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1 / 3)
大家朝夕相处,遇到事儿有了分歧,有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处理方式,是很正常的事。大家充分沟通,互相听取意见不好吗?为什么必须听你的呢?不听你的,他就要受罪、就要被折磨、就得生不如死……
唐长老,你真的是僧人吗?”
唐僧羞愧的低下头,“我不是这个意思……”
洛九叹了口气,“唐长老,你带团队,我也算带团队,有些经验可以传授给你。你想要别人死心塌地的跟着你,光靠硬来是不行的。
越亲密的关系,越需要细心呵护。情谊、关心、尊重、信任、耐心、沟通、换位思考,这些都是缺一不可。
你不是十全十美的,为什么要求另一个人十全十美?
你不是永远正确的,我们每个人自己都会有左思右想自相矛盾的时候,为什么要求另一个人永远的服从你?”
洛九言罢起身,“这个东西我先替你保管吧,请你试试用怜悯世人的博爱之心,怜爱一下你的徒儿吧。”
“等一下!”唐僧忙道:“你……你只拿这个没用的,还需配合紧箍咒方能使用。”
洛九一愣,“我没要用,你不用了?”
唐僧惭愧道:“你说得对,我确实什么都不能给他。如果只给他这一个金箍,未免也太讽刺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个金箍就送你吧,紧箍咒是这样的,我告诉你……”
冯琦和福宝猎了一头野猪丢在空间,钟嘉灵背着一筐野蘑菇过来找她们的时候,两人正在整理野鸡野兔。
冯琦手里提着野鸡,“叫上九儿咱走吧,别跟那秃驴废话了。”
结果洛九跑过来告诉她们,唐僧改主意了,不强迫孙悟空戴金箍了,还把金箍和紧箍咒都给她了。
冯琦眼睛一亮,“孺子可教,圣僧啊!”
她笑呵呵过去,“那啥,长老,我们来得急也没啥准备,这两只鸡给你们留着路上吃吧。”
洛九连忙拦下,“人家不吃荤。”
冯琦尴尬了摸了摸鼻子,洛九道:“给留点生活用品吧,唐长老,你们这一路可挺辛苦,我看你这鞋都破了。嘉灵,给长老找两双足力健来。”
她们留下两双鞋,两件羽绒服,福宝还拿出一个胶带裹好的包裹,“这是我给大圣的,长老帮我转交一下,提醒他别忘了之前答应我的事。千万给他昂,下次见面我会问的。”
唐僧双手合十,“小施主放心,贫僧绝不贪没。”
四人正准备走,洛九忽然想起件事儿,“圣僧,你是唐王御弟,能不能帮我个忙?帮我给唐王写封信呗。”
洛九拿出纸笔,冯琦在她耳边嘀咕:“你让他给唐王写信干嘛?你想要跟李世民签名合影啊?”
洛九笑着瞥了她一眼,“自有妙用,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第443章 林黛玉倒拔垂杨柳
洛九收好信,四个人立刻转场《红楼梦》。
一到地方发现是扬州城,洛九叹道:“不好,到了黛玉的家了。”
林黛玉本是苏州人,因她父亲林如海到扬州做巡盐御史,才举家到了扬州。
书里提到扬州的次数不多,洛九记得一次是贾雨村去给她当老师,不到一年,黛玉母亲便病故了。另一次,是林如海病重,黛玉从贾府回来看望父亲,没多时父亲也去了。
可怜她一个孤女,身子不好又年幼。在封建时代事事不能自己做主,纵然林家有些家产,足够她丰衣足食的过完一辈子,她也得寄人篱下到贾府去。
可能是87版《红楼梦》给大家的印象过于深刻,许多人觉得林黛玉是十四五岁才到贾府的。其实按照书中时间,贾敏病故没多久,贾母遣人来接,她便和贾雨村一同上京了。也就是说她应该只有六岁,算上途中花费几个月,顶多七岁而已。 ↑返回顶部↑
唐长老,你真的是僧人吗?”
唐僧羞愧的低下头,“我不是这个意思……”
洛九叹了口气,“唐长老,你带团队,我也算带团队,有些经验可以传授给你。你想要别人死心塌地的跟着你,光靠硬来是不行的。
越亲密的关系,越需要细心呵护。情谊、关心、尊重、信任、耐心、沟通、换位思考,这些都是缺一不可。
你不是十全十美的,为什么要求另一个人十全十美?
你不是永远正确的,我们每个人自己都会有左思右想自相矛盾的时候,为什么要求另一个人永远的服从你?”
洛九言罢起身,“这个东西我先替你保管吧,请你试试用怜悯世人的博爱之心,怜爱一下你的徒儿吧。”
“等一下!”唐僧忙道:“你……你只拿这个没用的,还需配合紧箍咒方能使用。”
洛九一愣,“我没要用,你不用了?”
唐僧惭愧道:“你说得对,我确实什么都不能给他。如果只给他这一个金箍,未免也太讽刺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个金箍就送你吧,紧箍咒是这样的,我告诉你……”
冯琦和福宝猎了一头野猪丢在空间,钟嘉灵背着一筐野蘑菇过来找她们的时候,两人正在整理野鸡野兔。
冯琦手里提着野鸡,“叫上九儿咱走吧,别跟那秃驴废话了。”
结果洛九跑过来告诉她们,唐僧改主意了,不强迫孙悟空戴金箍了,还把金箍和紧箍咒都给她了。
冯琦眼睛一亮,“孺子可教,圣僧啊!”
她笑呵呵过去,“那啥,长老,我们来得急也没啥准备,这两只鸡给你们留着路上吃吧。”
洛九连忙拦下,“人家不吃荤。”
冯琦尴尬了摸了摸鼻子,洛九道:“给留点生活用品吧,唐长老,你们这一路可挺辛苦,我看你这鞋都破了。嘉灵,给长老找两双足力健来。”
她们留下两双鞋,两件羽绒服,福宝还拿出一个胶带裹好的包裹,“这是我给大圣的,长老帮我转交一下,提醒他别忘了之前答应我的事。千万给他昂,下次见面我会问的。”
唐僧双手合十,“小施主放心,贫僧绝不贪没。”
四人正准备走,洛九忽然想起件事儿,“圣僧,你是唐王御弟,能不能帮我个忙?帮我给唐王写封信呗。”
洛九拿出纸笔,冯琦在她耳边嘀咕:“你让他给唐王写信干嘛?你想要跟李世民签名合影啊?”
洛九笑着瞥了她一眼,“自有妙用,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第443章 林黛玉倒拔垂杨柳
洛九收好信,四个人立刻转场《红楼梦》。
一到地方发现是扬州城,洛九叹道:“不好,到了黛玉的家了。”
林黛玉本是苏州人,因她父亲林如海到扬州做巡盐御史,才举家到了扬州。
书里提到扬州的次数不多,洛九记得一次是贾雨村去给她当老师,不到一年,黛玉母亲便病故了。另一次,是林如海病重,黛玉从贾府回来看望父亲,没多时父亲也去了。
可怜她一个孤女,身子不好又年幼。在封建时代事事不能自己做主,纵然林家有些家产,足够她丰衣足食的过完一辈子,她也得寄人篱下到贾府去。
可能是87版《红楼梦》给大家的印象过于深刻,许多人觉得林黛玉是十四五岁才到贾府的。其实按照书中时间,贾敏病故没多久,贾母遣人来接,她便和贾雨村一同上京了。也就是说她应该只有六岁,算上途中花费几个月,顶多七岁而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