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2 / 3)
他缓缓打开,入目的画像让他瞳孔一瞬间放大,然后愣在当地。他死死盯着画像,捏着画轴的指节用力得发白。
不知道过了多久,默书已经把谢昭野送出了宫门都折返回来了,刚进来复命,一下子打破了书房压抑的寂静。
江烬梧下意识卷起画像捏在手里。
默书惊讶,但也只是有那么一点点,他快步进来,俯下身,“殿下,已经看着谢大人出宫了。”
江烬梧微不可及地点了一下头。
默书看看跪在地上不发一言的坤巽,又小心地看了看自家殿下的神色,心中踌躇片刻,“殿下怎么瞧着脸色不太好?可是坤巽大人不小心说错了什么,惹您生气了?”
江烬梧抿了抿唇,“无事。”他看向坤巽了,“起身吧。”
“是。”
江烬梧负手,连带着手里的画轴一并转到了身后,脸色依旧难看,他仿佛仍是怀疑,“你确定这是他要找的人?”
“已经确认过了,若非事关……我绝对不敢拿进宫来呈到您眼前。”
“……孤知道了。”江烬梧闭了闭眼,“晚些时候,让坤离来找孤,孤有事吩咐他。”
“是!”
……
“殿下?”默书上来奉茶,见江烬梧依旧是时不时恍惚出神的模样,心里担心,犹豫了好久还是大着胆子问:“殿下一直心不在焉的,可是遇上什么麻烦事了?”
江烬梧方才回过神,长舒一口气,然后摇了摇头,拿起手边的茶盏喝了一口,紧接着就说,“积压折子太多了,待会的茶再煮得浓些。”
默书欲言又止,有心想劝,只是话到嘴边了,知道江烬梧的性子,到底没说出来。
他只是想,要是谢大人没出宫就好了,殿下谁的劝都不听,也只有谢大人偶有法子能劝得殿下好好休息了。
*
第二日,谢昭野这个工部的带着一批皇城司的玄甲卫大肆封了兵部,大摇大摆带走了一堆卷宗,还把兵部两个侍郎全部暂时“看管”起来了。
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却没人敢说什么。
谢昭野是工部的又怎么样?人家手里拿着的是东宫的令牌!领的太子殿下亲口下的令!谁能置喙?谁敢置喙?
有些怕被殃及池鱼的只得求到苏允和裴虎这里,裴虎早就知道自己要退下去了,面对别人明里暗里的各种打探也是一味装粗,问就是不敢揣测上意。苏允倒是不装傻,但他滑不溜秋的,轻飘飘就把那些心思各异的打探挡回去了。
不过苏允对雍武帝是真存有君臣之谊,自雍武帝中毒昏迷后就一直很关心这件事,每日都要问一问情况。
其实苏允是个能臣,可惜遇上雍武帝这么个太昏庸了的主,十二分的能力有八分用在了左右踌躇上,既想坚守自己的本心,又要获取雍武帝的信任,还和那些一味谄媚的奸臣不同。
只是不论雍武帝如何昏庸,君臣数十载,不管是从哪个方面,苏允都不愿意看着他效忠的多年的君主就这样出了什么事。
至于刑部的沈蒙,猛地接到这么大个任务,要说一点不慌是不可能的,主要是当时西南大营军费被贪污的事其实并不算隐晦,只是传回上京后被雍武帝压下去了,压下去之后又把被检举的秦川穹关进了诏狱。
雍武帝的脾气一向难以捉摸,出了名的随着性子来,这么多年,满朝文武都习惯他们这位陛下的脾气了,沈蒙倒不是畏惧什么,他也想把秦家这种国之蛀虫尽快除去,只是秦固安这个国公还没怎么呢,只是被禁足在府里,雍武帝又还在昏迷中,他拿不准这个“审问”的度。
只不过,他一早去东宫求见之后,出来的脚步都松快了不少。
——得,能放心去“审”就好了!
在谢昭野的授意下,秦贵妃在幽愤不满之下,受人挑拨,胆大包天对君上下毒妄图弑君的小道消息也开始在民间流传。 ↑返回顶部↑
不知道过了多久,默书已经把谢昭野送出了宫门都折返回来了,刚进来复命,一下子打破了书房压抑的寂静。
江烬梧下意识卷起画像捏在手里。
默书惊讶,但也只是有那么一点点,他快步进来,俯下身,“殿下,已经看着谢大人出宫了。”
江烬梧微不可及地点了一下头。
默书看看跪在地上不发一言的坤巽,又小心地看了看自家殿下的神色,心中踌躇片刻,“殿下怎么瞧着脸色不太好?可是坤巽大人不小心说错了什么,惹您生气了?”
江烬梧抿了抿唇,“无事。”他看向坤巽了,“起身吧。”
“是。”
江烬梧负手,连带着手里的画轴一并转到了身后,脸色依旧难看,他仿佛仍是怀疑,“你确定这是他要找的人?”
“已经确认过了,若非事关……我绝对不敢拿进宫来呈到您眼前。”
“……孤知道了。”江烬梧闭了闭眼,“晚些时候,让坤离来找孤,孤有事吩咐他。”
“是!”
……
“殿下?”默书上来奉茶,见江烬梧依旧是时不时恍惚出神的模样,心里担心,犹豫了好久还是大着胆子问:“殿下一直心不在焉的,可是遇上什么麻烦事了?”
江烬梧方才回过神,长舒一口气,然后摇了摇头,拿起手边的茶盏喝了一口,紧接着就说,“积压折子太多了,待会的茶再煮得浓些。”
默书欲言又止,有心想劝,只是话到嘴边了,知道江烬梧的性子,到底没说出来。
他只是想,要是谢大人没出宫就好了,殿下谁的劝都不听,也只有谢大人偶有法子能劝得殿下好好休息了。
*
第二日,谢昭野这个工部的带着一批皇城司的玄甲卫大肆封了兵部,大摇大摆带走了一堆卷宗,还把兵部两个侍郎全部暂时“看管”起来了。
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却没人敢说什么。
谢昭野是工部的又怎么样?人家手里拿着的是东宫的令牌!领的太子殿下亲口下的令!谁能置喙?谁敢置喙?
有些怕被殃及池鱼的只得求到苏允和裴虎这里,裴虎早就知道自己要退下去了,面对别人明里暗里的各种打探也是一味装粗,问就是不敢揣测上意。苏允倒是不装傻,但他滑不溜秋的,轻飘飘就把那些心思各异的打探挡回去了。
不过苏允对雍武帝是真存有君臣之谊,自雍武帝中毒昏迷后就一直很关心这件事,每日都要问一问情况。
其实苏允是个能臣,可惜遇上雍武帝这么个太昏庸了的主,十二分的能力有八分用在了左右踌躇上,既想坚守自己的本心,又要获取雍武帝的信任,还和那些一味谄媚的奸臣不同。
只是不论雍武帝如何昏庸,君臣数十载,不管是从哪个方面,苏允都不愿意看着他效忠的多年的君主就这样出了什么事。
至于刑部的沈蒙,猛地接到这么大个任务,要说一点不慌是不可能的,主要是当时西南大营军费被贪污的事其实并不算隐晦,只是传回上京后被雍武帝压下去了,压下去之后又把被检举的秦川穹关进了诏狱。
雍武帝的脾气一向难以捉摸,出了名的随着性子来,这么多年,满朝文武都习惯他们这位陛下的脾气了,沈蒙倒不是畏惧什么,他也想把秦家这种国之蛀虫尽快除去,只是秦固安这个国公还没怎么呢,只是被禁足在府里,雍武帝又还在昏迷中,他拿不准这个“审问”的度。
只不过,他一早去东宫求见之后,出来的脚步都松快了不少。
——得,能放心去“审”就好了!
在谢昭野的授意下,秦贵妃在幽愤不满之下,受人挑拨,胆大包天对君上下毒妄图弑君的小道消息也开始在民间流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