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3 / 3)
“奇了怪了,这东西挺喜欢你。”乐知年摸着下巴嘀咕。
方恕生冷不防说:“迎鸯道。”
乐知年哽了一下:“你怎么突然有口音了……”
“不是,”方恕生反手把书页展给他看,展到一半想起对方看不懂,遂捡了石块在地面划下两个字,“轶事记载,阴阳道落于大晏王都之外,本名迎鸯。”
乐知年盯着那两字,缓缓皱起眉头,却是一字一顿道:“大晏?”
方恕生缓慢读道:“大晏人可通鬼神,但不喜征伐,厌恶战事,是以将相嫁娶要过此道,渡国水,以佑余生宁安。”
“所以,这里是大晏都城旧址?”乐知年转头望向城门,“晏……没听过有这么个朝代……不过这城门作为都城门面有点寒碜了吧……”
方恕生摇摇头:“大晏没了,这上面说,这里是后人聚居而成的城池,世代隐居,安乐富足,不问外事。”
“既是隐居,又无所求,”乐知年说,“为何陷落?”
“因为棺材,”方恕生一目十行,终于扫见关键词,兴奋之际抓住了他的袖子,“因为有人想讨旧时骨好生安葬,乐年年,串上了!”
迎鸯道原先只管红事,因其福兆寓意渐渐从王庭延至民间。
可惜乱世之下,焉有宁安。
马革裹尸还亲友,不知君身是故人。
后来,战死之人越来越多,连尚未及笄的帝姬都披甲上了战场,这条迎亲道也就慢慢变成了迎骨道。
大晏末年春,国破那一晚,王都凭空消失,只留下这条掩于山水间的迎鸯道。 ↑返回顶部↑
方恕生冷不防说:“迎鸯道。”
乐知年哽了一下:“你怎么突然有口音了……”
“不是,”方恕生反手把书页展给他看,展到一半想起对方看不懂,遂捡了石块在地面划下两个字,“轶事记载,阴阳道落于大晏王都之外,本名迎鸯。”
乐知年盯着那两字,缓缓皱起眉头,却是一字一顿道:“大晏?”
方恕生缓慢读道:“大晏人可通鬼神,但不喜征伐,厌恶战事,是以将相嫁娶要过此道,渡国水,以佑余生宁安。”
“所以,这里是大晏都城旧址?”乐知年转头望向城门,“晏……没听过有这么个朝代……不过这城门作为都城门面有点寒碜了吧……”
方恕生摇摇头:“大晏没了,这上面说,这里是后人聚居而成的城池,世代隐居,安乐富足,不问外事。”
“既是隐居,又无所求,”乐知年说,“为何陷落?”
“因为棺材,”方恕生一目十行,终于扫见关键词,兴奋之际抓住了他的袖子,“因为有人想讨旧时骨好生安葬,乐年年,串上了!”
迎鸯道原先只管红事,因其福兆寓意渐渐从王庭延至民间。
可惜乱世之下,焉有宁安。
马革裹尸还亲友,不知君身是故人。
后来,战死之人越来越多,连尚未及笄的帝姬都披甲上了战场,这条迎亲道也就慢慢变成了迎骨道。
大晏末年春,国破那一晚,王都凭空消失,只留下这条掩于山水间的迎鸯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