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哼,什么平北将军。”范宁脸上的笑意此刻已经荡然无存,两只眼睛阴测测看着前方,“如今不过是个身首分离的死鬼罢了。”
  陈显惯常放在刀柄上的手微微颤动了一下,像是没听明白似的茫然瞪大了眼睛,“这……太守这是何意?”
  “哼,何意?我告诉你,褚璲死啦!他死在了北羯那六皇子石观棠的手上!如今北伐军队群龙无首,被困襄阳城中,陛下正指望着我等去给那姓褚的死鬼擦屁股呢!”
  相较于愕然呆愣的陈显,范宁是十分的恼火,他的胸脯上下剧烈起伏,口鼻间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半晌冷笑一声,“那褚璲拿下襄阳城时,建康陛下和朝廷百官把他吹得天上有地下无,仿佛韩信在世一般!那个时候,他们可没想着分给我半分功劳。如今褚璲死了,局势败坏,那石观棠眼瞅着不是个善茬,哦,这个时候他们想起我来啦!”
  陈显怔怔回神,褚璲战死的消息如同一柄重锤,砸得他颅内眩晕,说话时还有些恍惚,“可是太守……如今褚璲将军既死,襄阳危急,正是我们该挺身而出的时候啊!若太守出兵击溃北羯,解了襄阳之围,便是此战头功,陛下必然会重赏太守的!”
  “重赏?陛下的密信里头倒说了,若能功成,便封我为阳都侯——可那也得有命拿才行!”
  陈显眉头顿时大蹙,望着范宁铁青的脸忍了又忍,还是忍不住道:“有道是富贵险中求,太守是胸有大志的人,如何甘心困守在这小小的太守位置上?可在这世上,若想拜相封侯,没有一流的家世,便要有绝对的功绩,往日太守时常感叹自己怀才不遇,如今现成的机遇被捧到眼前,如何能因为惧怕北羯人而裹足不前……”
  他神情恳切,范宁一开始还勉强耐着性子听,谁知陈显大道理一条接一条,范宁越听越窝火,正腹诽着你个被我从死人堆里捡回来的东西今日也敢教训起我来,那一句“惧怕北羯人”直如石头砸中脚背,他终于忍无可忍地跳了起来,“够了!住嘴!”
  在陈显惊诧的目光中,范宁嘶声斥骂:“那褚璲麾下有十万兵马,当日声势何其浩大,可现在如何呢?还不是死在北羯人手里,连自己的脑袋都被割了下来!我们竟陵一个小郡,兵不过五千,人口不过四万,若是真听了建康朝廷的话上赶着凿进北羯数万大军里,那纯粹是白白送死!你若想寻死,你自去,别拉上我!”
  陈显讷讷不敢言,半晌才艰难地轻轻道:“可是方才……方才太守不都答应那天使,七日之内必然出征的么,若是言而无信,岂非抗旨?”
  “抗旨自然是不能抗的。”范宁背过身去,在陈显看不见的地方,一对招子滴溜溜乱转,“但若朝中有变动,想来陛下也就一时顾不上我这头了。”
  “太守有何计策?”
  范宁打了个手势,陈显闭上了嘴,看着他转身回屋,过了片刻,拿了封用火漆封好的信出来,塞到自己手上,“找个靠得住的人,秘密送进建康,务必将此信交到魏太傅的手中。”
  第108章
  陈显怔然,有些不敢置信地看着范宁,“魏太傅素来与陛下不和,往日他几次三番遣人来拉拢太守,太守都置之不理,今日为何……”
  “今时不同往日!”范宁压低了声音喝道:“过去情势不明,鹿死谁手尚未可知,自当两不相帮作壁上观。可如今陛下硬要逼我去送死,他既无情,我为何还要忠心?!”
  眼见陈显不肯接信,脸上也是满满的不情愿,范宁正欲发怒,不知想到了什么,竟以袖掩面呜咽起来,“好……好哇,你是忠肝义胆的豪杰,我范宁贪生怕死,我是小人!既如此,你何必还站在这里,还不赶紧摘了我的脑袋,追上那天使邀功去!”
  “太守……”陈显顿时慌了神,“太守何出此言?我陈显的命是太守救的,如何能做出那等丧尽天良的事?只是陛下终究也是为了家国着想,你若将此事告诉魏太傅,岂非害了陛下……”
  “我并非是有意出卖陛下!只是唯有魏太傅才能解此次危机!”
  范宁抬头,一把拽住了陈显的胳膊,“你想,就我们竟陵这五千兵能派得上什么用场?魏太傅手底下的东府兵是百战精锐,他才是北羯人的克星!陛下碍于颜面,不肯启用魏太傅,这才叫误国!我此举不是害陛下,反而是帮他才对!”
  “竟……是如此?”陈显眼露迷惑。
  “正是如此!”范宁手上持续用力,他言之凿凿,“你若真心系家国,才更要加急将这封信送去魏府,请魏太傅出面主持北伐大业才是!”
  “……”
  看着被自己唬得一愣一愣的陈显拿了信匆匆离去,范宁长长吐出一口气,在看到密旨后始终紧绷着的心弦稍微松懈下几分。
  范宁是见过北羯人的,在他的家乡阳都被攻破时,在他跟随亲长一路南逃时,都见过北羯人全身浴血、狞笑着如禽兽一般砍杀凌虐汉人的骇人景象,那久远的记忆时至今日还时不时出现在他的噩梦中,每每惊醒,身上都浸透了冷汗。
  那些端坐建康朝廷发号施令的皇帝和高官们,他们连北羯人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仅凭三两句话,一张空气大饼,就想打发自己去跟北羯人打生打死?哼哼,门儿都没有!
  范宁微微眯起眼睛,心想你们不让我好过,我也不让你们好过。
  什么皇帝太傅,自去斗个你死我活罢!
  再说陈显这头,虽说对范宁的举动心存怀疑,也不满于他的畏战,但他终究深受范宁大恩,不敢违逆,接了密信在手,犹豫再三,还是召了亲弟陈耀前来,命他将信送去建康,务必亲自交到魏太傅手中。
  陈耀素来以兄长马首是瞻,得了令,并不多想,当即牵上快马两匹,趁夜出城,向建康而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