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府兵只能暂抵一时,剩下的人他已派陆眠出京调度。
  山呼声中,百名官员退居两侧开道,皇帝被太监搀扶着步入主道,百官伏拜。
  太后与他并肩登上夕月坛玉阶,火红祭服在晨雾中明艳至极。香炉中升起笔直青烟,将整座祭坛笼在肃穆之中。
  途径谢隅时,皇帝伸手将他扶起:“不必多礼。后夜祭礼还需摄政王倾力。”
  “臣谨遵圣意。”
  皇帝满意点头,搭上太监臂弯继续登阶。太后斜睨他一眼,并未发话。
  夕月坛上,皇帝喝过太监递来的汤药,声色虚弱:“朕承天命,统御万方。今岁江南水患肆虐,万顷良田尽成泽国,黎民流离失所……伏祈上苍垂怜,止霪雨,开霁色,佑我北桓风调雨顺。”
  他抬手将玉璧奉于祭案。
  数名紫袍道长手持桃木剑列阵而出。为首的老道长踏罡步斗,以剑尖挑起符箓抛入鼎中。
  炉顶霎时火光冲天,紧接着太监清锐的嗓音回荡在山巅。
  “拜──”
  文武百官随号令三叩首,清越钟鸣乍起。小道士们手摇法铃,将糯米与朱砂撒向四周,诵经声如潮水般蔓延过山峦。
  老道长焚化祭文,注视空中凝成的灰烟,朗声道:“天示吉兆。”
  太后道:“有劳戚道长。”
  夕月坛上神乐大奏,所有人屏息凝神观赏祭礼。谢隅微微侧首,在坛下百官中寻到徐靖海的身影。
  看起来一切如常。
  天至暮色,按祖制,祭祀大典需持续祈福整整十二时辰,待到后半夜,皇帝还需移步后殿长跪在神像前通宵守祀,以示诚心。
  这般劳身伤神的任务自然交到谢隅手上。
  拜送皇帝和太后,原本驻守于主道两侧的影卫跟随在内军尾部,黑压压的军队将皇帝与太后护得水泄不通。
  文武百官随圣驾朝京都而去,一时之间,夕月坛上下空旷至极。
  烛火渐次亮起,老道长福身道:“摄政王殿下,请跟贫道前往后殿。”
  谢隅随他转入后殿,殿内数十尊神像罗列森然,或怒目或慈悲。
  道士们手拿玉简诵读道文,他接过老道长递来的线香在长明灯上点燃,依次向各方神像躬身而拜,随后插入香炉之中。
  “殿下,请。”
  这一套流程他烂熟于心。玄色蟒袍旋开一道弧度,他跪在蒲团上合目祈福。
  说是祈福,实则内心没有半点祈愿,于他而言与打坐调息无异。
  天色彻底暗了下来。
  殿外蓦然传来一阵脚步,谢隅睁开眼,身旁多出一道清雅白影。
  徐若庭手持三支线香,膝触蒲团朝神像深深拜下,眉目间虔诚至极,像是有极度的执念欲满天神佛恩赐。
  看出他神色间的警惕,徐若庭温声道:“在下奉家父之命跪守太清山,以祈求北桓时和年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