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2 / 2)
景已赏过,饭已用过,接下来,胤禛给皇阿玛准备的便是赏人了。更准确的说是,赏孙儿了。
作为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家,哪怕是康熙这位帝王也是不例外的,一样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小儿子大孙子,老人家的命根子”这句俗谚的规律,胤禛已经看出了这一点,那么,自然就要走一走“好圣孙”路线了。
而他的阿哥,虽然数量不多,但是也的确都是能拿得出手的!看着旁边一溜地站着四个身姿笔挺、精神抖擞的阿哥,胤禛心里不禁闪过一丝自豪。尤其是瑶儿给他生的长岁和瑞儿,相信即使是皇阿玛也是说不出句什么不好的。
康熙倒没有胤禛这样阿玛看儿子怎么看怎么好的滤镜,也没有胤禛那种因为喜爱宋玉瑶,就怎么看怎么觉得两个大儿子好的滤镜,但是,看着这四个孙子,他也不得不承认,这四个孙子哪一个都是出类拔萃的孩子。
“文不输你三叔和你阿玛,武不输你十四叔,博闻强识、颖悟绝伦、文武双全,弘旭孙儿当得是吾家麒麟儿啊!”考较完弘旭的学问武艺,康熙忍不住笑得开怀。
胤禛的嘴角忍不住上扬了起来。
“文才比你兄长略逊,武艺比兄长还胜两分,一样是天资聪颖、文武双全,弘暖孙儿来日当能像你十四叔一样成为大将军,也是吾家麒麟儿啊!”考较完弘暖的学问武艺,康熙更加开怀了。
胤禛嘴角的弧度忍不住上扬得更大了。
“天资聪颖、能文能武,弘历孙儿一样是吾家麒麟儿啊!”考较完弘历的学问武艺,康熙脸上的笑容更加舒展了。
胤禛嘴角的弧度忍不住再次上扬些许。
“聪明伶俐、能读善记,弘晖孙儿也是个好的!”考较完弘晖的学问,康熙高兴地笑了起来。
他看看这个孙儿,看看那个孙儿,每一个都觉得喜欢得很,忍不住又赞道:“老四,你是个有福的,这四个阿哥,哪一个都是好的!”
胤禛自然是一脸谦虚,只是他嘴角已经笑得有些合不拢了。
康熙夸的四个阿哥中,有两个是宋玉瑶的,她自然是极开心的,谁不喜欢自己的孩子被人夸奖呢?何况康熙是个帝王,又犯不着讨好谁,此刻能开口夸奖,自然是因为觉得有的夸奖才夸奖的,并非虚言,这就让宋玉瑶更高兴了。
不过,在旁边待着的福晋和年氏就有些不是滋味了。
福晋是遗憾这四个阿哥没有一个是自己生的,心里想着要是大阿哥弘旭是自己生的该多好,那世子之位必然是他的,以后爷的继承人的位置也必然是他的,这样对他、对她都好。
年
氏则是遗憾自己的阿哥太小,这要是年纪大点,也能出现在这宴上被他皇玛法夸上几句,以后脸上也能多些光彩。
不过这两个人,也只是心里这么想想,面上却是一点都不出来的,在康熙面前,可容不得露出一点不妥之处。
这日的宴办得是极为成功的,胤禛的“好圣孙”策略走得很对,康熙在临走的时候还是笑容满面的。
不过,康熙并不没像历史上那样,将弘历带回功宫里抚养。宋玉瑶觉得这应该不是康熙不如历史上那样对弘历满意的意思,而是因为现在弘历上面毕竟还有两个非常优秀的兄长,而且他今年已经十五岁了。
胤禛的这四个阿哥中,弘旭二十四、弘暖十八、弘历十五、弘晖七岁,前三个阿哥都已经是成人的年纪了,再带回宫里养显然有点不是那么合适。最小的弘晖年纪倒是够,但跳过三个兄长单独把他带回去,给他这种特殊待遇,同样又不是很合适。
胤禛也是这么想的,所以虽然有些遗憾自己的阿哥没能得到,被皇阿玛带回宫里抚养的殊荣,但也是看得开的,知道这并非是皇阿玛不喜爱、不看重他的阿哥的意思。 ↑返回顶部↑
作为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家,哪怕是康熙这位帝王也是不例外的,一样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小儿子大孙子,老人家的命根子”这句俗谚的规律,胤禛已经看出了这一点,那么,自然就要走一走“好圣孙”路线了。
而他的阿哥,虽然数量不多,但是也的确都是能拿得出手的!看着旁边一溜地站着四个身姿笔挺、精神抖擞的阿哥,胤禛心里不禁闪过一丝自豪。尤其是瑶儿给他生的长岁和瑞儿,相信即使是皇阿玛也是说不出句什么不好的。
康熙倒没有胤禛这样阿玛看儿子怎么看怎么好的滤镜,也没有胤禛那种因为喜爱宋玉瑶,就怎么看怎么觉得两个大儿子好的滤镜,但是,看着这四个孙子,他也不得不承认,这四个孙子哪一个都是出类拔萃的孩子。
“文不输你三叔和你阿玛,武不输你十四叔,博闻强识、颖悟绝伦、文武双全,弘旭孙儿当得是吾家麒麟儿啊!”考较完弘旭的学问武艺,康熙忍不住笑得开怀。
胤禛的嘴角忍不住上扬了起来。
“文才比你兄长略逊,武艺比兄长还胜两分,一样是天资聪颖、文武双全,弘暖孙儿来日当能像你十四叔一样成为大将军,也是吾家麒麟儿啊!”考较完弘暖的学问武艺,康熙更加开怀了。
胤禛嘴角的弧度忍不住上扬得更大了。
“天资聪颖、能文能武,弘历孙儿一样是吾家麒麟儿啊!”考较完弘历的学问武艺,康熙脸上的笑容更加舒展了。
胤禛嘴角的弧度忍不住再次上扬些许。
“聪明伶俐、能读善记,弘晖孙儿也是个好的!”考较完弘晖的学问,康熙高兴地笑了起来。
他看看这个孙儿,看看那个孙儿,每一个都觉得喜欢得很,忍不住又赞道:“老四,你是个有福的,这四个阿哥,哪一个都是好的!”
胤禛自然是一脸谦虚,只是他嘴角已经笑得有些合不拢了。
康熙夸的四个阿哥中,有两个是宋玉瑶的,她自然是极开心的,谁不喜欢自己的孩子被人夸奖呢?何况康熙是个帝王,又犯不着讨好谁,此刻能开口夸奖,自然是因为觉得有的夸奖才夸奖的,并非虚言,这就让宋玉瑶更高兴了。
不过,在旁边待着的福晋和年氏就有些不是滋味了。
福晋是遗憾这四个阿哥没有一个是自己生的,心里想着要是大阿哥弘旭是自己生的该多好,那世子之位必然是他的,以后爷的继承人的位置也必然是他的,这样对他、对她都好。
年
氏则是遗憾自己的阿哥太小,这要是年纪大点,也能出现在这宴上被他皇玛法夸上几句,以后脸上也能多些光彩。
不过这两个人,也只是心里这么想想,面上却是一点都不出来的,在康熙面前,可容不得露出一点不妥之处。
这日的宴办得是极为成功的,胤禛的“好圣孙”策略走得很对,康熙在临走的时候还是笑容满面的。
不过,康熙并不没像历史上那样,将弘历带回功宫里抚养。宋玉瑶觉得这应该不是康熙不如历史上那样对弘历满意的意思,而是因为现在弘历上面毕竟还有两个非常优秀的兄长,而且他今年已经十五岁了。
胤禛的这四个阿哥中,弘旭二十四、弘暖十八、弘历十五、弘晖七岁,前三个阿哥都已经是成人的年纪了,再带回宫里养显然有点不是那么合适。最小的弘晖年纪倒是够,但跳过三个兄长单独把他带回去,给他这种特殊待遇,同样又不是很合适。
胤禛也是这么想的,所以虽然有些遗憾自己的阿哥没能得到,被皇阿玛带回宫里抚养的殊荣,但也是看得开的,知道这并非是皇阿玛不喜爱、不看重他的阿哥的意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