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话剧,聊话剧。”
  赵向聿没再追问,车越开越偏,赵向聿吐槽:“你们这什么破学校,建在山卡拉吗?这一路山啊水啊的,到底是什么学校?”
  “贫民学校,能维持不倒闭就不错了。”
  确实是贫民学校,学校无人资助,师资力量薄弱,学校交不起学费的学生一年多过一年,走出学校的学生,梦想自踏出学校那一刻破碎,揉皱的简历,起泡的后脚跟,一次一次求职失败的经历后,他们被贴上“淘汰品”的标签。
  赵向聿就读的国际院校,每年送出的学生,不是进入高科技实验室,就是送进研发团队,他们靠着背后人脉和家族资本占满原本不多的职位,从富二代,到富三代,富四代,上层阶级延续世袭制度,底层人民一开始便失去先机,一切的不公平,从出生便已既定。
  “这种学校能学到什么?”
  “贵族学校就能保证每个人吸收到知识吗?”
  赵向聿“啧”一声,“有点道理,就像我,什么都没学会。”
  “你不是学会了吃喝玩乐吗?也是一种本事。”
  “这是天生的,你呢,黎又瑜,你学的什么专业?”
  “烟花爆竹技术与管理。”
  赵向聿笑岔气:“这是什么专业?我还是头一次听这么不专业的专业。”
  “很正经的专业,毕业后我能去为你们这些有钱人放烟花,小费应该不少。”
  没有人知道,黎又瑜之所以选这个专业,是为研究火药及炸弹。
  第40章
  到学校门口,赵向聿肆无忌惮评价着学校的落魄,破旧的公交站台,裂开的马路,东倒西歪的路灯和早已摆工的红绿灯,赵向聿停在路边,憋出一句话:“早就听说过贫民区穷,没想到这么穷,穷到我以为这是电影里的场景。”
  资方大佬们热衷于拍摄穷苦生活,他们夸张的制作布景,打造虚假的贫民区,极力用镜头拍摄他们心中的“贫困美学”。
  资本对苦难的凝视从来不是单纯的记录,摄影师们在恒温会议室调试着“贫困美学”滤镜参数,他们不知道,他们正在将残酷的社会分层转化为可供消费的视觉片段。
  那些经过精密角度摆拍的画面里,布满冻疮的双手与折叠屏手机同框,漏雨的屋檐与星链卫星形成构图张力,原始生存状态被刻意编排成技术文明的参照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