿去打个前锋,探探情况。臣年纪大了,便是真折进去也不可惜,只要能为陛下与大司马换回有用信息。”
  姬安有些哭笑不得:“孟卿说这什么话,我就是不想折掉哪怕一个人,才给出动的全军都种了痘。”
  上官钧也跟他交底道:“我原就想过让孟老将军挂帅,只是顾虑你心中担忧。我可以现在就告诉你,此番准备是为收复云朔。接种过牛痘也必是安全,只要你心中不疑,我便让你挂帅。”
  孟满听得一阵激动——收复云朔!哪个将军不是做梦都想拿到这青史留名的不世之功!上回打西北他也请过命,但被以年纪大婉拒,这可是最后的机会!再说,哪个武将想立功封侯不得把脑袋挂裤腰带上的!
  他当即跪下:“陛下、大司马爱兵如子,臣便是肝脑涂地,也要为大盛拿回云朔!”
  于是,孟满便挂了帅。
  十月,孟满带着二十万大军、三千铁甲军、七千种痘医疗军,踏出平朔关,直奔衡州而去。
  种痘医疗军直接听命于刘叔圭。
  姬安先前计画的七百人医疗队,居然能扩展成七千人的医疗军,连姬安自己都狠狠吃了一惊。
  这还得归功于宋远之。
  宋远之教导过飞廉军种痘方法之后,由此得到启发——完全可以尽量扩大种痘人手,不必拘泥于医者。
  毕竟,在姬安的“卜算”里,天花可是蔓延到了云朔八州,那得多少人等着种痘?只凭区区三百人,没日没夜地扎针也得半年!天花又传得快,想从阎王手里抢人就需要更多人手。而且都到了那个时候,也顾不上先诊脉了。
  宋远之向姬安一报,姬安自然是立刻答应扩招人手,上官钧也立刻不分军种地全军选人。
  其实姬安本来就有那个意思,只是不好提,担心宋家的大夫们会心生不满。之前飞廉军那几个,还是以特殊情况的名义请宋远之通融。没想到宋家人并不在意,姬安寻思着回头再练练字,给宋家赐块匾。
  总之,大夫难培养,但“护士”就好培训多了。将种痘交给广大“护士”,大夫则尽力救治患者,才是更合理的分工。所以这一次,太医署里凡是身体健康的,不论师生,也全被姬安派了出来。
  种痘部队早两个月走,先去给东北边军种痘,建构一道将天花拦在外面的“隔离带”。
  太医署则是跟随中央军一同出发,众人都以为是被征去当军医了,心中很是忐忑。结果出了平朔关却被告知——竟然是去云朔治疫?!
  别说太医署,全军上下都是懵的——他们种痘可是今年年初时就开始了,圣上是怎么知道云朔会在年尾起疫的?!
  刘叔圭抓住时机,一边行军一边在军中宣传姬安的神通。原本还担心牛痘是不是真有效的人,想到姬安的“未卜先知”,心都能放回了肚子里。
  一时间军中士气大涨。
  *
  大盛军就这样一路奔向景定城。
  先行的斥候早两日便回报,卜察军正围着景定,但似乎没在攻城,不知是不是想围城打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