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长公主 第135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见张良停得远远的,阿玉招呼他来案前,抽出一份公文,“还请先生一阅。”
  张良犹豫片刻, 还是接手。
  这是一份关于军情的文书, 上边写着樊哙, 曹参二人带着剩余的汉军旧部投入到了九江王英布的旗下,扬言要为刘邦报仇。
  然而英布并未信任他们, 只将他们的势力派遣在了边境,让他们充当抵抗乾军的先锋。如今乾军已经摸清了他们驻守的城池, 城内的物资进出要道和大致兵力分布等,这封公文是向她请示出兵铲除汉军余孽。
  公文的署名,是一位姓王的将领所书。
  秦国王家曾出过赫赫有名的王翦,王贲等武将,不知他们之间是否有关联?
  阿玉道出来意:“以我现在的兵力,不用费多少心力就能攻破他们驻守的城池。但,他们二人武力不俗,又为主尽忠,算得上是豪杰,着实可敬。我想留他们性命。先生既然与他们有旧,不如替我写一封劝降书?”
  她并非虚张声势,乾军实力强盛,想清扫汉军的旧部自是轻而易举。
  这个忙,他是不帮也得帮。
  张良攥紧手心,问出自己的疑惑,“你为何留下那两个孩子?”
  阿玉反应过来他在问什么之后,微微一笑,“先生是对我未赶尽杀绝而好奇?”
  阿玉面露同情之色:“那日,吕雉带着他们跪在我面前,苦苦哀求。他们母子情深,实在叫我于心不忍……”
  张良微微眯眼,“乾军治军严明,你并非心慈手软之辈。你比汉王先取关中,而三秦之一的翟王董翳最先被乾军擒拿,后因心志不坚被你秘密处死。”
  对于在秦国谋过事的将领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处于敌对阵营汉王的血脉?
  和聪明人说话真是既省心又费心。
  “这都是陈年旧事了,没想到你竟知晓。”阿玉十分意外。
  念在董翳曾是秦军将领的份上,又是蒙恬第一个抓回来的人,她本欲诚心待他的。
  奈何这家伙心高气傲,不甘心屈服她之下,假意臣服,过了段时间就藏不住尾巴,挑唆她与蒙恬的关系,意图说服蒙恬拥兵自重。
  蛊惑军心,罪加一等。这样的人,她断不能留。
  阿玉陷入沉思良久,张良也不催促,就这么定定地看着她。
  阿玉笑了笑,还是选择满足他的好奇心。
  “我见过那两个孩子,胆小怯懦,见了我话都说不利索,他们成不了什么大事。用他们二人的性命换吕氏姊妹对我的忠诚,岂不乐哉?”
  那两个孩子不止是胆小,而且脸色过于苍白,这是体虚之症。
  将吕氏二姊妹收入旗下后,她特意让荒白为那两个孩子诊治身体,发现两人都有先天不足之症。
  他们活不长久。
  张良不知她对吕氏二姊妹如此看重。
  她留下主公的血脉,或许是为了更顺利收降汉军残部。
  在他思考时,阿玉让侍从奉上了笔墨。
  “先生,请吧。”
  【我在太空开机甲:不知道为什么,电视剧看多了,总觉得有点阴谋论。这斩草不除根,总会冒出来一些祸害。吕雉的这两个孩子日后不会捅篓子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