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邬淳等人俱是一愣, 那事不是早就结了吗?怎么过了快二十年,还要重新调查?
  他们齐齐看向镇国公幼子景清辞。
  而景清辞听到长安要彻查当年的事,便知道他一直没放下。
  “当年确实有隐情,下令诛杀我父亲母亲和姐姐的便是先帝,甚至大哥二哥的死,也是出自他之手。”
  所有人俱是一惊,盛世第一时间侧头看向一旁的长安,只见长安死死地咬着牙,足见对当年的事有多么恨之入骨。
  他伸手轻轻拍了下长安的手背。
  其他人也明白过来,为何晋王对皇位弃之如敝履,甚至要颠覆朝纲。他是真的恨透了建元帝。
  即便建元帝已经死了,他也要让天下人知道建元帝的薄情寡义, 让世人知道傅氏皇族是怎么对忠诚良将的。
  景清辞:“我同意彻查镇国公一案。”
  镇国公三代忠良,为大凉皇室立下汗马功劳,也守护了大凉百姓几十年安危,当他的冤案被再次翻出来的时候,天下皆惊。
  小皇帝在李老太师等一众大凉老臣的帮助下,不仅下了罪己诏,还写下了禅位诏书。
  即便有镇国公的事在前,依旧还有反对的声音。文人中甚至有人高呼即便建元帝不仁,小皇帝无用,也该让晋王殿下即位。
  此人身后没人推动鬼都不信。
  这已经是明晃晃的阳谋,意在挑拨宁国公和晋王的关系。
  建元帝当了皇帝,都害怕镇国公有不臣之心。如今宁国公还只是个国公,他虽然势大手下有几路兵马,但晋王也不差,若是这两人闹起来,镇远侯景清辞肯定是偏袒自家外甥的。
  两方势均力敌,打起来后,其他人便有可乘之机。
  连长安都没料到居然有人用他作筏子,想要引得他们内讧。
  好在他与盛世心意相通,不然他百口莫辩。
  此言在民间甚嚣尘上,隐隐有不可控之势。在百姓看来,晋王和宁国公都是为国为民的好君主,他们京都的戎人可是晋王亲手赶走的。
  在百姓看来,他们谁当皇帝都可以,甚至晋王即位还更合礼法。
  至于有没有子嗣?上次都能立宗室里的小皇帝了,不过是一回生二回熟的事。
  虽然能强制不允百姓讨论此事,但堵不如疏,若是强制不允讨论,可能会更让人怀疑他们之间已经有了嫌隙。
  长安气得摔了杯。
  “明日我便交出所有兵权,只当个闲散王爷,这样他们就不能拿我当筏子反对了。”
  他这话说得景清辞一愣。
  他被分到了长安阵营,岂不是也要交出兵权?
  “不行,”盛世当即反对,“你是大将军,岂能为了那点谣言便撂挑子不干。你还有一点责任心吗?”
  被盛世这样一责备,长安更觉得委屈了。
  “可是他们乱说……”
  盛世最近事多也有些头疼,“我又不是傻子,信他们还是信你还不知道吗?我又没猜忌你。”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