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生前权势滔天,掌着千万人性命,几乎与皇帝平分天下;
  下场却潦草,连埋骨处都不知是否有个孤坟。
  她的一切都被歪曲,被抹去,被消融;
  竹汗未干的史书说她贪奢无度,说她心狠手辣,说她误国误民。
  她的府邸分明一派清新高雅,明眼人都能读出其主人必是六艺俱全的高士;
  可是如今连三岁小儿都在传言,里面的院墙拆开来尽是人骨和黄金。
  这背后的事实其实很简单,谁都能轻易猜透,只是无人肯说:
  掌权者,或者更精确些——当今圣人的父亲,威武扬名于世的先帝,泱泱大楚的开国皇帝——竟害怕她。
  怕她的事迹传出来叫人心信服,怕她的节操打动了朝臣令他们敬畏,怕她的才华广播于世间引来无数人仰慕。
  要让坐稳了江山的帝王都畏惧,那么也就只剩下一种可能:
  ——她也具备成为帝王的资格。
  ……
  “时局倾斜,战火四起,朝臣逼迫之下,景隆本有意禅位;”
  满朝堂的男子,竟没有能救朝局于狂澜的,慌乱之下将希望都压在了这女摄政王身上。
  “但母亲深知国祚气数将尽,不愿再生枝节,令社稷多添动荡。”
  史书上虽并未无有前例,可是骤然改天换地,只会给更多人起事的借口。
  荣宁手中的权力既够她做想做的事,她也就不再贪那一个名头——那个世上无人不梦寐以求的名头。
  明面上,她指挥那些残弱的军队,哪怕榨干他们最后一丝力气也要多撑一日——这并不算无理,社稷即是被他们硬生生吃空;
  暗地里,她早预备下手段,尽量使无辜之人不必在城破的日子被滥杀于剑下。
  凡是担忧自己被新朝所害,或是不愿屈于新朝的;
  待到战火平定,无论出身,都可以借一个“康”字,做她的亲人,求她的庇护。
  她在朝中清除积弊,力斥顽愚,抵挡无解的颓势;
  回到宫外又重置田产,留存私库,作为被保护之人存世的依凭……
  慈英太子教就是从那时兴起。
  慈英太子,慈英“太子”,原本真是能做太子的。
  可是大厦将倾,他也就被母亲捏作了一个空有神性的面人,去做一根软绵绵的支柱,去撑着早就蛀空了的王朝。
  未必有用,也未必长久;
  可是既然有一点希望,就不能被放过。
  鹿慈英没见过父亲,七岁上离了母亲,遥遥离开京城被送到文州去,由宗亲抚养长大。
  他所说的,所学的,所见的,都是如何去扮好母亲作下的那一副画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