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从下一任太子谈到朝中的变动,从圣上的身体聊到天下的格局。
  兴致所至,浑然没有发现到角落里一个满身淤青的学子,正悄然记录着他们的谈话,满脸恨意。
  -
  且说童启
  带着学生们一路走走停停,越过建康府,再次向南。
  简直如同游学一般惬意。
  遇到他知晓的地理地貌,他便顺带着给孩子们讲一讲,遇到他也不太懂的,便让学生们去问,自己也跟在旁边听,短短半个多月下来,几个小孩子收获颇多。
  而童启也逐渐从自己的记忆中,将21世纪的风景与此刻的大奉朝,一一对上了等号。
  因着历史的不同,大奉朝的领土和原本北宋的疆域并不太一致。
  虽然蒙古、甘肃、新疆等地,仍在其他小国的手中,尚不属于大奉朝内,但老挝、越南、泰国等地却已然划入大奉朝,有了不同的名字。
  这些地方,有些比现代要繁盛许多,有的,却比现代更穷。
  而越是体会到那不同与差距,便越是让童启了解这个时代。
  不仅仅只是通过书本、人言去模糊的猜测。
  乃切切实实,用眼睛用心去看,去感觉。
  这个时候,南方已经有不少人知晓童启离开华夏书院的消息,欲往南方,开设分院校的传闻,于是纷纷积极的给他伸出橄榄枝。
  邀请其来自己的任地中参与考察。
  谁都知道,河南府以前是什么样子,原本的破落之所,穷困之地,学风不胜,武德充沛,章县令忙活上大半辈子,都不得寸进。
  可在童启建校之后呢?
  短短几年,税收直接升至富庶县不说,连州府都一跃成了上上州府!
  世家、豪门、贵族、皇室,来拜访求学的,简直数不胜数……
  这哪里只是叫人来开书院啊?
  这分明就是招了个财神爷过来啊!
  因此,但凡有心想往上走一走的,无不贪婪对方的能力,十分积极的和童启接触着。
  而童启也没拒绝,基本上只要邀请的都去看了看,可最后挑中的,却属于任何人都没有想到的潭州。
  若论贫穷,潭州实在是算不上贫穷。
  相反,它不仅商业繁荣,就连税收,都能与建康府、杭州、开封等地拼一拼,共同争取一下大奉朝前四的位置。
  而且私塾遍地,基础教育林立,压根不缺乏向学之人,更不需要童启去传播什么知识的魅力。
  每年光考入求真书院的,没有几十也有十几。
  州府内各阶层,更是鱼龙混杂,不仅有顶尖的世家,也有顶尖的豪门,甚至还有顶尖的商户、顶尖的船厂……派系林立,竞争激烈。
  原本,他并没有将此地涉入分院校选址的考察之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