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1 / 3)
好好的孩子, 如何越长大越不成器了?
明明是他一手教养大的引以为傲的太子,就连洋人传教士见了都会夸一句好风度,现在却这样气人。
如今他活着, 太子就对生病的兄弟不管不顾,行事如此骄纵, 那等自己百年之后,一旦太子上位, 对待兄弟们又该如何?
康熙皇帝按着心口,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只觉胸中沉甸甸,喘不过气来。
虽然人人都喊着“万岁爷”, 可是他很清楚,没有谁能长生不老。这次出巡草原, 愈发觉得力不从心。从前壮年时亲征噶尔丹,可以几夜不睡追着噶尔丹的行踪打, 也不觉得有什么。可如今,他不过是夜里守着十八阿哥晚一些,第二天就整日的不舒坦。
不愿承认, 可岁月不饶人,时间对于天子与平民都是一样的。他已是年过半百的人。太子正值壮年,该担当些事了, 却偏偏又是这个样子!
暮雪静静坐在旁边陪侍, 瞧见康熙皇帝的神情,竟然有些老态,她定神瞧了瞧,借着烛光,康熙皇帝帽檐边已有了白发, 不觉心里一惊。
恐怕令他烦心的不仅仅是患病的十八阿哥以及太子。暮雪垂下眼帘,史书上有太多这样的例子,雄心大略的帝王到了意识自己已老的时候,越发敏感怀疑,甚至会有一种恐慌,担忧自己的位置是否为更年轻的人所夺去。
正是多事之秋,康熙皇帝停驻在离京城甚远的塞外草原上,会不会有一些连他自己都难以察觉的心慌呢?
这样的档口,她能够做些什么,增添一些自己的分量?
暮雪心里思虑着,拿起案上银龙首奶茶壶,将金套雅木碗满上,双手捧着递给康熙皇帝:“汗阿玛,儿臣瞧您形容都憔悴了些,纵使为十八弟之病以及二哥担忧,也要为自己,为天下考虑,保重龙体。”
康熙皇帝接过雅木碗,吃了一口。温热的奶茶带些甜味,倒是润喉。
他的火气稍稍降些:“你看看你二哥那样,朕如何不担忧。”
“在塞外停留了这些天,又赶上天寒,秋日干燥,本就容易心火旺盛,偏又遇上许多烦心事。您心里不痛快,二哥心里或许也难受。”
暮雪的声音轻柔,听着舒舒缓缓。
“您担忧,是因为疼二哥疼得厉害。儿臣还记得当时您独自出征在外,还特地写信要二哥将他常穿的衣裳寄来,好给您留念想呢。如今他陪在身边了,倒不用远远地特意要寄衣裳来。”
“你这丫头,如今也敢打趣朕了。”康熙皇帝轻轻一哂。
“儿臣不过是希望汗阿玛不要太过于担忧了,万事总有个过程,慢慢来,会好的。”
暮雪笑起来,见康熙皇帝这会儿
春鈤
心情尚可,试探着提到:“巡行伺候的人手是否不太够?也是我没想得细,停驻这些时日,所供应牲畜怕也没甚多少。要么,我立刻使人从归化新赶些牛羊来。归化驻军以及额驸手下有些善于狩猎的好手,或许也可传些来让他们打猎弄些新鲜吃食,也可作为护卫安全之用,就不用劳动太子再另外费神了。”
康熙皇帝听了这话,微一挑眉,沉吟片刻。
暮雪只浅笑着捧起自己面前的奶茶吃,并不多话。
正在这时,听得外边有人通传:“启禀万岁爷,十三阿哥前来请来。”
“进来。”
十三阿哥进帐,行礼叩安:“回汗阿玛,太子已经寻见了,正往回路上。”
康熙皇帝冷哼了一声:“回来就让他安安稳稳在帐里呆着,不许乱跑。”
说着,也不给十三阿哥看座,仍让他站着。十三阿哥是康熙皇帝给太子看好的辅佐之臣,这事上全然没瞧见辅佐好,不免有些迁怒。
他不说话,十三阿哥也不敢动,只站在原地,很恭敬的样子,问候了暮雪一声:“四姐姐来了。”
“是,刚到不久。” ↑返回顶部↑
明明是他一手教养大的引以为傲的太子,就连洋人传教士见了都会夸一句好风度,现在却这样气人。
如今他活着, 太子就对生病的兄弟不管不顾,行事如此骄纵, 那等自己百年之后,一旦太子上位, 对待兄弟们又该如何?
康熙皇帝按着心口,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只觉胸中沉甸甸,喘不过气来。
虽然人人都喊着“万岁爷”, 可是他很清楚,没有谁能长生不老。这次出巡草原, 愈发觉得力不从心。从前壮年时亲征噶尔丹,可以几夜不睡追着噶尔丹的行踪打, 也不觉得有什么。可如今,他不过是夜里守着十八阿哥晚一些,第二天就整日的不舒坦。
不愿承认, 可岁月不饶人,时间对于天子与平民都是一样的。他已是年过半百的人。太子正值壮年,该担当些事了, 却偏偏又是这个样子!
暮雪静静坐在旁边陪侍, 瞧见康熙皇帝的神情,竟然有些老态,她定神瞧了瞧,借着烛光,康熙皇帝帽檐边已有了白发, 不觉心里一惊。
恐怕令他烦心的不仅仅是患病的十八阿哥以及太子。暮雪垂下眼帘,史书上有太多这样的例子,雄心大略的帝王到了意识自己已老的时候,越发敏感怀疑,甚至会有一种恐慌,担忧自己的位置是否为更年轻的人所夺去。
正是多事之秋,康熙皇帝停驻在离京城甚远的塞外草原上,会不会有一些连他自己都难以察觉的心慌呢?
这样的档口,她能够做些什么,增添一些自己的分量?
暮雪心里思虑着,拿起案上银龙首奶茶壶,将金套雅木碗满上,双手捧着递给康熙皇帝:“汗阿玛,儿臣瞧您形容都憔悴了些,纵使为十八弟之病以及二哥担忧,也要为自己,为天下考虑,保重龙体。”
康熙皇帝接过雅木碗,吃了一口。温热的奶茶带些甜味,倒是润喉。
他的火气稍稍降些:“你看看你二哥那样,朕如何不担忧。”
“在塞外停留了这些天,又赶上天寒,秋日干燥,本就容易心火旺盛,偏又遇上许多烦心事。您心里不痛快,二哥心里或许也难受。”
暮雪的声音轻柔,听着舒舒缓缓。
“您担忧,是因为疼二哥疼得厉害。儿臣还记得当时您独自出征在外,还特地写信要二哥将他常穿的衣裳寄来,好给您留念想呢。如今他陪在身边了,倒不用远远地特意要寄衣裳来。”
“你这丫头,如今也敢打趣朕了。”康熙皇帝轻轻一哂。
“儿臣不过是希望汗阿玛不要太过于担忧了,万事总有个过程,慢慢来,会好的。”
暮雪笑起来,见康熙皇帝这会儿
春鈤
心情尚可,试探着提到:“巡行伺候的人手是否不太够?也是我没想得细,停驻这些时日,所供应牲畜怕也没甚多少。要么,我立刻使人从归化新赶些牛羊来。归化驻军以及额驸手下有些善于狩猎的好手,或许也可传些来让他们打猎弄些新鲜吃食,也可作为护卫安全之用,就不用劳动太子再另外费神了。”
康熙皇帝听了这话,微一挑眉,沉吟片刻。
暮雪只浅笑着捧起自己面前的奶茶吃,并不多话。
正在这时,听得外边有人通传:“启禀万岁爷,十三阿哥前来请来。”
“进来。”
十三阿哥进帐,行礼叩安:“回汗阿玛,太子已经寻见了,正往回路上。”
康熙皇帝冷哼了一声:“回来就让他安安稳稳在帐里呆着,不许乱跑。”
说着,也不给十三阿哥看座,仍让他站着。十三阿哥是康熙皇帝给太子看好的辅佐之臣,这事上全然没瞧见辅佐好,不免有些迁怒。
他不说话,十三阿哥也不敢动,只站在原地,很恭敬的样子,问候了暮雪一声:“四姐姐来了。”
“是,刚到不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