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长公主 第138节(1 / 4)
为何这般阴谋论呢?就不能当他全是为公主着想么?
从天幕里看张良为反秦步步为营,多次为义军出谋划策,陈平知晓张良确有几分本事。但身为谋士,比的并不完全是谋略。
天幕里的他早早地站对了阵营,与公主同甘共苦,君臣交心多年,断然没有后来者居上的道理。
这丞相之位,必该归属于他!
某地山林之中。
项梁尚能克制住自己莫要多思,但是项籍却是个藏不住心事的。每当见到天幕的小辈议论,他就频频往张良那边投去视线。
那模样,欲言又止。
张良闭了闭眼:“……荒谬。”
见张良表态,项梁立刻接话道,“这后世小辈当真是编排太过了,先生高义,怎会主动事秦?定受那个公主要挟,这才无奈委身。”
张良侧目,又让侍从为项梁添茶,算是回应。
只不过,他心里想的却是——
若他在战场上不慎被俘,受制于人。岂会事事遂旁人心意?
若他不愿,定会设法将乾军阵营搅得天翻地覆,让那位公主忙得焦头烂额,无暇顾及自己,如此,才能更顺利脱身。
张良为心里的猜测感到心惊,不由自主地攥紧了茶碗。
原来,天幕里的“他”早已做出了抉择。
—
天幕里,阿玉带着张良登上了城楼。
“先生,请看那边。”
登高俯瞰,是一种别样的心境。张良循声而望,那是走在道路上的百姓,他们正在搬运木材和石块,修缮破损的城门。
还有人将在战乱中死去的亲人以草席包裹,拉上板车,运往城外安葬。
城门外,有许多瘦骨嶙峋,衣不蔽体的难民们在排队等待官兵核查身份。
众生百相,却皆是苦态。
“先生看到了什么?”阿玉问他。
张良不忍再看:“芸芸众生。”
阿玉再问:“先生果然心怀苍生。那先生觉得,你所见到的他们,像什么?”
张良侧身,不答反问:“公主可听过儒家荀子一言?”
“哦?愿闻其详。”
“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也是为何他一直劝诫沛公善待黔首,争取民意的缘由。若非众人心之所向,合力推举 ,凭沛公一介草莽出身,怎能获得兵力,与贵族之后的项羽为敌?
“先生遵从儒家之义,可我却有不同的看法。” ↑返回顶部↑
从天幕里看张良为反秦步步为营,多次为义军出谋划策,陈平知晓张良确有几分本事。但身为谋士,比的并不完全是谋略。
天幕里的他早早地站对了阵营,与公主同甘共苦,君臣交心多年,断然没有后来者居上的道理。
这丞相之位,必该归属于他!
某地山林之中。
项梁尚能克制住自己莫要多思,但是项籍却是个藏不住心事的。每当见到天幕的小辈议论,他就频频往张良那边投去视线。
那模样,欲言又止。
张良闭了闭眼:“……荒谬。”
见张良表态,项梁立刻接话道,“这后世小辈当真是编排太过了,先生高义,怎会主动事秦?定受那个公主要挟,这才无奈委身。”
张良侧目,又让侍从为项梁添茶,算是回应。
只不过,他心里想的却是——
若他在战场上不慎被俘,受制于人。岂会事事遂旁人心意?
若他不愿,定会设法将乾军阵营搅得天翻地覆,让那位公主忙得焦头烂额,无暇顾及自己,如此,才能更顺利脱身。
张良为心里的猜测感到心惊,不由自主地攥紧了茶碗。
原来,天幕里的“他”早已做出了抉择。
—
天幕里,阿玉带着张良登上了城楼。
“先生,请看那边。”
登高俯瞰,是一种别样的心境。张良循声而望,那是走在道路上的百姓,他们正在搬运木材和石块,修缮破损的城门。
还有人将在战乱中死去的亲人以草席包裹,拉上板车,运往城外安葬。
城门外,有许多瘦骨嶙峋,衣不蔽体的难民们在排队等待官兵核查身份。
众生百相,却皆是苦态。
“先生看到了什么?”阿玉问他。
张良不忍再看:“芸芸众生。”
阿玉再问:“先生果然心怀苍生。那先生觉得,你所见到的他们,像什么?”
张良侧身,不答反问:“公主可听过儒家荀子一言?”
“哦?愿闻其详。”
“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也是为何他一直劝诫沛公善待黔首,争取民意的缘由。若非众人心之所向,合力推举 ,凭沛公一介草莽出身,怎能获得兵力,与贵族之后的项羽为敌?
“先生遵从儒家之义,可我却有不同的看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