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2 / 2)
第150章
康熙的丧礼按部就班地办着,福晋、宋玉瑶这个宁侧福晋、年氏这个侧福晋三人,作为胤禛身边最有身份的三个女人,在安顿好雍亲王府里的事后,很快就进了宫,帮胤禛一块操办康熙的丧事。
至于其他女人,因为只是庶福晋和格格的身份,这个时候就用不着她们承担太多的责任了,只用看顾孩子以及按照丧礼的各项仪式参加就行了。
作为年长阿哥的长岁、瑞儿和弘历,这个时候也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帮胤禛分担了很多。
与历史上的胤禛相比,现在的胤禛看起来并没有那么孤单,除了十三阿哥胤祥这个铁杆弟弟,和十六阿哥胤禄、十七阿哥胤礼这两个支持他的好兄弟之外,胤禛有这三个年长的靠谱阿哥,还有七个女婿。
这七个女婿中,虽然大、四、五、六、七女婿都是蒙古王公,并不在京城,现在在京城的只有二、三两位女婿,但不管怎么说,这些女婿们可都是胤禛的牢固姻亲、铁杆支持者。平日虽然不显,但在这个时候,就是帮他稳定局势、坐稳这个位置的一股股天然力量了。
所以,宋玉瑶瞅着,胤禛现在的状态似乎还好,感觉上还算从容,不像前世听说的那样在这时候是孤军奋战。
十一月二十日,康熙已经过了头七,这时候胤禛登基成了新皇。
接下来,便是册封先帝的妃嫔了,首先要册封的便是他的生母德妃。
德妃这里,倒是没有发生如历史上那般拒绝搬宫和接受太后徽号、说出“钦命吾子继承大统,实非吾梦想所期”[1]这等话、不饮不食表示要给康熙从殉的事。
不过,宋玉瑶能感觉到,德妃对于胤禛的即位,其实多少还是有些隐藏的失落、不满情绪的。
看出了这一点,宋玉瑶便确定了,前世时后世流传的德妃更想让幼子胤祯继承皇位的说法,大概不是空穴来风。
好在,可能是因为这个世界发生了一些变化,现在的德妃并没将这种情绪明晃晃地表现出来,而是按捺下去了,没真的给胤禛难看。
额娘这里这么顺利,让胤禛松了口气,他还怕额娘会因为自己胜了老十四,而不高兴呢!虽然额娘也疼他,但他知道,其实额娘还是更偏疼老十四这个幼子的,还好,额娘心里还是有他的,自己胜了她也接受了。胤禛心里不禁有些感动和庆幸。
至于其他人,除了钮钴禄氏之外,大家都觉得德妃这样的做法很正常。毕竟无论老四和老十四哪个儿子即位,反正两个都是她的儿子,都是少不了她的皇太后之位的。
哪怕是进宫来陪德妃的五公主温宪,虽也看出了额娘暗中隐藏的一些失望和不满情绪,但也只以为额娘是因为偏疼幼弟一时没完全想开才如此。不过额娘既然没在四哥和外人面前表现出来,应该心里还是明白该怎么做的。
因此,她也只是略劝了几句,开解了额娘一番,并没太过担心。在她看来,以额娘的聪慧,应该很快就能完全想开,知道怎么做才是最好的。
满宫人里,包括胤禛自己在内,大家都觉得德妃是个聪明、识大体、很会审时度势的人,完全没有人想过,按照原本该有的轨迹,她会在这个时候做出怎样和“聪明”完全不沾边的举动。
可能也就唯有宋玉瑶和钮钴禄氏这两个从后世而来的穿越者知道,这位德妃原本是会在这个时候、给胤禛奉上来自亲娘的狠狠一击的。
不过这样也好,这一切都没发生,这样很好。不用经历那般痛苦,不用因为亲额娘的背刺而让心性变得更偏激,不用在痛苦中变得越来越冷酷多疑,这样很好。与历史上那个更加冷酷多疑的帝王相比,还是现在这个心里还有些柔软的胤禛要好些!宋玉瑶为现在的胤禛感到一些庆幸。 ↑返回顶部↑
康熙的丧礼按部就班地办着,福晋、宋玉瑶这个宁侧福晋、年氏这个侧福晋三人,作为胤禛身边最有身份的三个女人,在安顿好雍亲王府里的事后,很快就进了宫,帮胤禛一块操办康熙的丧事。
至于其他女人,因为只是庶福晋和格格的身份,这个时候就用不着她们承担太多的责任了,只用看顾孩子以及按照丧礼的各项仪式参加就行了。
作为年长阿哥的长岁、瑞儿和弘历,这个时候也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帮胤禛分担了很多。
与历史上的胤禛相比,现在的胤禛看起来并没有那么孤单,除了十三阿哥胤祥这个铁杆弟弟,和十六阿哥胤禄、十七阿哥胤礼这两个支持他的好兄弟之外,胤禛有这三个年长的靠谱阿哥,还有七个女婿。
这七个女婿中,虽然大、四、五、六、七女婿都是蒙古王公,并不在京城,现在在京城的只有二、三两位女婿,但不管怎么说,这些女婿们可都是胤禛的牢固姻亲、铁杆支持者。平日虽然不显,但在这个时候,就是帮他稳定局势、坐稳这个位置的一股股天然力量了。
所以,宋玉瑶瞅着,胤禛现在的状态似乎还好,感觉上还算从容,不像前世听说的那样在这时候是孤军奋战。
十一月二十日,康熙已经过了头七,这时候胤禛登基成了新皇。
接下来,便是册封先帝的妃嫔了,首先要册封的便是他的生母德妃。
德妃这里,倒是没有发生如历史上那般拒绝搬宫和接受太后徽号、说出“钦命吾子继承大统,实非吾梦想所期”[1]这等话、不饮不食表示要给康熙从殉的事。
不过,宋玉瑶能感觉到,德妃对于胤禛的即位,其实多少还是有些隐藏的失落、不满情绪的。
看出了这一点,宋玉瑶便确定了,前世时后世流传的德妃更想让幼子胤祯继承皇位的说法,大概不是空穴来风。
好在,可能是因为这个世界发生了一些变化,现在的德妃并没将这种情绪明晃晃地表现出来,而是按捺下去了,没真的给胤禛难看。
额娘这里这么顺利,让胤禛松了口气,他还怕额娘会因为自己胜了老十四,而不高兴呢!虽然额娘也疼他,但他知道,其实额娘还是更偏疼老十四这个幼子的,还好,额娘心里还是有他的,自己胜了她也接受了。胤禛心里不禁有些感动和庆幸。
至于其他人,除了钮钴禄氏之外,大家都觉得德妃这样的做法很正常。毕竟无论老四和老十四哪个儿子即位,反正两个都是她的儿子,都是少不了她的皇太后之位的。
哪怕是进宫来陪德妃的五公主温宪,虽也看出了额娘暗中隐藏的一些失望和不满情绪,但也只以为额娘是因为偏疼幼弟一时没完全想开才如此。不过额娘既然没在四哥和外人面前表现出来,应该心里还是明白该怎么做的。
因此,她也只是略劝了几句,开解了额娘一番,并没太过担心。在她看来,以额娘的聪慧,应该很快就能完全想开,知道怎么做才是最好的。
满宫人里,包括胤禛自己在内,大家都觉得德妃是个聪明、识大体、很会审时度势的人,完全没有人想过,按照原本该有的轨迹,她会在这个时候做出怎样和“聪明”完全不沾边的举动。
可能也就唯有宋玉瑶和钮钴禄氏这两个从后世而来的穿越者知道,这位德妃原本是会在这个时候、给胤禛奉上来自亲娘的狠狠一击的。
不过这样也好,这一切都没发生,这样很好。不用经历那般痛苦,不用因为亲额娘的背刺而让心性变得更偏激,不用在痛苦中变得越来越冷酷多疑,这样很好。与历史上那个更加冷酷多疑的帝王相比,还是现在这个心里还有些柔软的胤禛要好些!宋玉瑶为现在的胤禛感到一些庆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