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出书版) 第616节(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无论是高迎祥,还是孙传庭,都很清楚,玩命的时刻到了。
  生命的最后时刻,高迎祥展现了他令人生畏的战斗力,虽然极为疲劳,但他依然率军发动多次突击,三次击破孙传庭的包围圈。
  但他终归没能跑掉,原因很简单,这是一条小路。
  在小路里打仗,就好比在胡同里打架,就算拿着青龙偃月刀,都没有板砖好使,而且道路太窄,没法跑开,所以他每次冲出去,没过多久,又被围住。
  孙传庭的部队也着实厉害,抗击打能力极强,每次被冲垮,没过多久就又聚拢,充分发挥榆林的优良传统,作战到底,毫不退让。
  以死相拼,死不后退,激战四天。
  孙传庭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崇祯九年(1636)七月二十日,负伤的高迎祥在山洞中被俘,与他一同被俘的,还有他的心腹将领刘哲、黄龙,他的几万大军,已在此前彻底崩溃。
  纵横世间七年的闯王高迎祥,就此结束了他的一生,在过去的七年中,他曾驰骋西北,扫荡中原,但终究未能成功。毫无疑问,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然而终究到此为止。
  科学点的说法,是运气不好,迷信点的说法,这就是命。
  高迎祥被捕的消息传到京城时,崇祯皇帝没信,不是不信,是不敢信,等人到了面前,才信。
  处死高迎祥的那一刻,崇祯开始相信,自己能力挽狂澜。
  【最后的帅才】
  高迎祥被杀了,对崇祯而言,是利好消息,而对某些头领而言,似乎也不利空。
  高迎祥死后,许多头领纷纷投降,比如蝎子块、冲破天等等,原先跟着高闯王干,闯王都没闯过去,自己也就消停了。
  但有某些人,是比较高兴的,比如张献忠。
  张献忠跟高迎祥似乎有点矛盾,原先曾跟着打凤阳,但后来分出去单干,也不在一个地界混,算是竞争关系,高迎祥死后,论兵力,他就是老大。
  还有一个人,虽然很悲伤,却很实惠。
  一直以来,李自成都跟着高迎祥干,高迎祥的外号,叫做闯王,而李自成,是闯将。据某些史料上说,李自成是高迎祥的外甥,这话估计不怎么靠谱,但关系很铁,那是肯定的。
  高迎祥的死,给了李自成两样东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