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下 第169节(2 / 4)
杨衍把这句话当成“后会有期”的意思,此时他心潮汹涌,巴不得插上翅膀飞去抚州,就怕赶不及见彭老丐一面。
他在九江见到不少人家在自己家门口挂了粉纸,那是感念彭老丐而贴的。申时刚过,杨衍忙找了间客栈投宿,刚进房,一股炎流从丹田处炸开,他连忙打坐运气,仍痛得不住发颤翻滚。
虽然练了易筋经导气归流,每日子时、辰时、申时,杨衍仍会丹毒发作,全身便如火焚一般痛苦难当。店小二见他脸上皮肤皲裂得厉害,形貌特异,又听房间里有动静,过来敲门。杨衍哀嚎着说没事,店小二觉得他语气古怪,想要破门而入,被杨衍怒斥了几句。店小二怕他有隐疾死在客栈,通知了掌柜,掌柜的要来赶人,恰巧杨衍发作已过,若无其事地走出,反让店小二白挨了一顿骂。
若不是怕马力疲惫,杨衍真不想休息。这个月他遭逢人生中数场大变,先交好友,后遇仇人,服食了丹药中毒,又学会了上乘武学,却在彷徨无措、不知何去何从时听着了恩人的死讯。
整四年没回江西了,杨衍想着。他照着明不详教导的易筋经练了一会气,子时还要发作一次,睡不得,不如趁现在天色未暗在附近走走。
九江在长江南岸,江面上多是三峡帮的船只,还有少数襄阳帮的船,溯河而上便可抵达重庆,那是青城的总部。
杨衍想起沈玉倾,不由得又是一阵恼火。景风兄弟就是老实,总有一天会被青城卖了!至于明兄弟,他这么聪明,懂得明哲保身,就不知道他以后是不是打算出家?
他信步走着,忽地听到有人叫卖,喊道:“赊刀人,人赊刀,买刀七两一,赊刀一斗米!”接着又唱了一首打油诗,“若见长江千船发,万颗人头百人杀,天涯海角必相见,一斗赊米不得差!”
只见那人坐在一台驴车上,车上搁着长长短短各式刀具数十把,周围聚集着许多看热闹的人。杨衍离开武当时未带佩刀,见有人卖刀,正想着买把防身,听他诗不诗文不文的说些古怪话,更是好奇,便挤入人群中。他见车上有长刀、短刀、朴刀、厚背刀、断头刀等,种类既多且杂,这些刀俱是精钢打造,不输给武当清字号铁铺的兵器。又听有人问道:“这刀怎么卖?”
“无论长短样式,一律七两一。”卖刀人道。
围观人都惊道:“这也太贵!”
“不贵,不贵,你们以为世道清平,见着听着都以为好人多,坏人少,正义伸张,那是你们喜得太早。这五浊恶世,鬼魅横行,真个无耻下流的卑鄙恶人只是还没见着。你们喜谈情说爱,却不想鸳鸯拆散,你们喜善有善报,却不想忠良枉断。那些个美的好的善的,个个都得毁了坏了堕落了,即便是天上的仙子也得落进泥泞里打滚,你躲在坟墓里都得被人刨出来挫骨扬灰。好日子走尽,坏日子见不到头,等你们醒觉过来,才知刀在手,命才有。”
有人骂道:“你卖刀便卖刀,讲什么妖言惑众!让人通报了门派,看不把你抓起来治罪!”
也有人骂道:“说这么多胡话,不就是想卖刀嘛!”这些人你一言,我一语,无非就是编排这卖刀人的不是,说他信口雌黄,就是想卖刀。
杨衍身上银两不多,见他刀好,又觉太贵,一般铁铺里头的刀好些的不用二两银子,这刀要卖到七两一,于是上前问道:“能不能算便宜点?你的刀好,可七两太贵了。”
“是七两一。”卖刀人道,“一文不少,七两一。”
杨衍掂了掂身上银两,道:“我喜欢你这刀,你算便宜些,二两银子如何?”这些银两是他从玉成子身上拿来,算起来还是景风兄弟的。
那卖刀人道:“你买不起,可以赊。”
“赊?”杨衍瞪大了眼睛,摇头道,“赊了也买不起。”
“赊只要一斗米。”卖刀人道,“等时间到了,我再来找你索要。”
围观众人听了纷纷笑道:“莫不是个痴汉子?”“一斗米才几十文钱,怎地赊的比卖的便宜多了?”
杨衍道:“你这赊法古怪,哪有赊得这么便宜的?你要一斗米,我现在去买了给你。”
卖刀人道:“不是现在,等时机到了再还。”
杨衍疑问道:“什么时机?”
卖刀人道:“若见长江千船发,万颗人头百人杀,天涯海角必相见,一斗赊米不得差。”
杨衍皱眉问道:“这是什么意思?”
卖刀人道:“说的是什么就是什么,等应验了,你自然懂意思。”
杨衍又问:“我不住九江,你往哪找我收去?”
卖刀人道:“若有缘,遇着再来跟你收米。”
杨衍觉得这人说话稀奇古怪,围观众人也各自窃窃私语。他卖的不是一般家用刀具,俱是凶器,寻常人家收着也无用,但这赊账生意却是稳赚不赔,赊了刀拿去转卖,几石大米都有。 ↑返回顶部↑
他在九江见到不少人家在自己家门口挂了粉纸,那是感念彭老丐而贴的。申时刚过,杨衍忙找了间客栈投宿,刚进房,一股炎流从丹田处炸开,他连忙打坐运气,仍痛得不住发颤翻滚。
虽然练了易筋经导气归流,每日子时、辰时、申时,杨衍仍会丹毒发作,全身便如火焚一般痛苦难当。店小二见他脸上皮肤皲裂得厉害,形貌特异,又听房间里有动静,过来敲门。杨衍哀嚎着说没事,店小二觉得他语气古怪,想要破门而入,被杨衍怒斥了几句。店小二怕他有隐疾死在客栈,通知了掌柜,掌柜的要来赶人,恰巧杨衍发作已过,若无其事地走出,反让店小二白挨了一顿骂。
若不是怕马力疲惫,杨衍真不想休息。这个月他遭逢人生中数场大变,先交好友,后遇仇人,服食了丹药中毒,又学会了上乘武学,却在彷徨无措、不知何去何从时听着了恩人的死讯。
整四年没回江西了,杨衍想着。他照着明不详教导的易筋经练了一会气,子时还要发作一次,睡不得,不如趁现在天色未暗在附近走走。
九江在长江南岸,江面上多是三峡帮的船只,还有少数襄阳帮的船,溯河而上便可抵达重庆,那是青城的总部。
杨衍想起沈玉倾,不由得又是一阵恼火。景风兄弟就是老实,总有一天会被青城卖了!至于明兄弟,他这么聪明,懂得明哲保身,就不知道他以后是不是打算出家?
他信步走着,忽地听到有人叫卖,喊道:“赊刀人,人赊刀,买刀七两一,赊刀一斗米!”接着又唱了一首打油诗,“若见长江千船发,万颗人头百人杀,天涯海角必相见,一斗赊米不得差!”
只见那人坐在一台驴车上,车上搁着长长短短各式刀具数十把,周围聚集着许多看热闹的人。杨衍离开武当时未带佩刀,见有人卖刀,正想着买把防身,听他诗不诗文不文的说些古怪话,更是好奇,便挤入人群中。他见车上有长刀、短刀、朴刀、厚背刀、断头刀等,种类既多且杂,这些刀俱是精钢打造,不输给武当清字号铁铺的兵器。又听有人问道:“这刀怎么卖?”
“无论长短样式,一律七两一。”卖刀人道。
围观人都惊道:“这也太贵!”
“不贵,不贵,你们以为世道清平,见着听着都以为好人多,坏人少,正义伸张,那是你们喜得太早。这五浊恶世,鬼魅横行,真个无耻下流的卑鄙恶人只是还没见着。你们喜谈情说爱,却不想鸳鸯拆散,你们喜善有善报,却不想忠良枉断。那些个美的好的善的,个个都得毁了坏了堕落了,即便是天上的仙子也得落进泥泞里打滚,你躲在坟墓里都得被人刨出来挫骨扬灰。好日子走尽,坏日子见不到头,等你们醒觉过来,才知刀在手,命才有。”
有人骂道:“你卖刀便卖刀,讲什么妖言惑众!让人通报了门派,看不把你抓起来治罪!”
也有人骂道:“说这么多胡话,不就是想卖刀嘛!”这些人你一言,我一语,无非就是编排这卖刀人的不是,说他信口雌黄,就是想卖刀。
杨衍身上银两不多,见他刀好,又觉太贵,一般铁铺里头的刀好些的不用二两银子,这刀要卖到七两一,于是上前问道:“能不能算便宜点?你的刀好,可七两太贵了。”
“是七两一。”卖刀人道,“一文不少,七两一。”
杨衍掂了掂身上银两,道:“我喜欢你这刀,你算便宜些,二两银子如何?”这些银两是他从玉成子身上拿来,算起来还是景风兄弟的。
那卖刀人道:“你买不起,可以赊。”
“赊?”杨衍瞪大了眼睛,摇头道,“赊了也买不起。”
“赊只要一斗米。”卖刀人道,“等时间到了,我再来找你索要。”
围观众人听了纷纷笑道:“莫不是个痴汉子?”“一斗米才几十文钱,怎地赊的比卖的便宜多了?”
杨衍道:“你这赊法古怪,哪有赊得这么便宜的?你要一斗米,我现在去买了给你。”
卖刀人道:“不是现在,等时机到了再还。”
杨衍疑问道:“什么时机?”
卖刀人道:“若见长江千船发,万颗人头百人杀,天涯海角必相见,一斗赊米不得差。”
杨衍皱眉问道:“这是什么意思?”
卖刀人道:“说的是什么就是什么,等应验了,你自然懂意思。”
杨衍又问:“我不住九江,你往哪找我收去?”
卖刀人道:“若有缘,遇着再来跟你收米。”
杨衍觉得这人说话稀奇古怪,围观众人也各自窃窃私语。他卖的不是一般家用刀具,俱是凶器,寻常人家收着也无用,但这赊账生意却是稳赚不赔,赊了刀拿去转卖,几石大米都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