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至于说孩子,这不是有乳母和咳……平儿呢么!
  平儿:“……”
  除了王熙凤,探春也在宝钗的作坊里帮忙,不过她的野心更大一些,想要学习经验,日后出去单干。
  对此宝钗乐见其成。
  今日李纨也来了,不过与王熙凤和三春不同,当日在贾家,李纨母子只是透明人,和黛玉也没什么交情,她今日会过来,主要是和薛家的情分,毕竟贾兰在薛家读了好几年的书。
  如今李纨带着贾兰住在娘家,李父刻板迂腐,并不是什么慈爱包容的父亲,连带李家的家风也是如此。
  贾家犯事,不仅家族败落,而且声名狼藉,更连累贾兰不能入朝,故而李父答应李纨带贾兰回家,但并不代表他对这种“背弃夫家”的行为没有意见,上行下效,李纨在李家的日子并不好过。
  不过贾兰还能继续念书,李纨也就满足了。
  是的,虽然不能入朝,但贾兰还是在念书。一则李家书香传家,没别的本事,二来贾兰也没别的天赋。好在他读书颇有天分,日后不断钻研精进,或可成一代大儒,也不算差了,譬如王熙瑶的婆家易家。
  提到贾兰,就不得不说一下贾环。贾宝玉都开始做正事了,贾环当然不会落后于他,日常除了看贾政的笑话,也开始琢磨着做生意。
  他生性狡诈,又读了许多书,知道一些道理,的确是做生意的料子。再加上探春的人脉帮助,慢慢也有了点起色。
  短短时日,一家人的境遇竟完全不同了,叫人不得不唏嘘。
  稍晚些的时候,晴雯来请安了。
  自从黛玉帮了她,晴雯便对黛玉感恩戴德,时常来府上请安,今日乃大姑娘洗三的大日子,当然更不能缺席,她带了几件自己做的小衣裳,针脚细腻,十分精致,可见是用了心的。
  黛玉十分喜欢,交给雪雁让收起来,又让人给她拿凳子。
  当着这么多主子,晴雯哪里敢坐?
  探春压着她肩膀坐下,笑道:“如今已经不是主仆了,不必这般拘束。”
  迎春问:“听说袭人要嫁人了?”
  “是。”晴雯小心翼翼地回答。
  贾家出狱后,麝月回去伺候贾宝玉了,袭人却留了下来,在铺子里帮着干点杂活,前些日子和一位客人看对眼,马上就要成婚了。
  迎春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更没有给袭人添妆的意思。
  说起来从前在府里时,大家对袭人的印象都不错,至少比起晴雯的尖酸刻薄,袭人的温柔大方就讨喜多了。
  但是日久见人心,这句话再是没有错的,经历过这么多事,她们也才看明白人心好坏。
  不是说袭人为自己打算有什么不好,只是比起晴雯借钱赎买她们的仗义,以及麝月对宝玉的忠心,袭人就显得不那么招人喜欢了。
  *
  热热闹闹的一日结束,直到入夜方才散了,黛玉已经用过饭食,披散着头发就着灯光看书。
  外头传来脚步声和下人请安的声音,黛玉放下书,果见薛虯大步走了进来,灯光下身姿挺拔,眉眼如画。
  黛玉不觉看得怔住,直到耳边传来笑声才回神,原是薛虯正站在她面前,笑意盈盈,不知看了多久。
  黛玉一时脸红,转移话题:“客人都走了?”
  “走了。”薛虯也不再逗她,自己动手解下外袍,掀起黛玉的被子挤进去,先舒服地喟叹一声,然后问,“你知道今天谁来了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