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鸡飞狗跳日常[八零] 第277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薛建是神母颅骨转移4期。
  儿童神母头颈骨转移多见于下颌骨,颅骨转移比较少见。
  南栀把神母国际委员会临床分期表和危险度分组默写下来给阮乔看。
  阮乔就喜欢跟着南栀学习,南栀不仅能给她提供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点,还会顺便帮她梳理好。
  念书时,她最欠缺的就是整理能力,现在好了,有“老师”给她做笔记、划重点,她的成绩突飞猛进。
  阮乔甚至有回学校和大学生们一起参加考试的冲动,她一定能拿前几名!
  对南栀的表格感兴趣的还是医科大学的学生们。
  手术开始之前,他们对这个没磨合的手术团队还有疑虑,现在这些疑虑完全打消。
  南栀和阮乔的配合堪称默契,魏联则属于将自己的工作做好做完美的类型。
  至于麻醉医生和护士们,以前都与南栀有过合作,已经熟悉了。
  他们刻板地认为,外科医生大多是男性,优秀的外科医生更是如此。
  可南栀看起来没比他们大多少,手术风格却是快准狠,看着就痛快,还能治疗强迫症。
  优秀与否不该以性别划分,刻板印象不可取。
  第二天,南栀来到办公室,还有学生试图进来,“南老师,能再讲讲神母吗?我还有很多不懂的地方。”
  “昨天说的分期表能不能给我一份,我查了好多资料,都没有……”
  南栀说的分期表是刚发布的,临川市太闭塞,想拿到一手消息很难。
  她爽快地应下。
  以后再有什么新资料她就整理出来,尽快让大家看到,这是有好处的。
  南栀在一夜之间升级成为“南老师”。
  托薛建的福,开门很久的神外陆陆续续迎来几个可能需要开刀的患儿。
  其中两个是临川市人,都有头疼恶心、半边身子没法挪动的情况,是看了薛建的报道后想过来碰碰运气。
  他们实在没钱去首都看病,也有的是不想为了给一个孩子看病搞得家徒四壁。
  但如果在临川市就可以看病,那就不一样了,能节省来回的路费还有在首都住宿费,再不来看看就不合适了。
  如果有钱,谁愿意没良心?
  还有一个甚至是从隔壁市专门跑过来的,说是看到了传单。
  传单,一种早期宣传方式。
  但是隔壁市怎么会有康宁医院的传单?
  韦宁雨得意扬扬道:“整个省都有我的人脉,当然要广泛地传播,哎呀,你们不理解,越多人知道,咱们就越有手术可做。都不用有实际病例,十个人里总有一个人会信。”
  南栀:“……”
  这就是所谓的“流量”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