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虞朝虽然是封建王朝,但提倡为君者要有“民贵君轻”“勤政爱民”“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等爱民思想。
  上层社会虽然也压榨底层老百姓,但好歹会披一张皮,而海外的那些国家,完全不把底层的人当作人,在海外贵族阶级眼中,只有贵族才是人。
  贵族从来不缺粮食,在那些贵族看来,大虞朝明明可以凭借强大的武力直接打过来征服他们的国家,却要主动花钱买一块无用的土地,还要花钱修建港口,花钱买粮食,简直是愚蠢。
  在场众人想通以上的道理,同时看向沈从仪。
  这也太无耻了点……不过,莫名很爽是怎么回事?
  最后,沈从仪道,“至于海外租界的管理,可以交给诸位藩王。”
  太子浑身一震,皇长孙年纪小沉不住气,瞬间转头看向坐在中间的爷爷。
  太子神色变幻,十几秒后立马站起来,“皇上,儿臣以为沈子翙说的不无道理,藩王们都是皇上的兄弟,朝廷对外开疆扩土,交给皇室宗亲自然最合适不过。”
  等沈从仪最后一句话出来,在场所有人都知道,皇上必定会答应沈从仪这个提议。
  藩王啊,只要是任何一个熟读史书的人都明白,藩王就是悬在掌权者头上的刀。
  历史证明,历朝历代藩王,最后都会反。
  太子也正是知道这一点,才会立马站起来附和沈从仪。
  之前太子作为藩王世子时,对朝廷的削藩很不理解,等他自己坐到太子的位置开始监国之后,他才恍然大悟,藩王的确是掌权者的心病。
  嘉佑帝目光转向其他臣子,“诸位觉得呢?”
  第107章 出海(捉虫)
  侍讲学士童本生站出来道:“皇上此事万万不可,华夏自古乃仁德之邦,若是去海外“买”土地“建”港口,再派藩王到那里坐阵,此番做法与入侵他国何异,与草原蛮夷又有何异。”
  其他几个老大臣心底暗骂童本生无耻,平时也没见这老匹夫道德水平这么高。
  在场所有人都明白,在海外圈租地建港口,不仅关乎大虞朝的民政和白银政策,还能变相削藩,因此皇上有极大的可能同意沈子翙的提议。
  可即便如此,他们也需要进言,因为这是他们在皇上面前表现的关键时刻,不管皇上是否会赞同他们说的话,他们也必须得说。
  纵观古今官场的生存之道,朝廷上不能只有一种声音,朝臣若是一心,坐在皇位上的皇帝就该慌了。
  况且,进日在场的他们虽然同位内阁学士,但他们更是竞争对手,一时间整个大殿内中的官员全部陷入头脑风暴。
  童本生一脸正直,活脱脱的就是一位大公无私且一心为国的大虞直臣。
  又有一人站出来道,“皇上,臣以为朝廷在海外圈地非但不会让别人认为大虞朝廷残暴,反而会觉得咱们大虞朝廷仁善,觉得皇上您是位仁德之君。
  海外乃蛮夷之邦,百姓生活困苦,大虞到那里建城市修码头,实行以工代赈,让更多的百姓得以生存,是他国百姓之福。而且,此等扬我大虞国威的善举,必须得有皇室宗亲来完成。”也就是说在海外守港口的人必须是皇室亲宗。
  “不妥不妥。”又有一人站出来,“陛下,臣以为此举乃是……”
  沈从仪默默的站在原地,没有再说话,只是听在场的内阁官员们辩论。
  有人说去海外圈地是侵占海外土地是恶举,应该制止。
  有人却说海外文明本就野蛮,那里据说还存在这商周时期的奴隶,大虞去那里圈地建港口,不仅能赚钱做生意,还能解救那里的百姓。
  皇长孙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些内阁大臣互怼的画面,而且他听这两方说话的都很有道理。
  皇长孙看向站在一旁的沈从仪,就见沈从仪静悄悄的站在一旁,认真听着其他人的谈话。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