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旦打起仗来,骑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若她不是皇后,绝对不敢沾手马场的事,而且她要养的还不是普通的马,而是战马。
  贺岁愉这次出来就从飞龙院抽调了一个有经验的判官,并且从太仆寺带了一个干了很多年的监正出来,为的就是这件事。
  他们一行人在南阳转了半个月,就是为这挑一块水草丰茂、气候温和、地形封闭可控适合养马的地方,最好价格上也能稍微便宜一些。
  正是暮色时分,贺岁愉刚从坡上回来,裙子边缘都裹着厚厚一层黄泥,正好遇到村口几个老人在聊天,贺岁愉有意打探些当地的情况,于是冲身边的陈判官和许监正摆摆手,“你俩先回去吃饭,不必管我。”
  许监正脚步一顿,满脸惶恐:“殿、夫人,这怎么能行?”
  “老许啊,都出来半个月了,还守着你那破规矩呢!”贺岁愉毫无架子地坐在槐树下,加入了那些婶子们的对话,头也不抬地冲许监正摆摆手,“快走吧你!”
  旁边年轻一些的陈判官拉了拦他,恭敬地对贺岁愉道:“夫人,那我二人就先回去了。”
  陈判官朝站在一边的何书翠点了点头,然后拉着许监正走了。
  那边贺岁愉正与婶子们聊得热火朝天。
  陈判官和许监正走远了以后,
  许监正摇摇头,皱着眉头低声与陈判官议论道:“咱们这位皇后娘娘也太接地气了些,过往的皇后哪一个也不像这样的,这成何体统啊?”
  陈判官语气破不赞同,捋了捋胡子,“许大人此言差矣,我倒觉得咱们这位皇后娘娘是个干实事的人物。”
  “可到底是女子,不好好在后宫里待着,和咱们这么一大群男人在外面奔波,到底不成样子。”
  “我听说咱们这位娘娘是曾经在永兴之乱里活下来的人,乱世里滚过一遭,如今能做出这样一番事业,比你我这样的碌碌无为之辈强多了。”陈判官瞄了这位同僚一眼。
  许监正顿时羞臊得老脸通红,再不敢说什么了。
  陈判官却告诫道:“我知晓许大人是饱读诗书之人,但是如今这样的世道,那些礼仪规矩不妨先为殿下要做的实事让一让步。”
  贺岁愉自然不知道二人说的话,她从当地村民哪儿打探到了消息以后,第二天天不亮就爬起来了。
  陈判官和许监正下来的时候,她已经端着碗蹲在门口吃饭了,与老村长正不知道说什么。
  许监正扶着自己的老腰,与陈判官调侃道:“我走之前那些同僚都调侃我捡了个美差,早知道该把这机会让给他们,我觉得你昨日说得对,咱们这位殿下还真是做大事的人,不然不能有这么好的体力,我是真的老咯。”
  陈判官但笑不语。
  二人正吃饭呢,许监正正准备盛第二碗,就见贺岁愉忽然提着镰刀过来了。
  他们这几日一行人都是这个装束,在山坡上穿行没有把镰刀开路是万万不能的,本来只有几个侍卫在前面开路,后来贺岁愉觉得等着别人给开路实在太不方便,所以就一人配了一把镰刀。
  贺岁愉这个装束明显就是要出发的样子。
  许监正当即收回了手,陈判官也放下了碗。
  贺岁愉忙道:“不急不急,二位大人吃饱了再说,我只是过来与二位商讨一下今日的行程,你们吃着听我说就行,咱们出门在外没有那么多规矩。”
  贺岁愉把自己昨天从村民那儿打探到的有用的消息与两人说了,又提了自己的看法。
  陈判官擦了擦嘴,应和贺岁愉的话,“夫人说得有道理,咱们今日不如就去这岭子村看看。”
  贺岁愉起身,“好,那就这么定了,咱们骑马过去,二位大人慢慢吃,我去看看书翠把路上用的东西准备好了没。”
  他们一行人找了当地的村民带路,然后顺利到达岭子村附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