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里做极品 第278节(3 / 4)
“投资啊。”祝成蹊道:“都改开了,未来肉眼可见的就是农村人往城里跑,城里人则向往更现代化的首都、上海、广州、特区这种经济最发达的地方,所以越是发达地区的房子,将来就会越贵,我趁现在多买点,不管是以后再卖出去或者租出去,都是一笔不小的营收,总比把钱放银行里划算的多。”
“这样吗?”祝明南若有所思。
祝明萍想了下问道:“你觉得特区未来的发展潜力很大?”
“那是肯定的啊。”祝成蹊想也不想道:“毕竟是要先行于其他地方的区域,国家未来的资源肯定会大幅度往那边倾斜,说不定再过个二三十年,眼下的小渔村就能和首都、上海这些城市齐名了。”
“你详细说说看。”祝明萍又道。
“啊?”祝成蹊没明白什么意思。
“详细说说你觉得特区未来会怎么发展,甚至能和首都、上海齐名。”
“那不就是经济开放,外来资本看中咱们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在特区投资建厂,自然而然就会吸引到大批量的农村人员进城打工,人一多,消费自然而然就起来了,然后就会带动其他相关行业以及产业的发展,这样一来又会创造出更多的岗位,而岗位又需要人来填补,这样下来,自然会比其他城市发展的更快更好……”
祝成蹊拉拉杂杂说了一些,祝明萍垂眼沉思。
祝成蹊好奇看她,“姐,你怎么不说话了?你怎么忽然这么关心特区的事儿了?”
祝明萍皱着眉,孙正河却开口说:“年前,范书记和丁主任找到你姐说上面想调她去特区工作,她还没想好去不去。”
祝成蹊下意识想说好事儿,但看到孙正河还有他们边上的孙启光和孙有光,又住了嘴。
方淑红他们也是头一回听到这个消息,忍不住插嘴道:“调去特区,那不行啊,不说那边有多乱,就是家里这边你咋办啊,你不能把男人和孩子丢下不管了吧。”
这也是祝明萍有点放心不下的。
尤其俩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不能只为了自己的未来而把家庭的负担都推给孙正河。
可她也是有野心的。
之前犹豫除了担心家庭外,就是担心政令上的反复,所以她才没有直接点头,只说自己需要好好想想。
但这次在首都见到千红电器的火爆,以及祝成蹊的那些话,包括周杭生虽然没开口,但是频频点头认同祝成蹊说的那些话的态度,都让她觉得去特区绝对会比她留在宁市的商业部更有前途。
未来不敢说青云直上,但肯定能让她更进一步贴近权力中心。
但是家里……
孙正河却在方淑红开口后说:“你去吧,家里暂时交给我,我之后看能不能想办法调过去。”
孙正河是了解祝明萍的,她这样犹豫,肯定是想去。
祝明萍之前不是没想过这点,“但是你的工作性质和我不一样,你留在宁市才是最好的选择。”
孙正河摇摇头,“既然特区更有发展前景,不如趁年轻,搏一把。”
第141章 买到房子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铁道部不是普通单位,内部自成一体,不仅有一般常见的机构,还有部队、公安、法院、大学等等,甚至可以完全看成一个独立的社会。
所以孙正河若是去了特区,所面临的不仅仅要融入当地正常的体系当中,还要彻底融入当地的铁路体系里面,才能有所发展。
因此,祝明萍对他的话不是很赞同,“你认真的?我是正好专业对口,又赶上国家改开,去了就能做事,但你不一样,你应该知道你去那边发展要比我困难多了。”
“我明白。”孙正河点点头,“但特区既然要发展,肯定是全方位的。”
“如小西刚刚说的那样,随着特区的经济越来越发达,人也越来越多,交通方面的要求必然越来越高才能方便各类货物以及人员的快速流通,所以那边将来在铁路方面必然要有更多的规划,我现在过去看似放弃了在宁市经营的大好局面,但是若能在趁那边的班子还没有真正组建起来的时候占据一席之地,将来的发展不一定会比现在差。” ↑返回顶部↑
“这样吗?”祝明南若有所思。
祝明萍想了下问道:“你觉得特区未来的发展潜力很大?”
“那是肯定的啊。”祝成蹊想也不想道:“毕竟是要先行于其他地方的区域,国家未来的资源肯定会大幅度往那边倾斜,说不定再过个二三十年,眼下的小渔村就能和首都、上海这些城市齐名了。”
“你详细说说看。”祝明萍又道。
“啊?”祝成蹊没明白什么意思。
“详细说说你觉得特区未来会怎么发展,甚至能和首都、上海齐名。”
“那不就是经济开放,外来资本看中咱们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在特区投资建厂,自然而然就会吸引到大批量的农村人员进城打工,人一多,消费自然而然就起来了,然后就会带动其他相关行业以及产业的发展,这样一来又会创造出更多的岗位,而岗位又需要人来填补,这样下来,自然会比其他城市发展的更快更好……”
祝成蹊拉拉杂杂说了一些,祝明萍垂眼沉思。
祝成蹊好奇看她,“姐,你怎么不说话了?你怎么忽然这么关心特区的事儿了?”
祝明萍皱着眉,孙正河却开口说:“年前,范书记和丁主任找到你姐说上面想调她去特区工作,她还没想好去不去。”
祝成蹊下意识想说好事儿,但看到孙正河还有他们边上的孙启光和孙有光,又住了嘴。
方淑红他们也是头一回听到这个消息,忍不住插嘴道:“调去特区,那不行啊,不说那边有多乱,就是家里这边你咋办啊,你不能把男人和孩子丢下不管了吧。”
这也是祝明萍有点放心不下的。
尤其俩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不能只为了自己的未来而把家庭的负担都推给孙正河。
可她也是有野心的。
之前犹豫除了担心家庭外,就是担心政令上的反复,所以她才没有直接点头,只说自己需要好好想想。
但这次在首都见到千红电器的火爆,以及祝成蹊的那些话,包括周杭生虽然没开口,但是频频点头认同祝成蹊说的那些话的态度,都让她觉得去特区绝对会比她留在宁市的商业部更有前途。
未来不敢说青云直上,但肯定能让她更进一步贴近权力中心。
但是家里……
孙正河却在方淑红开口后说:“你去吧,家里暂时交给我,我之后看能不能想办法调过去。”
孙正河是了解祝明萍的,她这样犹豫,肯定是想去。
祝明萍之前不是没想过这点,“但是你的工作性质和我不一样,你留在宁市才是最好的选择。”
孙正河摇摇头,“既然特区更有发展前景,不如趁年轻,搏一把。”
第141章 买到房子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铁道部不是普通单位,内部自成一体,不仅有一般常见的机构,还有部队、公安、法院、大学等等,甚至可以完全看成一个独立的社会。
所以孙正河若是去了特区,所面临的不仅仅要融入当地正常的体系当中,还要彻底融入当地的铁路体系里面,才能有所发展。
因此,祝明萍对他的话不是很赞同,“你认真的?我是正好专业对口,又赶上国家改开,去了就能做事,但你不一样,你应该知道你去那边发展要比我困难多了。”
“我明白。”孙正河点点头,“但特区既然要发展,肯定是全方位的。”
“如小西刚刚说的那样,随着特区的经济越来越发达,人也越来越多,交通方面的要求必然越来越高才能方便各类货物以及人员的快速流通,所以那边将来在铁路方面必然要有更多的规划,我现在过去看似放弃了在宁市经营的大好局面,但是若能在趁那边的班子还没有真正组建起来的时候占据一席之地,将来的发展不一定会比现在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