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2 / 3)
暮雪天天来侍疾,细心侍奉。康熙皇帝的病渐渐痊愈,有一天忽然对她说:“朕昨晚梦见仁孝皇后了。”
他有些唏嘘:“依稀是年少模样,求朕好生待保成。”
这大概是拿定了主意吧。暮雪从善如流道:“父母爱子,人之常情。二哥之前为巫蛊之术所影响,现在皆已处置,或许慢慢恢复了神志也不一定。汗阿玛要不要传他来见见?”
康熙皇帝颔首:“也罢,他也是被保清所害。来人,传二阿哥觐见。”
被囚禁这些时日,胤礽的气势全然低微了下去,到了康熙皇帝面前,跪着痛哭流涕:“都是儿臣不好,惹汗阿玛伤心了。”
康熙皇帝上前扶起他,紧紧握着他的手:“不说了,往事不要再说了。朕每每想到废了你就心痛,如今见了你,释然了。”
胤礽靠着他嚎啕大哭。
复立太子之事,势必成了。
暮雪站在殿中的角落,静静望着这对感情深厚的父子抱头痛哭。
她歪了歪头。
真是父子情深呢,可是若是按既定的轨迹,后边还要再废一次。
没过多久,复立太子的旨意正式下来。为了宽宥众阿哥,使他们与太子之间愈发和睦。康熙皇帝借复立太子之喜,大封诸子。三阿哥、四阿哥、五阿哥都成了亲王,八阿哥也复为贝勒。
至于暮雪,已经是固伦公主,没有什么可加封。她原以为没自己什么事,然而康熙皇帝却单独将她叫过去,说了一件事。
“塞外苦寒之地,比不得京城的水土好。你小小年纪远离故土,朕心里过意不去。如今漠北也算安稳,你又如此孝心侍奉朕。朕决定,你从此之后就在京城住吧,不必返回了。”
要她留京?
暮雪微微一怔。
康熙皇帝瞧见她脸上并不是喜色,疑惑道:“怎么,你不愿意?”
第148章 何时归 京城还是漠北? ……
京城还是漠北?
如果说放在康熙三十六年, 刚出嫁时,有机会让暮雪选择留在京城还是前往漠北,她还会犹豫。可是十年经营, 知晓天高皇帝远的畅快,见识过草原辽阔之后, 暮雪心里的倾向是毫无疑问。
留在这里做什么呢?看他们父子猜忌、兄弟阋墙、步步惊心?
她半点兴趣都没有,只觉烦心, 像站在一个隐秘的漩涡旁边,待的久了, 指不定从水里窜出一只手,将她拖入浑水之中。
除去这些, 即使单论条件。京城繁华不错,可是比不上她的归化城。那是她倾注了许多心血的城池, 引导走西口的人安定下来,开垦农田、做生意, 开设驿道、整理牧场,漠北通商……桩桩件件,是她亲手在边地筑起的家园。
她在京城待得这些时日越久, 心里那个声音就越响:回去,回到她的城、她的草原去。
只是,康熙皇帝被废太子等一连串事情折腾的, 如今极为敏感。倘若一口回绝他的旨意, 又恐生事。
电光火石间,暮雪脑子转得飞快,先起身
向康熙皇帝行了一个大礼。
“汗阿玛赐恩,许我在京城常驻,乃是天大的恩德, 儿臣感激涕零,原不应该推辞。只是,儿臣身负维系满蒙情谊之责,一刻不敢忘,在边地多年,终于有所积恩,可以为汗阿玛为朝廷做些事。”
康熙皇帝蹙了蹙眉,有些不悦。留四公主在京城住,乃是他额外开恩,结果四公主竟然不愿意。
“你与敦多布多尔济的婚事在,便是维系满蒙之情。”康熙皇帝道,“当初漠北战火初定,为了安抚人心方叫你去。朕岂是全然不顾女儿之辈?依朕的意思,大清国力越发强盛,你们这些抚蒙公主也不必远离故土,直接叫他们蒙古王公驻京,倒还好控制些。” ↑返回顶部↑
他有些唏嘘:“依稀是年少模样,求朕好生待保成。”
这大概是拿定了主意吧。暮雪从善如流道:“父母爱子,人之常情。二哥之前为巫蛊之术所影响,现在皆已处置,或许慢慢恢复了神志也不一定。汗阿玛要不要传他来见见?”
康熙皇帝颔首:“也罢,他也是被保清所害。来人,传二阿哥觐见。”
被囚禁这些时日,胤礽的气势全然低微了下去,到了康熙皇帝面前,跪着痛哭流涕:“都是儿臣不好,惹汗阿玛伤心了。”
康熙皇帝上前扶起他,紧紧握着他的手:“不说了,往事不要再说了。朕每每想到废了你就心痛,如今见了你,释然了。”
胤礽靠着他嚎啕大哭。
复立太子之事,势必成了。
暮雪站在殿中的角落,静静望着这对感情深厚的父子抱头痛哭。
她歪了歪头。
真是父子情深呢,可是若是按既定的轨迹,后边还要再废一次。
没过多久,复立太子的旨意正式下来。为了宽宥众阿哥,使他们与太子之间愈发和睦。康熙皇帝借复立太子之喜,大封诸子。三阿哥、四阿哥、五阿哥都成了亲王,八阿哥也复为贝勒。
至于暮雪,已经是固伦公主,没有什么可加封。她原以为没自己什么事,然而康熙皇帝却单独将她叫过去,说了一件事。
“塞外苦寒之地,比不得京城的水土好。你小小年纪远离故土,朕心里过意不去。如今漠北也算安稳,你又如此孝心侍奉朕。朕决定,你从此之后就在京城住吧,不必返回了。”
要她留京?
暮雪微微一怔。
康熙皇帝瞧见她脸上并不是喜色,疑惑道:“怎么,你不愿意?”
第148章 何时归 京城还是漠北? ……
京城还是漠北?
如果说放在康熙三十六年, 刚出嫁时,有机会让暮雪选择留在京城还是前往漠北,她还会犹豫。可是十年经营, 知晓天高皇帝远的畅快,见识过草原辽阔之后, 暮雪心里的倾向是毫无疑问。
留在这里做什么呢?看他们父子猜忌、兄弟阋墙、步步惊心?
她半点兴趣都没有,只觉烦心, 像站在一个隐秘的漩涡旁边,待的久了, 指不定从水里窜出一只手,将她拖入浑水之中。
除去这些, 即使单论条件。京城繁华不错,可是比不上她的归化城。那是她倾注了许多心血的城池, 引导走西口的人安定下来,开垦农田、做生意, 开设驿道、整理牧场,漠北通商……桩桩件件,是她亲手在边地筑起的家园。
她在京城待得这些时日越久, 心里那个声音就越响:回去,回到她的城、她的草原去。
只是,康熙皇帝被废太子等一连串事情折腾的, 如今极为敏感。倘若一口回绝他的旨意, 又恐生事。
电光火石间,暮雪脑子转得飞快,先起身
向康熙皇帝行了一个大礼。
“汗阿玛赐恩,许我在京城常驻,乃是天大的恩德, 儿臣感激涕零,原不应该推辞。只是,儿臣身负维系满蒙情谊之责,一刻不敢忘,在边地多年,终于有所积恩,可以为汗阿玛为朝廷做些事。”
康熙皇帝蹙了蹙眉,有些不悦。留四公主在京城住,乃是他额外开恩,结果四公主竟然不愿意。
“你与敦多布多尔济的婚事在,便是维系满蒙之情。”康熙皇帝道,“当初漠北战火初定,为了安抚人心方叫你去。朕岂是全然不顾女儿之辈?依朕的意思,大清国力越发强盛,你们这些抚蒙公主也不必远离故土,直接叫他们蒙古王公驻京,倒还好控制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