裙钗之下 第47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苏清妤一番思索后,带着元冬来到了陆老太太的院子里。
  陆老太太知来者不善,便谎称身体不适,让张嬷嬷将她拦在了院门口。苏清妤暗暗冷笑,告诉张嬷嬷陆文旻有家书送到。
  张嬷嬷只能回屋将此事禀报给陆老太太知晓。片刻之后,如苏清妤所料,张嬷嬷走出来客客气气地将她请到了厅堂,又叫人给她端茶递水,随后回到内室将陆老太太搀扶出来。
  陆老太太看到苏清妤,就不禁想到上次的事,心怀不安地坐下,“你说我儿寄了家信回来?信在何处?”她着急地问。
  苏清妤悠然地放下茶,“母亲,您先别着急,夫君的信儿媳已经看过了,他在信中说,他在扬州一切都好,叫您不必挂心。”
  陆老太太半信不信,“既然有信,为何不先拿给我看?你这么做有点媳妇的样?”
  陆老太太虽在抱怨,但语气也不敢太重。
  苏清妤微笑道:“那信是驿使直接送过来的,说是给儿媳的,儿媳也没想那么多就打开看了,母亲,真是对不住了。”
  陆老太太看着她阴阳怪气的模样,一口气憋在心头,堵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苏清妤不等她说话又问:“母亲,你就不好奇夫君在信中还说了什么?”
  陆老太太对她再有不满,也只能忍着气问:“我儿在信中还说了什么?”
  苏清妤伸出一根纤指,“夫君要我寄一万两银子给他。”
  陆老太太震惊:“他要那么多银子做甚?”
  苏清妤叹了口气,“母亲,您是不知晓,外地那些官员仗着山高皇帝远,个个都贪得肆无忌惮,且不将京官放在眼里。夫君在信中说,他得罪了扬州的一名大官,急需要银子打点,否则那大官就要递折子弹劾他,将他贬到那蛮瘴之乡,叫他再不得回京。夫君还说,那大官在京中有大靠山,叫我们千万不要与那大官作对,否则整个陆家都会被报复。”
  陆老太太听得胆战心惊,但又有些怀疑苏清妤在骗她,“你现在把信给我看一眼。”
  苏清妤淡定地道:“母亲,我已经把信给烧了。”
  “什么?!”陆老太太震怒。
  苏清妤解释,“因为夫君在信中说了那位靠山的名字,事关重大,夫君让我看完之后便把信给烧了,免得落入旁人手中,我只是遵从夫君的吩咐罢了,母亲不必如此动怒。”
  陆老太太心生疑窦,“你把信烧了,我如何知晓这事是真的,还是你在撒谎?”
  “母亲,如此大的事情我敢骗您么?”苏清妤语气严肃,“而且那一万两银子我也不要母亲出半分,只要你把嫁妆还给我,我会从嫁妆里面拿出一万两银子。母亲,您想想,开箱的钥匙在儿媳手上,你扣着那些嫁妆也无用,之前不愿意归还,不过是为了争一口气罢了。如今事关夫君的前程,我们婆媳应当摈弃前嫌,齐心协力地辅佐夫君度过难关啊。”
  尽管苏清妤面色诚恳,陆老太太仍旧无法信任她,她冷笑:“我当你想做什么,原来是想要回嫁妆。”
  如今陆老太太唯一能够拿捏苏清妤的凭恃就只有那嫁妆了,她哪肯轻易放手。
  苏清妤很清楚这一点。她定定地看了陆老太太片刻,忽然哀愁地叹了口气,“母亲不信就算了,反正我已经将夫君的话带到,我问心无愧了。届时夫君若因为母亲的坚持,而被贬到那蛮瘴之乡,有个三长两短,母亲可别怪我。”
  苏清妤说罢站起身,往外走。
  “等等……”陆老太太慌乱间忙叫住她。
  苏清妤唇角微勾,回身,不动声色地道:“母亲改变主意了?”
  陆老太太将自己的儿子当做了命根子,根本不敢拿他的性命做赌注,而苏清妤正是要利用她这一点,让陆老太太心甘情愿地把她的嫁妆还给她。
  “这样吧,你把嫁妆箱的钥匙给我,一万两银子我来准备。”陆老太太用商量的口吻道。
  苏清妤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一般,不由拿着罗帕掩唇,扑哧一笑,等陆老太太不满地看向她,她才道:“母亲,人太贪心可不好啊……儿媳好心决定帮母亲您出一万两银子,母亲却要叫儿媳血本无归啊。”说到此处,苏清妤脸色一沉,冷声道:“母亲若非要如此,那这一万两银子母亲您自己出吧。”说着又要转身离去。
  陆老太太慌了,真怕她不给银子,“行,我把库房的钥匙给你行了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